重庆美图库!!
查看: 81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英国与欧洲,从来就是一对傲娇贵妇与纨绔浪子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6-25 0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导语:北京时间2016年6月23日14:00(当地时间23日07:00),英国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本国是否继续留在欧盟。在中国人看来,英国天然的就属于欧洲,为什么会举行这样的公投,而且其国内为什么会在欧洲成员的身份上存在那么大的分歧。其实纵观历史,英国一直认为自己和欧洲大陆是两回事,他们乐于强调自己的特殊性或者说“例外性”,甚至英国将自己视为欧洲大陆的救星。在现实层面,英国认为欧盟正在拖自己的后腿,本就文化认同大于经济合作的欧洲一体化正在愈发显露出消极成分,欧盟就像纨绔子弟一样挥霍着曾经有过的光荣。英国缺乏理由让自己继续留在这个扶不起的浪子身边,更何况这个家伙当初阔绰时还曾经嫌恶过它。然而,这一切也只是以英格兰为中心的英国叙事,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对欧盟则无甚恶感。在这场存留问题的争论中,英格兰实际上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双重危机。事实上,英国与欧盟之间真正的问题都是双方是否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上帝将英国从欧洲大陆分离出来是有目的的。”17年前,曾任英国首相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在政策研究中心发表的演讲中如是说,尽管这句话听起来颇有些中世纪神学的陈词滥调,但在今天——英国正在通过公投决定是否留在欧盟的这一天,把这句老话重新翻出来审视却有其必要。对远隔万里之外的中国民众来说,英国能吸引眼球的地方除了以多败少的足球流氓,就是它时不时抛出的分家声明书——先是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上演的独立公投大战,然后就是正在进行时的脱欧公投之争。尽管从目前的情势来看,这场脱欧公投更像是一场情绪化的表演,用以发泄英国民众长久以来对欧盟的不满。

但这场公投之所以能够从一场意识上的争吵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举国行动,其过程却值得深思——欧盟真的这么讨英国人的嫌恶,还是他们从来就没喜欢过欧盟?倘使如此,为何当初又加入它?如果真的按照这条思路去梳理英国与欧盟乃至于欧洲大陆的关系,就会发现,这一切就犹如一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剧里的俗套情景:夫妻从各自卧室出来到饭厅里用早餐,礼貌的叙谈中突然因为某个问题争吵起来,女的开始扔碟子,摔吐司(还要注意不会伤到值钱的东西),然后把自己反锁在自己的卧室里,直到丈夫在门口低声下气地求她再出来。

在英剧里,屋子里妻子的活动神情往往不加表现,镜头里只有焦虑的丈夫迟疑地敲着门,唯有如此,主动权才能掌握在妻子的手中——现在的英国正在把自己反锁在屋子里,她也许心心念念的正是撒切尔这句名言:“上帝将英国从欧洲大陆分离出来是有目的的”。当然,这只是缘由之一,要理解这段复杂感情的来龙去脉,就必须透过房门一窥英国的真实想法。

英国:一个“例外”的国家?

英国,从某种程度上说,应该是英格兰才对。因为真正和欧盟龃龉不休的是英格兰,尽管与欧洲大陆仅一道海峡之隔的是英格兰,但与欧洲大陆更遥远的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则对欧盟无甚恶感,甚至支持留在欧盟。他们似乎并没有感觉到“上帝将英国从欧洲大陆分离出来是有目的的”,反而觉得上帝把自己和英格兰接壤是一次缺乏目的性的错误决定。

在进入21世纪的几年里,这些地方愈发与传统上作为英国核心地区的英格兰离心离德,它们有着自己对自己特殊身份的认同,分家思想无时不刻撩拨着这些地区民心。在这场欧盟存留问题的争论中,英格兰实际上面临着双重危机,可谓腹背受敌,它对是否留在欧盟的质疑,就像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是否留在以英格兰为中心的英联邦的质疑一样,支持一个而否认另一个都给人一种精神分裂的感觉。

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提出另外一个问题:英国究竟是不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例外”的国家?

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是“是也不是”。英国人总是觉得自己和欧洲大陆上的那帮家伙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乐于强调自己的特殊性或者说“例外性”。在英国当今的历史叙事中,英国史就是一个与欧洲大陆分离的历史,从一道海峡将英国和欧洲大陆在地理上进行分离,到百年战争从****上让双方分道扬镳,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更使得双方渐行渐远。按照19世纪英国人的典型说法,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挚爱自由、珍视传统的岛屿,与海峡对面在专制和革命之间摇摆不定的黑暗大陆”之间的关系。双方是如此的不同,以至于很难结合到一起。英国尽管在地理上是欧洲的一座岛屿,但是无论是在****、文化还是身份认同上它都自认为与海峡的那一边截然不同。英国更愿意将自己与欧洲并称。这一点从一些英国的日常用语中可以得到印证,比如一个从法国旅游回来的英国人会对他的朋友说“我去过欧洲了”。我手头上的一本初版于1980年的历史辞典也在封面上写着《英国与欧洲历史辞典》——这一切细节都证明当代英国试图说明自己与欧洲之间的不同。

不仅如此,在英国的历史叙事中,还有另外一面,即英国作为欧洲大陆救星的一面。如果说1588年英国人民在伊丽莎白女王的率领下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证明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对立关系的话,那么1815年英国威灵顿公爵率领联军彻底大败拿破仑皇帝的滑铁卢战役则表现了英国如何成为了欧洲大陆各国的救世主,将它们从一个极度膨胀的法兰西帝国蹂躏下的解放出来,之后又帮助它们协定了欧洲的新秩序。

但这仅仅是英国拯救欧洲的一个典型事例而已。在英国人看来,1914年爆发的一次世界大战也是托庇英国人之力重新恢复了秩序,更遑论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欧陆几乎沦陷于希特勒之手时,是英国以“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捍卫了自由的岛屿,对抗纳粹的烈焰,并且和另一个说英语的盟友美国(邱吉尔在书中将这种关系恰如其分地归纳为“英语民族”的天然联系)一同击败了希特勒,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英国的这种欧洲救世主的形象可以两个经典镜头来归纳:一个是1934年获得巨大成功的电影《海绿》中的最后一个镜头:布莱克尼勋爵带着刚刚从法国大革命罗伯斯庇尔的恐怖统治下拯救出来的几十个法国贵族偷渡到英国,当他凝望着海峡对岸薄雾中浮现的多佛尔海岸时,饱含深情地对他的法国妻子说:“英国!”,另一个镜头则是大卫·罗的卡通里,英勇无畏的英国陆军上尉屹立在惊涛拍岸的海滩上,对布满纳粹飞机的天空振臂高呼:“一个人,很好!”——英国人心中的英国就应该是这样“具有自豪感和独立思想的岛屿民族”。

有这些历史和传统在,也难怪英国一直特立高标,自认为与欧洲大有不同。这段历史是如此地深入英国人的心灵,以至于像《太阳报》这样的八卦小报也在抵制欧盟条约时一再重复这样的历史叙事:“1588,我们赶走了西班牙人;1805,我们赶走了法国人;1940,我们赶走了德国人;2003,布莱尔让英国向欧洲投降了。”

但这些都是真实的吗?答案仍然是“是也不是”。如果单单说英格兰,那么这些叙事足以在民众心中唤起一种深厚的感情,抵制英国被欧洲“征服”。但就像前面所提到的,这些历史叙事和意识从一开始就是以英格兰为中心的英国叙事,如果算上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话,那么这一叙事就不仅需要修正,甚至需要改写。就像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后三者尽管属于广义上的英联邦,但却和英格兰离心离德,也不太愿意承认它自我鼓吹的历史叙事和光荣传统。对他们来说,有另外的故事可讲——苏格兰在历史上是传统的法国盟友,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苏格兰是在背后给英格兰捅刀子的那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英格兰与欧盟开始一段纠缠不休的撕扯之时,苏格兰突然抛出分家独立的公投提案不能不说是用另一种方式在背后给英格兰捅刀子;至于爱尔兰,很遗憾,在英国抵抗欧洲暴政的光荣历史中没有它太多的位置,甚至在对抗纳粹的战争中,爱尔兰还和希特勒眉来眼去,暗送秋波。有这样一群各怀异心的小伙伴,英国对欧洲的例外很只能是一种仅仅局限于英格兰的自我想象,尽管它打算将自己对欧洲的不满通过脱离欧盟的公投付诸实践,但在它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之前,它更像是一个被欧洲包围起来的满怀怨气的妻子,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等待欧盟来放低身段恳求她开门。而与此同时,欧盟也有自己的委屈。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2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09:39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查看全部内容 登录 | 入驻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