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航拍镜头下的彭氏宗祠。新华网 马天龙摄 飞手 郑杰 新华网重庆8月1日(韩梦霖 实习生 唐诗雪)龙缸景区、石笋河、张飞庙……提起这些名字,你一定会想到长江边上的美丽城市云阳。但你可知道,在云阳的大山深处,一个安静祥和的小山村里,伫立着一座渝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构造奇特的晚清封建地主庄园,150年的秋月春风,洗不尽历史的铅华。2013年5月彭氏宗祠被******核定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阳县正对它进行进一步的旅游开发。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航拍的镜头,看一看这被岁月座刻满了印记的神秘古堡。 彭氏宗祠又名彭家楼子,位于云阳县里市乡黎明村,清同治三年(1864)建。该祠坐西向东,采用复四合院布局,占地3500平方米。彭氏宗祠是祠堂与坞堡结合的群体建筑,集祭祀、防护、住宿为一体,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俊逸雄奇,纹饰精美。祠内现存近代国内著名书画家彭聚星书画石刻13通,是研究晚清川东民居建筑风格和造型艺术的重要文物史料。 整个宗祠依山而建,层楼叠院,结构严谨、设计巧妙。前有正门厅和戏楼,后有享殿,两边为厢房,是集会、祭祀、躲避战乱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外围墙由大门、四角炮台、通道和马厩组成。内层建有两米厚的城墙,在围墙内的箭楼设有36个瞭望射击孔,可远望目标和远距离防御。宗祠内防御系统安排巧妙,设计合理、功能齐全、易守难攻。这种功能齐全的防御式建筑在巴渝地区现存的宗祠里是独一无二的,是研究古代军事防御系统的详实的文物资料。 “北有邬涂二姓,南有彭薛二家”这便形容的是盛极一时的彭氏家族。为了显示其实力以及文化,宗祠的设计者还不惜花重金延请名人书写诗文祖训,请名师雕琢花鸟虫鱼等镶砌与祠堂门壁之上。至今还保存着近代渝东著名书画家彭聚星、刘安贞、姚仁寿等书画篆刻作品20余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文物价值。彭氏宗祠集自然环境、人文建筑为一体,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巴渝文化中占有独特地位,是我国近代宗祠建筑、防御工事、民居建筑中的特殊范例。(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