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124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中医可能毁在中药上?卫计委:这不是危言耸听!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2-7 0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原标题:不能让中医亡于中药
6日,在******新闻办举行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发布会上,有记者就“中医有可能毁在中药上”这一说法向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求证。王国强回答:“这句话确实不是危言耸听!”
在我国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之际,亟须破解中药面临的质量和资源困境,绝不能让中医亡于中药。
党的******以来,“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强音。与此同时,关于“中医可能亡于中药”的警钟也不断敲响。近年来,野生变家种,道地药材异地无序种植,种植过程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土壤重金属超标等,都直接影响药材品质。
比如,中药材历来强调原产地,追求“道地”,异地种植必须三代药材疗效和原产地药材一致方可上市。但是一些地方只顾经济效益,中药材种植“随心所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问题解决起来既须统筹治理,又要只争朝夕。
药材质量关乎中医生死存亡,关乎民众用药安全。主管部门、种植和加工企业须严格遵循《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部署,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规范中药材产业发展。主管部门尤其应在三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建设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网络,构建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强化中药材主要产区资源监测保护;二是力促优质中药材的生态种植,从源头保证优质中药材生产;三是积极推进中药的标准化行动,系统构建中药标准化服务支撑体系。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中药不分家,是中医传统特色优势。种好药、产好药、造好药、用好药,是保障民众用药安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建设健康中国的必由之路。
【相关报道】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信中医?专家称因药材功效变差
在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专门研究中药材的李明焱就说,中医药的发展面临一个新的关键时刻。“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但在社会上,却有很多人不相信中医、不相信中药。”他说。
李明焱说,中医药的功效已为历史所证明,为什么现在反而有许多人在怀疑?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出了问题。“不再是道地、天然、绿色、无污染,传统中药材的功效变差了。”
在今年省两会上,李明焱共带来了8个建议,其中一个就是:建立道地药材评判体系,保证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李明焱说,传统中草药与土质、气候、环境、采收时机息息相关,这就是中药材行业十分强调的“道地”性。同样的药材品种,生长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气候,其效果就可能完全不同。
随着社会人口急剧增加和生态资源被破坏,自然道地中草药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很多品种只能靠人工种植取代。要使中药材有疗效,就必须讲究药材的道地栽培,选择药材的原产地、按照中药材的物理学特性,进行仿野生栽培。
另外,针对药材的道地性,缺少一个综合检测评价方法。“虽然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但标准的低水平和简单化,规定指标与药材功效的真正关联难于判断。”
李明焱举了一个例子,野山参和人工种植的人参,药典规定的有效成分人参皂甙在检测中相差无几,“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功效却差异悬殊。”
缺乏道地药材评判体系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是,中药材优质不能优价。比如“浙八味”中的麦冬,浙江的品种只能三年一采,产量低,价格高,临床疗效好。但在湖北、四川等地种植的麦冬,产量高、价格低。浙江的麦冬效果最好,在市场上却不具有竞争力,这直接导致浙江种植麦冬的药农越来越少。
“不能让中药材的质量变差,毁了中医药事业。”李明焱说,要在符合国家药典标准的基础上,组织老药工,根据药材的道地性、生长年份、干净程度、炮制工艺等方面进行评判。同时建立中药材生产可追溯制度,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等级标准,根据不同等级确定不同的终端价格,确保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优质优价。

点评

20年前就提出来了-----------医因药亡  发表于 2016-12-8 23:36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