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天然林保护工程 造林抚育 红香椿产业 油茶产业 近年来,秀山的林业建设紧扣“荒山绿化”和“产业造林”两项中心工作,以“打造绿色边城、建设生态秀山”为主题,以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林业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森林质量不断改善,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边城造林披绿装 近日,在由市林学会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寻找“最美森林氧吧”活动中,秀山县钟灵镇凯堡村入选“最美森林氧吧”提名。 凯堡村森林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道路、水系绿化率更是高达95%,全村百年以上古树达到了82棵。2014年9月,该村跻身“全国生态文化村”。 近年来,秀山坚持以森林生态建设为统揽,打造绿色边城,建设生态秀山,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绿化成效显著。累计完成营造林54万亩,总投资达5.34亿元。全县森林面积达163.2万亩、活立木蓄积达685万立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18%、绿地率达37.36%,森林覆盖率达49.5%,成功创建“市级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通过市级专家初检。 下一阶段,秀山将着力推动传统造林绿化向现代森林培育转变,确保到2020年森林面积不低于1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 林下经济做示范 “苗要放正,土要踩实,种植的间距一定要掌握好……”11日14日,秀山县梅江镇,农户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把一棵棵油茶树苗栽进了地里,拉开了今年梅江镇油茶新植工作的帷幕。 和凯堡村同为“全国生态文化村”的梅江镇,结合秀山产业发展布局,按照“大户(业主)+专业合作社+农户”和土地租赁、入股分红、共同发展等经营模式,规划发展优质油茶10000亩。该镇将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秀山“优质油茶之乡”。 梅江镇蓬勃的油茶产业,是秀山林业产业加速发展的生动写照。近年来,秀山坚持以金银花、土鸡、茶叶、猕猴桃、油茶为骨干,以油桐、皂角、香椿为辅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特色产业。 目前,秀山以金银花为主,涵盖22个乡镇,面积达40万亩的“秀五味”中药材产业带已建成。丘陵地区辐射15个乡镇的10万亩茶叶、以油茶油桐为主的30万亩木本油料初具规模。建成西部皂角基因库1个、育苗基地150亩、皂角示范基地1万亩,皂角集中连片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建成香椿育苗基地200亩,发展产业基地1万亩。全县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18.4亿元,从事林下经济的农户人均纯收入达9147元,明显高于当地普通农户人均收入。2015年,秀山成功申报成为“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声音》》 念好“四字经” 打造渝东南生态屏障 王杰 林业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古往今来,森林都是民族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将秀山划分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赋予突出修复生态、保护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产品功能定位。 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秀山始终坚持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全面落实市委、市zf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努力念好“造、管、用、改”四字经,加快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打造渝东南生态屏障。 秀山将牢牢立足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坚持突出生态保护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打造渝东南生态屏障。 亮点数据》》 2012年以来,累计完成营造林54万亩,总投资达5.34亿元。 全县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分别由2012年158.3万亩、638.4万立方米增长至2015年163.2万亩、685万立方米。 得意之作》》 秀山大溪国家湿地公园 秀山大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大溪乡,范围包括酉水河大溪乡河段、梅家河及周边汇水山林,是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公园规划面积1277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50公顷,湿地率为35.24%。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文/彭光灿 刘玉珮 图片由秀山县林业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