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寮叶巷5号工人之家 十八梯老街 十八梯新风貌效果图 延续“七街六巷”基本格局,展现巴渝文化和陪都文化。 有着“山地城市传统建筑技艺博物馆”之称的十八梯即将重生。1月18日,在历时7年的精心规划之后,这个最有老重庆味道的街区正式全面启动建设。两年后,离重庆最繁华的解放碑CBD不到500米的十八梯将再现“七街六巷”传统街巷的基本格局,突出展现传统巴渝文化特色。 记忆里 重庆最繁华的地方 在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与解放碑出现频率一样高的一条蜿蜒起伏的老街就是十八梯。十八梯见证了女警荔枝和呆萌理工男茅十八从相识、相恋到最后生死分别的经历。 电影仅仅是重庆人张一白导演对十八梯的另一种纪念方式,不过十八梯的确是老重庆的一处传奇所在。 相传十八梯共有190级,明朝时这里有一口老井,距离居民的住处正好有十八步石梯,因而这里被称作“十八梯”。清朝时,这里又修筑了石梯小路,阶梯也刚好分为十八段。 传说赋予了这条老街的神秘,而繁华是这条老街数百年来绕不开的主题。宋代以来,十八梯梯道两侧和周边的坡地形成了上下半城之间的山地街巷,并在明清时期成为重庆母城“下半城”代表性的城市活跃地段之一。 由于重庆码头商业发达,十八梯背山靠水,清末民初时期,许多gy、商人都把家安在了这里。如今十八梯核心区内,还遗留着一些砖木结构、顶上叠瓦的小楼房,看上去毫不起眼,而在当时却是整个重庆最顶级的豪宅。这些楼房正是典型的巴渝传统建筑。 开埠时期,十八梯街区开始形成,街道名称各具特色。1896年3月,法国zf在重庆设立了领事馆,将充满欧洲建筑风情的领事馆置于凤凰台街。 现实中 历时七年的精心规划 不过,在历史长河之中,繁华总在一瞬之间。 改革开放后,随着西南大区的发展,十八梯附近成为重庆城最大的跳蚤市场。城市在逐渐地发展,而十八梯仍旧在以它特有的形式存在着,渐渐没落成为市中心的贫民窟,逐渐被遗忘在城市繁华之中。 2016年5月17日,市规划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划定为主城区28个传统风貌片区之一。 其实,早在2009年,渝中区zf就宣布将对十八梯实施重建,并同期启动前期工作,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激活这条老街的活力寻求破解之道。 2011年,十八梯片区启动征收拆迁工作,总拆迁面积约38万平方米,涉及总拆迁户数6967户,9月底正式全面完成十八梯片区土地整治工作。如今,十八梯的老居民早已搬进了新家,十八梯成了他们最亲切的话题。 几年来,渝中区分别委托相关设计单位编制十八梯保护实施方案、十八梯交通组织方案。去年,十八梯保护实施方案及交通组织方案通过专家评审,正式结题,整体控规修改基本完成。 其间,数易其稿。用渝中区相关负责人的话说,要让重生的十八梯体现真山城最重庆,对得起这座城市的文脉。 一切水到渠成。十八梯传统风貌区由杭州新天地公司摘牌,十八梯协调区由马来西亚国浩公司摘牌。 两年后 在这里读懂老重庆 1月18日,十八梯施工工地上热闹欢腾,这条老街迎来了重生。 未来的十八梯会怎样?根据《十八梯保护实施方案》,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以“有记忆的十八梯生活的民俗场景和重庆历史发展文脉的传承”为规划目标,保留和原有街巷格局,突出展现传统巴渝文化、抗战陪都文化等特色。 “十八梯依据山地特有的地势、地貌特点,‘因势利导’布置街道、建筑,形成独有的‘山城’街巷肌理,形成了丰富多变的街巷空间。”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建设将延续“七街六巷”传统街巷的基本格局,严格保护原有自然生态环境与原有的堡坎、陡坡等地形地貌。 据介绍,十八梯有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优秀历史建筑和52处传统风貌建筑。其中有传统巴渝风貌代表——花街子81号、水沟巷3号、黄土坡9号等,抗战陪都风貌代表有法国领事馆旧址、解放西路158号、大巷子18号等。 这些建筑都将进行复原和修缮,形成以传统巴渝、抗战陪都风貌为主的活力展示区。去年,百年法领馆已修缮完成,如今,她静静地矗立在十八梯之下等待这里重生。 此外,对于业态布局,十八梯将引进“非遗”展示、手工作坊、传统小吃、小街铺,形成“紧十八梯”;植入重庆老字号、演艺茶座等产业,形成“慢十八梯”;引入文创产业、特色客栈,形成“叠十八梯”。 按照渝中区的规划,今年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将基本成型,明年建成开街。 未来,我们期待。 王彩艳 刘柳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