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 “契丹全境之中,有一种黑石,采自山中,如同脉络,燃烧与薪无异”。“其质优良,致使全境不燃它物。” 契丹乃辽国,据有今山西、河北一带。虽然马可·波罗其人其事尚有争议,但在宋元时代,今山西省境内的一些地方普遍以煤炭作燃料,应是可信的,其用煤传统相当悠久。 晋西北煤炭资源丰富,每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乡村常有人用大块煤炭垒成塔状,名曰旺火,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当然,这不利于环境,原则上要禁止。 煤炭之乡 (一)煤炭资源丰富 山西省国土面积15.7万平方公里,含煤面积超过全省面积的40%,全省产煤县(市、区)超过80%。 (二)煤炭储量大、煤种全、品质优 山西煤炭无论是煤炭种类,还是煤质都在全国举足轻重。根据山西省煤炭地质局数据,全省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超过全国保有查明煤田资源储量的四分之一,居全国之首。根据我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而言,山西煤种齐全,且具有“三低两高一强”的特点,即低硫、低灰、低磷,高发量、高挥发分,粘结性强。 山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图 (三)地质结构简单,易开采 全省各煤田地质条件比较简单,构造也不复杂,矿井深度一般都在300m以内,而且有一部分矿区可供露天开采。实践证明,山西煤炭工业发展,具有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 山西朔州一处巨大的露天煤矿 (四)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运输便利 近10年来,随着大秦线、侯月线及与及配套的兖石线复线改造、邯长线与邯济线的贯通、京九线的营运、以及全国铁路的普遍提速,山西煤炭铁路外运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在公路运输上,北部的京大、中部的太旧、东南部的长邯、晋焦几条高速公路的建成,拓展了晋煤外运通道。 这重要性如同普京对油气管道的重视差不多。 煤炭乱象 一、资源浪费严重 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但同时也是煤炭资源浪费十分严重的省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矿业秩序混乱、回采率低 据统计山西全省私开煤矿曾多达2728个,直接导致每年损失浪费资源7788万吨。 目前,全省煤矿资源平均回采率(即衡量采矿方法优劣的经济指标)为40%左右,其中一般国营矿为50%~60%,地方矿为30%~40%,乡镇煤矿仅为10%~20%,由于煤矿回采率低,不仅造成煤炭资源大规模浪费,也导致大矿的实际寿命比设计时限缩短20%~30%。 曾经盛行的小煤窑往往开采方式落后,对煤炭资源的破坏极大 (二)煤炭采厚弃薄、优质劣用 由于成煤年代的不同,各煤层煤质有好有劣。在几十年的开采过程中,煤矿对优质煤层和厚煤层开采强度越来越大,对劣质煤和薄煤层的开采力度则比较小,采厚弃薄、采优弃劣,严重浪费资源的现象频发。 更令人痛心的是,采出的煤炭优质劣用。尽管山西省的炼焦用煤探明储量多达1506亿吨,占到全国炼焦用煤储量的56.9%,但每年所生产的炼焦用煤许多都没有用于炼焦和综合利用,而是被用作燃料烧掉,十分可惜。 (三)与煤共生、伴生的矿产资源利用率低 山西煤系地层中的共生、伴生矿产分布广泛,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资源浪费严重。山西煤系地层共生、伴生着种类繁多的其它矿产资源,远景潜在价值达10万亿元。 目前每年因采煤排放的煤层气约60亿立方米,相当于“西气东输”一期工程输气量的一半。如能对这些矿产资源合理加以综合开发利用,必将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中国不同媒阶的煤层气资源分布,黄土高原亦是重镇 二、环境问题突出 经过几十年大规模、高强度的资源开采,山西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然而,煤炭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亦相当严重。 (一)大气污染 煤炭资源的高强度开采所产生的废气、粉尘,以及煤堆自燃和燃煤锅炉烟尘,造成了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 山西雾霾侵袭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