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本帖最后由 400030 于 2017-5-1 19:11 编辑
作者:徐一凡 凤凰国际智库美国观察员 文字编辑:赵钰欣 编者按: 当选五个月,就职百天整,特朗普先生早已不是竞选时的那个“狂人”了。 今天,全世界都在关注特朗普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白宫开设了新网页,以宣传介绍特朗普就任总统100天的政绩。但美联社发现,特朗普竞选期间曾信誓旦“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百日计划”中38项许诺,如今只完成了包括退出TPP在内的10项。 回顾特朗普百日新政,不难发现,低完成率其实更多是因为特朗普的执政理念发生了剧变。从就职第一天起,“变脸”一词就成为频繁伴随特朗普出现的词汇。信誓旦旦要改变美国,但“医改法案”受挫,入境限制令屡遭冻结。 声称要与中国开展“贸易战”,但在“习特会”后随即展开“中美百日贸易谈判计划”,明确中国“不是汇率操纵国”;在竞选时频频示好普京,但如今承认“美俄关系处于最低点”;被评论家认为将要“战略收缩”,但又接连空袭叙利亚、搅动朝鲜半岛的局势。 是什么转变了特朗普?他为何会在短短百日就被白宫****所驯服?面对这位不断“变脸”的国家元首,中国找到应对之策了吗?本期《与世界对话》栏目特邀美国观察员,在特朗普执政百日这一特殊节点,回顾他从“商人”到“商人总统”的进化之路。 从****“局外人”到“主流”总统 从商人到总统,特朗普用了一百天来适应他的身份转变。以前的特朗普是个商人,还是比较爱出风头的那一种,坐拥亿万资产,将自己打造成电视明星以及畅销书作家。 现在的特朗普是美国总统。他虽然还保留企业股份,但已经彻底把特朗普集团交给儿子们管理。他现在的日常工作是和世界各国政要会见、通电话,批准军事行动,和幕僚开会,处理与国会的关系。即使最讨厌他的人也不能罔顾事实:特朗普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商人特朗普了。 特朗普的言论不再完全游离于主流话语之外。在无数次竞选造势演讲、三次候选人辩论以及向美国人民许下诺言的葛底斯堡“百日新政”演讲中,“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呼喊掷地有声,作为候选人的特朗普以他标志性的简单单词和短句子和彻底改变华盛顿、以政策表达民众诉求的决心获得了关注。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在万众瞩目下发表了他的就职演说。这份就职演说在形式上开始有了排比,有了长句子,用词变得准确,比他以往的任何一次演说都更像一位****人物的演说。然而,演说内容的“非主流”色彩还是相当浓厚。特朗普大声批判“华盛顿的一小群人”,说他们攫取了利益果实;那“一小群人”其实就坐在他的身后,脸色难看。 一个多月后,特朗普面对国会联席会议发表了演讲。他依然以“美国优先”为中心,但这场演讲对于特朗普本人来说是一场“非典型”的演讲,因为他语调平和、传递清晰,没说任何带有攻击性的内容,把重点放在“团结”上。 媒体和民众发现,特朗普不那么“激进”了,而是在这场“****游戏”里游刃有余。在谈到移民时,特朗普提出了积分系统这个具体的方案;在谈到贸易时,他表示自己不反对全球自由贸易,只是贸易应该公平;中美“贸易战”似乎已不再可能,两国元首虽然有分歧,还是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连一度“偏离美国传统”的亲俄态度,也在百天之后逐渐回归了正常轨道。 虽然随着执政百日的节点临近,特朗普又匆忙地在只有一纸大纲的情况下推出税收改革、重提废除奥巴马医保和“修墙”、要求重谈贸易协定……似乎又有了那个急躁、“非主流”特朗普的一点影子,但更像是证明自己“遵守承诺”的****策略。 所以大可不必为特朗普近来数个国内外政策领域的观点态度的“U形转折”而吃惊,其实他一直在变化:从zzj外人,演化成和时而和“主流”共舞、时而又稍稍偏离的特朗普总统。 谁改变了特朗普? 在2016年大选中投票给特朗普的人们,知道特朗普并不完美,他的不少观点过于偏激,他离一个合格的总统还有很大距离。但他们自我安慰:先贤们精心设计的美国****体系,在特朗普过于“撒野”时应当管得住他。 他们想得非常有道理。在三权分立加上两党制的美国,制度掣肘使得特朗普的“非主流”想法难以轻松成为法律或政策。特朗普就职才百天,制度性碰壁已经有多次。比如对于奥巴马医保,特朗普一以贯之地反对,但作为替代的新方案既说服不了对方的民主党议员,也说服不了共和党的极端保守势力;妥协更多的修订版,投票结果也“凶多吉少”。再比如移民,本来主张“限制穆斯林入境”的特朗普,小心翼翼地签署了一份关于“和恐怖主义有关联的国家”的旅行禁令,依然难逃被封杀、冻结的命运。姗姗来迟的税改计划才刚推出,多名经济分析人士就表示其通过立法的前景并不乐观,完成税改的期限也从8月改口到了年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