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500亿级平板显示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摄/石荣贵 
京东重庆产业园 巴南经济好戏不断。 2月27日,惠科液晶面板第8.6代线点亮投产,最终将带来年产值500亿元的产业链; 4月26日,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行,主城南大门一举站上开放最前段; 4月27日,重庆汉海海洋公园开门迎客,游客蜂拥而至; 5月11日,房地产大鳄云集巴南区土地招商恳谈会,引爆主城南部土地销售热潮。…… 巴南区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践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走对路,扎实干,矢志不渝助力都市功能拓展区建设。今年前3个月,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7.9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连续4个季度领跑主城。 战新产业强势拉动 “巴南智造”乘势生长 5月初夏,伴随湿热气候而来的是席卷大地的发展热浪。站在巴南区经济园区界石数码产业园惠科液晶面板第8.6代线项目现场,庞大的生产厂房以雄壮姿态矗立苍穹之下。周边配套企业源源不断地把生产液晶面板、电视机所需的配套产品输送过来。现代化的厂房内,一块块液晶面板从生产线上迅速卸下切割,经智能机械臂装存入库,时刻准备销往全球。 类似的景象在麻柳沿江开发区直逼眼前,以栋青医药、智睿生物等项目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结10余家行业巨头,蓄势在这里缔造一个“医药王国”;以拓为轻纺服装城、尚盟时装产业园等为领军企业,上千家轻纺服装业实力战将在这里打造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服装梦工厂”。 巴南区积极抢抓历史机遇,大力打造巴南经济园区、麻柳沿江开发区、重庆公路物流基地、云计算产业园等工业发展主战场,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制造业集群和传统汽摩制造业转型升级,构建起汽车制造、装备制造、信息通信技术、生物医药、轻工服装和云计算“5+1”产业。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在2016年实现635.6亿元,已强势挺进千亿级阵营,工业总产值达到1002亿元。 今年一季度,巴南区经济社会发展又一次实现“开门红”,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1.5%(下同)。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8.5亿元、增长11.4%。 巴南区以规模更大、结构更优、产值更高的“工业胸怀”广纳“天下英豪”,主要工业产品为汽摩整机及零部件、液晶显示器、移动通讯手持机等现代工业产品。 “大商贸”加速崛起 金融总部抢滩登陆 如今,龙洲湾无论什么时候都熙熙攘攘,人流攒动。以龙洲湾为核心,巴南区有山、有水、有商圈,2016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8.8亿元。 在龙洲湾片区,商业商务和文化旅游集聚加速集群,“显山露水”的城市建设理念彰显出“有容乃大”的处世哲学。这里被誉为人与城自由呼吸的“四维空间”,这里已形成文化旅游、商业商务功能兼具的现代都市型态,成为一座可容纳20万人的集商业购物、商务办公、金融服务、餐饮美食、休闲旅游、文化娱乐、生态宜居等功能为一体的滨江生态新城。 小集市消退,大商贸崛起。在南彭,巴南区以重庆华南城为重要依托,积极承接主城专业市场向外转移,形成辐射整个西南部的商贸物流新城,成为全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等现代商贸服务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和“从有到强”的升级。京东电商产业园以巴南区为根据地服务重庆及西南地区消费者,送货频率可“限时极速达”,京东全球购跨境电商让重庆人在境内“嗨淘”全世界。不仅是南彭,在此区域,巴南还通过东城大道把鹿角—界石—南彭串联形成了一条经济带,整体推进经济带加速崛起。 而在渝南大道专业市场群,则云集了重庆铠恩国际家居名都、重庆西部国际汽车城、重庆西部机动车市场、重庆渝南汽车市场等专业市场群,2016年全年交易额达505亿元。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巴南区第三产业增加值83.6亿元,同比增长12.3%。构建起渝南市场营销总部、滨江高端服务业总部、龙洲湾金融总部、江南职教云端总部、重庆公路物流总部、界石麻柳现代工业总部等7大总部基地,中建隧道、金融云、美的小贷、京东小贷等10余家金融类总部企业入驻,逐渐形成主城南部活力最强“总部经济区”。 搭上“互联网+”快车 特色农产品热销 最近,“接龙蜜柚”让人大开眼界,卖出了200元一个的“天价”。 作为重庆主城农村面积最大、农民人口最多、农业比重最大的区,巴南区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特征。近年来,巴南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培育出 “巴南银针”“接龙蜜柚”“乌皮樱桃”等脍炙人口的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 “互联网+农业”无疑是巴南区“三农”发展中最巧妙的结合之一。巴南区携手京东,让电子商务走进农村。巴南区农特产品摆上“京东巴南特色馆”轻松走向全国,线下还建立巴南农村电商体验馆、京东服务中心、电商企业孵化中心、电商人才培训中心“一馆三中心”。不少农民群众通过电商平台,以市场导向组织农业生产,甚至开启农业“订单式”种植,倒逼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彻底解决了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截至2016年,巴南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万元。 “以前往外跑,现在田里蹲。”不少农民群众一改以前自给自足的思想,开展经济作物规模种植,成功打造具备现代农业特征的“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方兴未艾,成为巴南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坚持“亮点、扩面、成型”的总基调,巴南区以景观理念规划农业,以城市理念经营农业,以旅游理念发展农业,充分挖掘农村优势资源,加大职业农民培训力度,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农村社区化进程,还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市居民“上山下乡”感受田园风光,同时大力提高农业品牌效应,走出一条“农商文旅”结合的都市效益农业发展道路。 蓝图已绘就,发展正当时。巴南区以“向上向强”的拼搏精神,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赢来发展的重要机遇,必将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李娟 王彩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