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5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聚焦“三特”精准施策 云阳教育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5-21 0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城区初三中学校李老师到江口镇小水教学点送教
  红旗小学教师为黄芸香送教
  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提出了将于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重要的途径。
  一直以来,云阳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好的扶贫工程,着力打造重庆市教育强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别是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云阳聚焦特困学生、特殊群体、特困地区,因人因材因地精准施策,确保每一名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学生资助全覆盖
  确保特困学生一个不掉队
  再穷不能穷教育。云阳县始终将贫困学生资助作为重点民生实事,不断健全学前教育到大学阶段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针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建立了部门、乡镇、学校三级联动机制。实施了学生申请—学校初审与公示—部门联合识别与认定—学校资助—乡镇核对查漏—遗漏补资助的“精准资助六步工作法”,确保了全县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
  脱贫攻坚以来,云阳县发放学前至高中(中职)贫困学生资助资金2.35亿元,常年平均资助学生3.7万余人;发放学费补助资金1700余万元,资助建卡户大学生5700余人;从2015年起将每年8月定为“贫困学生帮扶月”,整合部门及社会团体资金近270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新生6000余人;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1.63亿元,惠及学生2.3万人次。
  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必须确保特困学生受教育一个不掉队。为此云阳率先在全市开展差异化资助试点,3年来对享受国家普惠资助政策后仍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3600余名特困生进行差异化资助。谭常清同学就是受资助的特困生之一。
  谭常清是云阳县蔈草乡丰乐村3组人,母亲患有先天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为了供谭常清和姐姐上学,父亲只能靠干体力活赚取两姐弟的学费。
  务工时的一次意外,导致父亲三根肋骨骨折,并留下了后遗症,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被切断,谭常清和姐姐的求学路险些中断。
  得益于云阳县差异化资助的实施,2015年,谭常清顺利进入云阳职教中心学习机电维修,学校不仅免去了谭常清的学费、住宿费,每学期享受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同时学校还安排他在食堂勤工俭学,谭常青顺利完成了学业。
  去年,谭常清的姐姐利用助学贷款和“雨露工程”资助圆了大学梦。今年6月,谭常清也即将毕业踏上工作岗位。
  “我觉得教育扶贫不仅是解决了特困学生没钱读书的问题,更是给了贫困家庭脱贫的希望;现在凭靠在学校学到的手艺,通过自己的努力,我相信一定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也让自己彻底摆脱贫困的命运!”谭常青激动地说道。
  落实“送教上门”
  确保特殊群体学生享受公平教育
  5月16日下午,云阳县帆水小学校长陈龙和10名教职员工先后来到大面村、双义村、帆水社区,开展“送教上门”工作,让残疾学生在家也能接受教育。
  下午2点左右,陈龙和送教团的老师先来到一名孩子家里。尽管没有言语,但通过喜悦的表情和激动的肢体动作看得出来,孩子对于他们的到来非常欢迎。
  送教团中一位懂手语的老师,用简单的手语和学生进行了初步的交流。“不错,看来上一节课的手语内容掌握得很牢固。”得到老师的表扬,孩子十分开心。
  这是云阳“送教上门”活动其中的一幅画面。自2016年“送教上门”活动开展至今,全县80余所中小学校每周一次的“送教上门”活动,在云阳已成为常态。
  云阳县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全县1700余名特殊适龄儿童,成立特殊教育指导和资源中心,采取特教学校入学、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相结合方式,多措并举,做到师资、教学、管理、保障“四落实”,确保每一名适龄残疾儿童都能接受教育。
  其中,针对不能随班就读的200多名残疾学生,云阳县实行“三定一档”管理办法,根据残疾学生的情况,为他们定老师、定教育目标、定教学内容,对残疾学生开展生活自理教育、社会实用能力教育和提高未来生活质量必备的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并落实“一人一案”,确保残疾儿童每周能接受一次“一对一”的送教上门教学辅导和康复训练指导,还对送教上门的残疾儿童发放定额临时救助金1000元。
  截至目前,全县80余所中小学校为未在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累计超过6000人次,实现了县域内残疾儿童受教育全覆盖。
  强化结对帮扶
  确保特困地区实现优质教育共享
  近日,云阳县第三初级中学和第二初级中学的6位老师,来到江口镇小水村小水教学点开展结队帮扶送教暨捐赠活动。
  音乐课上,送教老师们为同学们带来了口风琴;美术课上,送教老师们带领同学们用收集来的树叶,制作成了形态各异的树叶画;体育课上,送教老师们身体力行与学生一起练习向前翻滚,惹得学生们哈哈大笑。
  3节课下来,送教老师凭借扎实的基本功、严谨的教学风格、巧妙的教学方法,为小水村教学点的学生和老师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教学盛宴。
  课后,老师之间就教学方式、教学心得体会进行了交流、研讨。“通过相互学习,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拓宽了贫困村学生视野,感受到了全新的课堂教学。”对于学校之间的结对帮扶活动,小水教学点相关负责人叫好连连。
  小水教学点结对帮扶送教活动,仅是云阳开展县域内名校结对帮扶工作的其中一个缩影。
  为实现特困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互通共享,针对贫困地区办学良莠不齐的问题,云阳县组建贫困山区学校与县域内名校结对发展的教育联盟。组织农坝小学等56所学校,建立质量提升、特色发展、家校共育等11个教育联盟,通过实施捆绑考核,城乡学校结对开展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特色建设等深度合作,进一步推动了贫困山区学校管理水平、师资素养、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云阳县还加快贫困地区学校和城区学校远程互动课堂的同步建设。目前,建成初三中、青龙小学、泥溪小学、协合村校等15个“远程互动课堂”录播教室,全面开展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班队活动、教研等远程互动课题,实现城区优质资源与深度贫困地区学校共享。
  同时,云阳县还抓住对口帮扶契机,与山东威海市和重庆渝北区结成帮扶联盟,积极开展办学条件改善、人才培养等工作,整体提升全县中小学校的办学水平。
  赵童 刘玉珮 唐楸
  图片除署名外由云阳县教委提供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