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讨会现场 记者 毛幼平 摄
忠州新闻网讯(记者 伯华) 9月6日至7日,由忠县县委、县zf主办的“忠文化”研讨会举行。近20名专家学者围绕“忠文化”的挖掘、打造与传承等内容进行探讨交流。9月6日,忠县县委****赖蛟与专家学者就“忠文化”相关话题进行了交流。
忠县县委副****、县长江夏致辞,忠县县委副****陈强介绍“忠文化”打造情况。
江夏在致辞中说,忠县县委、县zf坚持以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x总****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着力打好人文牌,以文塑城、以文化人,传承“巴蔓子故里·大三峡留城”历史文脉,弘扬“千年‘忠文化’·忠义行天下”人文精神,深入挖掘“忠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忠县县委、县zf将认真梳理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把“忠文化”打造好、传承好,让“忠文化”展现出蓬勃的生机活力和时代风采。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忠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忠文化”的核心内涵、在当代社会弘扬“忠文化”的现实意义、在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寻找“忠文化”的理论源泉、忠县下一步该如何宣传打造并传承“忠文化”等主题进行交流发言。
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徐小跃围绕“忠文化”与传统价值观的内在关联发言。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勇认为,要用科学的态度研究和打造“忠文化”,文化的传承才有生命力。市文联原党组****蓝锡麟从历史的发展对“忠文化”进行了阐述和解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王川平围绕如何丰富博物馆建设发言。市作协zx陈川认为,“忠文化”的传承打造要注入文学元素,充分运用文学手法作为传播载体。市文联副zx杨矿建议,将“忠文化”的传承进行物化、固化、形态化,打造传承载体。重庆日报副总编辑姜春勇认为,“忠文化”的发掘与打造要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进一步打造“忠文化”名片,形成“忠文化”符号。光明日报重庆记者站站长张国圣说,“忠文化”的传承要上升到精神信仰的高度,提高大众传承“忠文化”的自觉性。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康清莲认为,“忠文化”的具体解读就是在工作生活中尽职尽力,恪尽职守,具体表现就是爱党、爱国、爱人民、爱亲人。重庆市文化研究院院长刘德奉认为,“忠文化”的打造与传承要站在国家层面的高度,形成全国人民热爱信奉“忠文化”的局面。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邹后曦建议,重点以忠县丰富的文物资源,以“忠文化”打造为指导,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庆市社科院文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重华说,“忠文化”的传承与打造要持之以恒,具有连续性。重庆地方史研究会副会长黄晓东说,要做好顶层设计,全面梳理“忠文化”,彰显特色,为发展服务。中华诗词学会理事、重庆诗词学会副会长陈仁德认为,挖掘传承“忠文化”切忌过于商业化、庸俗化。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吸引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上游新闻、华龙网、新浪网等十余家****、市级新闻媒体参与。
忠县县领导王建琼、章淑莲、唐代文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