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本报讯(记者 刘丹)近日,我区发布《重庆市巴南区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目标,即到2020年,初步建成人才汇集、教育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显著增强的重庆南部创新中心、教育强区和内陆开放型人才高地,初步形成人才与发展有效匹配、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近20万名人才汇聚巴南 《行动计划》提出人才规模质量“双提升”的目标,即到2020年,全区人才资源总量将达到19.86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2年,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的5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30%以上。 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来,我区建立并完善“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平台运行机制,推送“一窗受理、全程代办”人才服务工作理念,落实了首批“鸿雁计划”“菁英计划”入选人才配套服务工作。与此同时,建立专业人才数据库,已统计1900名优秀人才入库。 为了达到人才规模和质量“双提升”的目标,接下来我区将有一大波针对性措施落地,其中包括“人才聚集行动”“产业人才培养行动”以及“实用人才开发行动”, 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6支人才队伍建设。 名校教育覆盖更多区域 近日,鱼洞街道浩立·阳光花园内,80名安置房小区居民子女就近入读阳光幼儿园,享受“鱼洞四小“教育集团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 《行动计划》提出,全区教育服务发展将更加有力。具体落实在培育7个名校(园)集团,领办29所学校(园),发展共同体覆盖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这意味着,全区将有越来越多的学子享受名校名师教育服务。 在师资打造方面,全区将建立起“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名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重庆名师——未来教育家”阶梯状的巴南名师“金字塔”,形成各类名师后备人才库,培养市区级骨干校长20名,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名师200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科技型企业将达到500家 经济发展依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巴南本土企业重庆桴之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拥有50余项专利,其自主研发的汽车后装智能操控产品,更是覆盖了市面上所有的常见汽车品牌,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 加快培育科技企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这是《行动计划》对巴南企业提出的新目标。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0年,全区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2.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此外,在创新创业生态优化方面,全区科技型企业将达到500家。崇尚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激励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及社会氛围将日益浓厚。将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而大幅提高全社会创新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