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上了年纪的老cd人,都应该记得有这么一句cd话“cd到华阳,县过县”。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这是老cd的真实描述,那个时候整个cd城属于cd、华阳两县共同管辖。
在1952年之前,cd县和华阳县在cd中心的界线南起锦江边的南较场,经包家巷、君平街、三桥南街、西丁字街、青石桥,再北上经南、中、北暑袜街、至北门喇嘛寺为止,以街心分界,东部属华阳县,西边属cd县。cd县府衙驻在正府街,而华阳县府衙很有意思,驻在cd县里,在cd县府衙对面的署前街。以后我们会专门讲讲这个故事。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两县之中的cd县。古老的cd县,大部分范围在今天cd市区的西北部,与同城而治逾千年的华阳县共为cd的附郭县。
cd县历史悠久,要追溯到战国时期,古蜀国迁都至cd后,便设置了cd县,隶属于蜀郡。从战国起,cd县驻地就成为了各个朝代的治所。西汉时期,由cd县分置出广都县(今双流区)。
隋朝时期,新繁县、兴乐县(今新都区中、东部)并入到cd县。这个时期,是cd县管辖面积最大的鼎盛时期。
唐朝,恢复设置了原来并入到cd县的新繁县、兴乐县,又把cd县东部、南部地区划出,设置了华阳县。
清康熙九年,华阳县被短暂撤销并入到cd县,雍正六年又恢复设置华阳县。从1728年起,cd县就一直保持管辖范围至1928年。1928年,设置四川省,以cd县和华阳县共同管辖的两县城区为四川省省会,此时的cd县范围缩小,只管辖农村地区。
1949年,cd解放后,cd县属于川西行署区温江专区管辖。1952年6月21日,国家批准撤销cd县,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金牛区和温江县、新都县、郫县、新繁县4县。至此,存在了上千年的cd县就此消失。
清朝时,cd县境内东西袤三十五里,南北广五十里,县内设置有沱江镇、蚕次镇、天回镇、驷马桥、三河场、金泉场、青龙场、崇义桥、两路口、太平场、复兴场、青羊场、苏坡桥、马家场共十二处,编户二十团里,分为六甲,共有三十四保。城内有胡同三十二条。至同治十年(1871年)共有4500余户、人口13700余名。
cd县撤销前,共辖2个镇、14个乡、3个区公所:
城关镇(镇公所设在今金牛区茶店子)
第一区(区公所设在今金牛区土桥):西城乡(今金牛区营门口)、青苏乡(今青羊区苏坡桥)、清溪乡(今青羊区石人坝)、金泉乡(今金牛区土桥)、万福乡(今郫都区万福村)、太平乡(今金牛区洞子口)
第二区(区公所设在今新都区祟义桥):崇义乡(今新都区大丰街道)、仁义乡(今郫都区团结街道)、安靖乡(今郫都区安靖街道)、复兴乡(今新都区龙桥)
第三区(区公所设在今金牛区天回镇):三河乡(今新都区三河街道)、天回乡、青龙乡、驷马乡(今成华区驷马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