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34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让艺术从乡村生长出来 中国酉阳第二届乡村艺术季即将开幕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10-15 1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新华网重庆10月13日电 金秋十月,村中有新喜。通过艺术的力量挖掘本地魅力,让艺术走进乡村,让乡村活力再现。10月15日,“希望花田”——中国酉阳第二届乡村艺术季开幕式将在风景如画的花田何家岩村千亩梯田里举行。梯田在经过丰收后,呈现出独特景观,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
  本次艺术季共历时2个多月,来自国内的顶尖艺术家及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大学艺术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的艺术家们与村民一起共创。与第一届艺术作品相比,本次艺术季作品有了实质的区别和变化,作品与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互动性和紧密性更高,类型多样化,涵盖光影装置、声音装置、木质雕塑、墙绘涂鸦等29件各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艺术乡建不能只停留在美观层面,功能性尤为重要。朱小地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朱小地设计的作品《莹光》解决了何家岩村部分地方夜晚照明问题。该装置在夜晚润白如玉,点亮村庄,激活了乡村夜间生活,透过装置让人们重新发现乡村的美。
《莹光》作品实景图 新华网发(受访单位供图)
  乡村振兴在促进乡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改善当地村民生活环境,还需通过艺术介入激发村民对自我的认同感和满足感,串联起邻里之间的情感。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设计的作品《传来的都是好消息》通过恢复村里的“大喇叭”装置,希望通过喇叭能够给村里带去好消息,田园将芜,耳朵还乡,世界一动不动地滚滚向前,而喇叭也成为村民们的情感链接。“一里十三桥”是何家岩村独有的一大特色,部分居民门前都会有一座小桥。四川美院艺术与社会创新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曾令香与四川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美术在读硕士王然一起创作了作品《考古“一里十三桥”》,作品画龙点睛地将其中一个拱桥加以复原,并制造一个“考古现场”,来凝聚与追溯村寨的价值认同和社群情感。

《传来的都是好消息》作品实景图 新华网发(受访单位供图)
  何家岩村有着丰厚的人文历史,当地村民以种水稻、饲养牲畜为生,村落里处处散落着具有当地农耕特色的建筑和农具。为更好地保留何家岩的历史人文风貌,西南民族大学雕塑系主任李想创作了作品《何家岩村图》,形象地以古画的形式对何家岩村原有重要点位及艺术季作品点位进行绘制,成为了村里的导览图,并结合铁画的形式悬置于墙面,在美化何家岩村环境的同时,也起到凝聚乡村文脉的作用。


《何家岩村图》作品实景图 新华网发(受访单位供图)
  据悉,开幕式当天还将举办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论坛,围绕“乡村振兴,酉阳在行动”主题进行探讨,助力酉阳打造“文化艺术+乡村农业+品质旅游”三者融合的乡村振兴全国样板。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