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昨天有几个小伙伴儿提出了去看智博会,我完全同意,毕竟多看多见识,可以洞悉一下发展潮流,我自己也觉得自己的思想开始懈怠下来了,对新的事物不再像以前热血澎湃,这点还是该检讨。
刚好以前带过的一个,后来跳槽去了江浙,正好这几来重庆参展,上午因公路过这边顺便到我这里来聊了几句,把他带来的信息分享一下:
1.他认为这个智博会规格还是不错,昨天据说来了个国家的副总经理。。(闭馆)
2这次智博会正府耗资不少,据说所有的展台设计布展据说都是正府免费操办
3.他们是个上市公司,之前没想开参展,是重庆一个护士长直接打电话邀请来的。
4.参展期间,正府相关部门邀请他们公司在重庆投资办厂(该公司以前主要业务是电子产品生产和代工),因为新能源汽车,现在开始做汽车零部件生产(主要还是电器件),之前他们考察过北碚投资建厂,但是后来决定去了西安!
(关于这个问题我很惊讶,我说,1.重庆的汽车市场远比西安大,为什么会考虑西安,2.重庆的工业基础也比西安更强为什么会是西安。。。他说,关于上层的决策,可能更多考虑的是政策因素。。。我对此非常惋惜的原因是,他们开始发展电机产业,要知道下一个时代,三个巨大增量市场,1.新能源的电池,2.智能化的控制(软件和集成电路),3.智能化的动力系统和执行机构-电机
他们也在开始面向机器人出货小电机,微电机,电机的市场增量是跃变的。
新能源车跟传统车对比,电机方面的用量起码三倍以上,价值目前起码是以前四五倍!
以后从制造端到消费端都要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端对电机和减速器的运用以及消费端对智能机器设备装置都必不可少地运用到电机。。而且几何级增量。。
虽然电机是个老传统产品
我刚才也大致问了几个前景问题,1.技术门槛,2,制造门槛。
他说了两点我觉得非常认同:因为新的应用场景增加太多,对于应用类技术和技术创新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就形成了新的技术门槛(核心竞争力),对于批量化生产,成本,质量,一次性合格率会越来越重要,就形成了新的制造门槛!
还是那句话:
1.中国劳动力已经不是大生产最紧缺的资源
2.重庆应该将引资(政策支持力度),引智(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和岗位)
划重点,聚焦再政策和资金上去吧,不要天天盯到安居工程,保障性住房!虽然赚的了名声口碑,成了大善人,但是那会拖死重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