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27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复制粘贴转载-新发展格局下,西部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3-9-20 12: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 这为我国外向型经济提出挑战。
改变长期以来依靠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式,建设以国内大循环 为主体、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必然。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愿望强烈、发 展成本相对较低、开放通道逐渐完善,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西部地区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扮演重要的角色。而西部经济发展则将为西部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有利条件。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欧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海洋通道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海洋系统 成为世界贸易物流的主要通道,大陆系统相对萎缩和分散。
西方国家一直是海洋经济系统 的主导力量,使我国参与海洋经济系统受到束缚,但是随着高铁技术的发展,洲际铁路的对 接连通,大陆通道系统的建设成为了可能,这不仅为我国避开西方国家干扰束缚、开辟新的 市场空间、实现和平崛起提供了可能,而且为化解当前世界经济低迷困境、探索世界经济增 长新动力、构建新的世界经济循环提供了可能。
大陆通道系统的建设也使得西部地区不再是 其他地区经济开放的腹地,而成为开放的前沿,这为西部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创造了需求, 提供了条件。
在新发展格局之下,西部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仅事关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事关双 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而且事关“一带一路”经济增长新空间开辟,甚至世界经济复苏、世界经济循环重塑,以及中国参与国际治理的能力,因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规律、建设路径进行理论探索,搭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理论分析 框架,在此框架下分析西部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挑战与思路、对策,为西部内陆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一、研究综述与理论探索
(一)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规律与建设思路探索
西方学者大多基于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或金融资源的集聚的研究思路展开,对金融中心 的形成规律进行研究,提出推动金融中心发展的相关建议。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认为规模经 济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选择在一个特定的地区集中的原因,而外部规模经济具有自我 加强的作用,使这一区域对于其他金融参与者来说更加具有吸引力。
Guillain 等提出缄默 信息扩大了金融风险,为了避免风险,减少交易成本,金融机构倾向于选择集聚在同一个地 方,形成金融中心。
Vernon 认为城市吸引着具有巨大不确定性、需要面对面接触的产业和 服务业,纽约港吸引了批发商,批发商带来的金融机构又引来了全国性公司,形成经济与金 融互动发展局面。
Gehrig 认为金融中心形成是向心力因素和离心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向心力因素包括规模经济、信息溢出效应、市场流动性,而离心力因素则是市场进入成 本、****上的干涉以及地方****保护等。
Kaufman 认为,金融中心城市或地区的兴起与衰 落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些地方作为主要商贸中心、交通枢纽、首都和****银行总部所在地点的地位变迁以及战争的影响有关,增长强劲的国民经济和具有严格会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的 金融机构以及强大的法律体系,是一个金融中心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
国外学者大都基于金融集聚观点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规律, 但在指导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则存在较大地不足,一是这些研究大多从微观角度展开, 对国际形势与世界格局等宏观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充分,而宏观因素可能是影响我国国际金融 中心建设的关键。
孙国茂等学者曾提出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把金德尔伯格的金融中心 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和霸权稳定理论放在一起审视,才能发现金融中心与资本的跨国流动、 国际贸易、地缘****以及全球治理等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回顾世界各国金融中心发展历史 不难发现,金融中心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自然而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伴随着世界经济 重心的转移,不仅与一国经济、对外贸易以及信用相关的金融服务密不可分,而且自始至终 受到****、文化以及地缘优势等因素的影响。
二是过于强调金融产业集聚的作用,而关于金融自身发展对金融中心形成作用的关注不 足。西方国家是现代金融发展与创新的前沿,金融发展本身是推动其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关 键,而学者们并未对此进行特别的关注。
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本身不够发达、创新能力不 足,可能是造成其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最大阻碍。事实上,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中心建设 的意义很多时候在于推进金融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仅仅对金融集聚的研究显然无 法实现上述目标。
倪权生曾提出,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应当是以服务本土经济为首要宗旨,不能为建设金融中心而建设金融中心,如果将金融中心的建设看成是金融机构的聚集,那么 建设金融中心的意义就不复存在。
潘英丽也曾提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质是借鉴成功 的国际经验促进本土金融体系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而金融中心的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其 空间表现形式而已。
基于金融中心是金融集聚区域的观点和认识难以帮助我们建立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二 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通过构建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推行经济全球化、 金融自由化,极大地推动了全球金融体系的联接,据此实现对全球金融系统的控制,国际金 融中心的形成已经远远超越了自发形成和自我成长的阶段,而进入国际金融治理影响阶段。
在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之下,纽约国际金融中心是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其他仅 少数国家或地区依附美国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把握住经济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的趋势,抓住 区域经济发展机遇成功崛起为国际金融中心,而大部分国家由于过分乐观,盲目地推行自由 化,最终导致金融危机拖累经济社会发展。
事实上,在当前国际金融治理体系下,所有国际 金融中心的发展都是以顺应和依赖美国金融治理体系为基础的。
但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 目标是服务国家经济崛起和提升国际金融治理能力,而不是为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而建设国 际金融中心,像那些顺应和依附现有国际金融治理体系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式,不会、也 不可能成为中国这样经济体量如此大的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路径。
中美之间的竞争关系 更是使得中国国际金融中心难以在现行国际金融体系格局下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唯有推进当 前国际金融治理体系变革,提升中国在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增加中国在国际金融治理中 的话语权,中国才能有效驾驭金融开放中的风险,才能保障中国在开放中推进国际金融中心 建设。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提出一个创新性的理论观点:金融中心不仅仅是金融集聚的中心, 更重要的是金融治理的中心,是一定区域范围内金融资源供给与配置的调控平台,国际金融 中心是国际金融治理的中心、国际金融资源调控的平台。
西部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 不是西部各省市之间对金融资源的竞争,而是携手推进西部金融发展,推进金融治理创新和 效率提升,西部内陆国际金融中心要成为我国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要在我国参 与国际金融治理中体现积极作为,成为我国提升国际金融治理能力的重要平台之一。
(二)国内金融中心建设经验与发展策略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上海等沿海城市具备了金融改革发展的强烈 需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想法被提出来,学者们围绕上海等城市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改革 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
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金融开放的幅度越来越大、通道越来 越宽,市场经济活力得到激发,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取得了极大发 展,目前上海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我们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金融大国,但仍然不 算金融强国,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与伦敦、纽约比还存在差距。
未来如何进一步推动我 国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升是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当前面临的问题。
潘英丽提出,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中国金融强国战略的两个相互配套的组成部分。吴晓 求提出,资本市场处于金融体系的核心,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与成熟的资本市场之间还有较 大差距,尤其是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较低,因此中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深化资本市场 改革和开放。
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是与我国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分不开的,金融体制改革也是 我国国际金融中心成长的基础,未来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离不开进一步改革开放措施的支 持,尤其是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金融市场开放等方面的措施支持。
但是目前我们对人民 币国际化和金融开放方面的研究仍然是由内而外的,即以资本自由流动为标准,寻找开放的 阻碍与改革的办法,这样的开放不仅具有很大的潜在风险,而且可能也达不到我们的目标。
如果不站在全球治理的高度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那么我们就不能在开放中获得主动权,这 不是我们想要的。
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规律的深刻认识,使我们更清晰的认识到对外开放的 目标,是要立足于探索国际金融治理新思路与新方法,立足于推动国际金融治理体系的变革, 提升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地位,体现中国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这样才能建立真 正的国际金融中心,仅仅基于金融集聚的观点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2
发表于 2023-9-20 12: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查看全部内容 登录 | 入驻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