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2023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最高的十个城市是深圳,上海,西安,合肥,长沙,常州,广州,重庆,柳州,济南。
我统计了下2023年十强城市汽车产量和比亚迪产量占比,部分为估计值:
1:深圳,178.6万辆,比亚迪产量占比100%
2:上海,128.68万辆,特斯拉产量占比74.4%,其余主要为上汽新能源乘用车
3:西安,98.38万辆,比亚迪产量占比93%,其余主要为吉利。
4:合肥,74.6万辆,比亚迪产量占比67%
5:长沙,72.69万辆,比亚迪产量占比98.4%(2022年)
6:常州,67.8万辆,理想产量占比55.5%, 比亚迪占比44.2%
7:广州,65万辆,埃安产量占比73.8%
8:重庆,50.03万辆,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产量占比60%以上,赛力斯占比30.4%
9:柳州,47.6万辆,上汽通用五菱产量占比90%以上(估计值)
10:济南,估计大于34万辆(比亚迪24万+吉利估计10万及以上+其他),比亚迪产量占比约67%,其余主要为吉利。
11:郑州,31.6万辆,比亚迪占63.3%。
做一些重点和总结:
1:从2023年全国新能源车产量十强的情况看,里面有五个比亚迪产量占了大部分,尤其是前五位有四个由比亚迪贡献了主要产量。其余五个城市则有特斯拉,理想,广汽埃安,上汽,长安占据老大地位,这充分说明了比亚迪的突飞猛进对中国各省市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改变,一个企业的发展竟然能影响到如此多省市的制造业发展情况。
过于依赖一家企业也是有问题的。
2:国内各省市仍然有巨大的机会,那就是如果未来中国会有3-5家新能源汽车巨头的话,那么意味着在比亚迪之外还会有2-4家巨头企业,那么抓住这2-4家巨头企业,并和他们一起成长,会带来极为巨大的收益。
如何正确的识别和坚决的扶持比亚迪之外的2-4家巨头成长,也会给国内各省市带来巨大的机遇。
3:长春,武汉,柳州,上海,重庆这些老牌汽车工业城市遇到的问题,其实就是新产业崛起过程中会造成的现象,和中国汽车工业以前有大型国企主导相比,现在崛起的特斯拉,比亚迪,理想,赛力斯等等都是民营企业,国内各省市谁能更好的拥抱这一变化,则谁就能抓住机遇实现转型,或者从零崛起。
对于传统汽车工业强市来说,幸而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还没有最终成型,还有几年的窗口期,因此不管是既有传统车企的转型,还是引进新势力车企相关产业链,都仍然是有机会的。
4:新产业的出现,尤其是规模巨大的新产业的出现,不仅将重塑中国内部各省市的经济实力格局情况,甚至也可以重塑世界各国的经济格局情况,为啥说政经不分家,****和经济本来就是强联系的,甚至是一体的。
实际上,随着国产化的推进以及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后各种新产业还会不断涌现,除了半导体产业,汽车产业这样的以外,医疗器械和制药业也会是两个巨大的市场,想一想光是发明一个能治愈胃癌的药物,就能创造多么大的市场,如果能发明一个改善近视的药物,又能创造多么大的市场。其他还有机器人,氢能等等。
看这些新产业以后在哪里落地和大发展,基本上就能判断出一个区域未来的前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