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5234|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统筹试验区] 浅谈国内跨区域经济区的联席会议以及重庆策略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1-5-18 1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随着125时代的来临,国内跨地域经济区如雨后春笋般的破土而出。但因各地区基础不同,目标不同,以及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冲突,经济区规划在实际推进中存在各自为政的局面。为了更好的沟通以期实现规划目标,各区域经济区相继产生了联席会议这个沟通机制,各有各的特色,成效也大相径庭。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依赖经济和法律手段实现经济规划, 推进有序竞争, 有效竟争、协调发展。经济区协调机构的功能:规划功能和协调功能。
珠三角经济区规划与协调功能的实施手段:立法条例, 对土地、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市场管理制定法规条例。资金信贷政策、利率、税收政策等以大市场为导向, 以综合效益、质和效率为导向。建立不同级别的项目论证和审批程序责任制,建立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评估制度。经济区规划协调机构属省级派出机构, 有省级权力和权威。机构人员精简, 基本上由现有领导干部、专家、企业家兼职。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实施系统为半实体模式, 指设立常设的经济区规划协调机构, 属省级派出机构, 由省委省府主要负责人, 各市负责人, 有关厅局负责人兼任经济区规划协调理事会成员, 下设规划办公室, 领导规划、监侧和咨询三个小组。
       目前长三角的法制制度建设主要有以下两种,即行政协议制度和磋商沟通制度。行政契约制度的缔结主体,是长三角地区的行政机关,即省、市人民****或职能部门,是一种对等性行政契约;缔结形式是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包括长三角16个市的****联席会议、经协委(办)主任联席会议和职能部门行政首长联席会议。长三角的行政契约包括两个层次,即长三角16个市人民****之间的行政契约和江浙泸两省一市及16个市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行政契约,具体形式表现为“宣言”、意见(向)书或“协议”,如《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宣言》、《关于以筹办“世博会”为契约,加快长江三角洲城市联动发展的意见》等。长三角行政协议在内容上充分体现了求同存异和互信互让,只载明近期能够实现的一体化事项,所达成的共识,往往是一种努力的方向和所需要采取的措施。行政契约制度以尊重各方意愿为前提而达成共识,对长三角经济的一体化和法制的协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已成为其他区域法制协调的榜样。
       长三角地区的磋商机制,是指两省一市常务副省(市)长之间直接进行磋商和对话从而达成共识的法制协调机制。
       环渤海地区立法协调的方式,主要是由立法协调机构主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立法机关(人大CW会和****法制机构)参加立法协调会议,沟通信息,经过平等协商,表决形成协调立法的决议,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应立法机关按照各自的立法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相应的立法。立法协调会议一般定期召开,在需要时可以临时召集召开,共商区域内涉及需要协调的立法事项,消除已经存在或可能产生的法律冲突,确保立法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立法协调会议不是一个论坛,而是能够做出有约束力决议的机构。其决议的效力不是基于法律的赋予,而是基于环渤海地区立法机构的授予。
       执法协调的一种规范的形式是由相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或其职能部门缔结关于需要协调事项的行政合同。如2004年6月24日,二市四省一区达成的《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既属此种性质。这种行政合同的达成,在实践中往往借助于各种层次的联席会议的途径。如“环渤海经济合作****联席会议”已走到第20个年头、《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确定环渤海合作机制的名称为“环渤海经济合作联席会议”。
关于司法协调有学者认为可以由环渤海地区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共同制定指导性的、在环渤海地区法院审理所涉及法律关系涉及不同行政区域的案件时的法律选择规范,下发给本辖区内的各级法院参照执行。这些规范不同于传统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它既不直接规定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也不是程序规范,而是一种审理案件时遇到环渤海地区内法律冲突的法律选择规范,是用来指引一个案件适用哪一地域法律的规范。
        以上为相对成功的经济区协调制度,所有制度的框架无不是以
尊重各方意愿为前提达成共识,因此联席会议不存在谁规划谁的问题。东北地区区域立法协调的文件较少,主要在医药、环保和人才引进等少数领域有所涉及。
        至于渝蓉经济区的协调,重庆坚持以我为主,互惠双赢既可,这不是枪炮下的21条。虽然现在抛出四川方面国家******力顶的SB言论,我只能说这些记者连什么是联席,协商都不了解。国家有关部门可以牵头对相关经济区各方协商,但是达成共识最后决定权利还在于彼此,这个谈判的过程,人员构成才是重庆需要注意的。
        个人希望重庆协商的任何重要协议都必须是****以上牵头,重庆人大批准,非重点协商,指派一些打酱油的旅游一圈既可。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2
发表于 2011-5-18 16:4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查看全部内容 登录 | 入驻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