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先说本文只讨论经济模式,讨论zz模式的自由民主派和****迷走开。
广东和重庆的经济发展模式,究竟哪个才是最符合生产力发展的中国未来的模式,如果实现产业转型?
先看广东模式:
说起广东模式,就不能不提深圳模式,深圳模式又不能不提香港,在95年之前的深圳香港,那就是中国的中心,广东模式,还得从香港说起。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事实上是香港的黄金时代,但这只不过是一个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经历的最后一个经济繁荣期,而为何在80年代初会出现一个历时十多年的繁荣期,此后经济却出现一个灾难性的后果呢?
首先回顾一下战后香港的经济发展过程吧.
二战结束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期,因为zz因素,内地的资金,设备和人才从上海和广州大量流入,对香港的工业化起了重要的作用.而香港人口也由1946年的60万人,急增至1959年超过了300万,香港在大量资金和劳动力的推动下,逐渐由转口港过渡成为工业化的城市.同时,人口的急剧上升造成住屋需求急增,香港的房地产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萌芽的.
进入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把下手工,纺织,制衣,塑料以及新兴的电子,钟表和玩具等工业等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塑料花,基本就是香港发家的根本。美泰等企业大规模的外包技术和资源给香港当地,香港人赚取打工费。随着经济的增长,与之相比社会福利设施则显得相当不足.房屋的严重短缺,物价上涨和医疗,教育资源的匮乏都是社会所诟病的问题,港英****却一直未有正视.于是爆发了六七暴动(跟今天各地的民工讨薪暴动很像吧?)
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建立民生福利制度,包括全面改革雇佣条例,加快兴公营房屋,扩展公营医疗,教育等,随着经济发展大量劳动力需要,开始了抵垒政策,深圳等地的农民大规模逃往香港,只要登上香港土地就可以当香港人进厂工作。大规模逃港潮出现了。
习仲勋当时正在广东,看到大规模的逃港潮后,感觉围堵也不是办法,才向****提出,办特区的想法,陈云当时说经济建设最大失误就是该集中几千万劳动力搞特区,就这个背景下,深圳特区出笼了。
特区出笼后,大量的香港给西方打下手的产业进入深圳,塑料花再次成为先锋,深圳第一家港资企业就是做塑料花的,还是给西方打下手,只不过中间又经历了香港人的剥皮。香港转移产业后,实现了产业升级,转向服务,贸易金融领域,同时房地产大规模扩张,开始了今天的东方之珠的历程。而深圳也借助这些加工产业,赚取了第一桶金。
港曾经蓬勃一时的产业逐步北移,出现产业空心化的现象,而厂家将产业转移后,流动资金显得充裕,这些工业余资转而加入追逐资产增值的行列.面对信贷膨胀,港英****曾在91年打算修改银行业条例,把按揭贷款上限由90%改为70%,虽然在银行业界自愿配合下,最终并无正式修例,但还是形成了金融监管当局的一項有力的监管政策,此后购房者必需付出房价30%作首付,这政策曾让房价一度出现调整,但在市场异常亢奋的气氛下,很快又调头向上.回归祖国的欢愉气氛过后,98年国际金融风暴,港元遭受狙击令利率短时间内急升,终于令泡沫爆破了,香港从此走向衰落
总结香港现代经济的发展过程,能够快速的实现工业化只不过受外来因素的刺激所致,并非香港人以及资本主义者自诩的非凡本领所致的,而八九十年代的所谓黄金时代只不过是一个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的回光返照,这十多年的繁荣无非是信贷不断膨胀,预支了未来的收入,把房地产泡沫的爆破时间延后了.而****提供的福利,其实主要是来自地价的收入。对广大市民来说,能够受惠于资产增值的只限于收入高而稳定的专业人士和中高级公务员以及暴利性的房地产和金融从业员,这部份人成为了资本家的附庸,专门为富人服务,其余的劳动大众只能成为资本家的剥削对象.于是早就了今日香港的阶级矛盾和贫富差距,大部分人给少数富豪打工一辈子,而地产发展商却为最终的受益者,他们透过房地产开发,把财富从市民的储畜当中转移出来,房价高企百业凋敝。
而在香港发展过程中,来自内地的廉价粮食,劳动力和很多高素质人才,被香港几乎白白占用了,他们和给西方做下手的资金形成了良好的化学反应,早就了今日的贫富分化的香港。”香港模式”之下出现的所谓经济起飞,简而言之只不过以全中国的农业生产力,知识资源,劳动力补贴一个弹丸之地的城市化过程而已。
同理深圳的发展模式不过是复制了香港的模式,香港的二手工企业到了深圳,再次引来劳动力,资本,然后深圳也"奇迹"了,随后珠三角觉得深圳也不过就是开放引进了外资而已,纷纷学习深圳引进低端产业,东莞,佛山都是这么发展起来了。美泰等西方企业数钱数到手软,中国农民工的血汗变成了西方人的盛宴。
由于资金的累积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中国人才去深圳淘金,于是很多深圳人在当地开办了企业,比如金山软件的求伯君,比如华为的任正非,比如中兴,而他们都是在内地学习,积累产业经验和人脉,然后再去深圳的自由环境里发展。跟香港一样,是靠全国的人才,劳动力去补贴一个地方的发展。于是深圳现在也基本实现了转型。
今日的广东,无非是一个更大的香港罢了,香港的问题,广东也都多多少少存在。贫富差距拉大,地产巨头吞噬普通百姓的利益。于是才有了砍手党,东莞红灯区,乌坎,汕尾。。。。
甚至说,广东的问题,整个中国都多多少少存在,城市居民由于住房福利的取消,被迫购买商品房,于是大量的居民储蓄变成了地产商的利润,造就了少数地产寡头的垄断,购房者得到了住房之外还有一大笔房贷.房价成为一座大山,但****对房地产业却投鼠忌器,房价疯涨民怨沸腾,这个问题不管不行,而管得太死就会令价崩溃经济马上就要硬着陆.内外资金深知****过份依赖房地产发展经济的模式这个死穴,所以与****抗衡到底,这就是房价越调越涨的原因所在.
最后的总结就是,这个模式就是靠做西方厂家的下手,靠廉价土地资源劳动力发展,积累资金,大头西方赚,小头自己的买办拿走,完成积累之后,投资不动产,然后两级分化住房商住楼价格高企,社会矛盾突出。在这过程中,依靠过去中国的技术人才积累和资金,会搞出很多高新技术的IT企业。
该贴已经同步到 钱塘超人在漂泊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