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百家重点企业座谈会 ****吴道藩讲了三个“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smalli999 时间: 2015-6-9 10:25
标题: 百家重点企业座谈会 ****吴道藩讲了三个“故事”
同志们:
今天受邀参会的100家重点企业,既是我们的经济支柱,也是推动这几年变化的强劲引擎和鲜活“样本”。在座各位企业家和企业负责人,都是璧山的建设者、推动者和见证者,在“来了就是璧山人”这个大家庭里,能快速发生聚变效应,大家功不可没。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今天把各位请来,主要是想听听企业的声音、见地和诉求,同时也把我们思考的事情告诉大家,我们一起“商量”,把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刚才,勇武同志通报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把我们平时思考和正在实践的许多重大问题传递给了大家。8位企业家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大家思考问题有“高度”,谋划发展有“境界”,“手艺”也越来越精湛,这是我们打心底里最想看到和听到的。
俗话说,“合力始于沟通”。在我的记忆中,像今天这样的“场景”已经有过四次。第一次是我刚到璧山工作不久,主要听大家发言,刻骨铭心是少数污染企业负责人的“声调”很高,讲了一些“出格”的话。
第二次是2010年6月10日,主题是“企业形象改造”,全面导入“CI”,这才有了今天企业的整体形象。
第三次是2011年6月7日,听了老板们的“苦衷”,收集到很多中肯的意见,感到我们的服务工作还有不小差距。
第四次是2013年5月8日,那次是理念调整的“转折点”,转向以“服务为主”助推发展,随即推出“三走进”等一系列活动。
今天是第五次召开百家企业座谈会,借此机会,同大家交流三个“故事”。
作者: smalli999 时间: 2015-6-9 10:25
本帖最后由 smalli999 于 2015-6-9 12:21 编辑
第一个故事:“攻坚”
有些时候,对一座城市具有历史性意味的转折时刻,即便身处其中者,也未必洞悉其承前启后的深远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经历过“变”的惊喜、“快”的自豪,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难”的烦恼:低端产业让人看不到曙光,环境恶化深深刺痛老百姓的心,可持续发展信心虚足。
发展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断在拷问着我们。一度时间,我们的处境十分尴尬。
就全国而言,城市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却千城一面、越来越不宜居;工业发展成了“世界工厂”,污染的严重程度也突破了全球既有的先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也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
当发展遭遇瓶颈,我们就需要重新审视未来路径,需要“攻坚”精神。不充分的发展与发展带来的明显副作用,这是我们西部地区的共同特征。因此,精心调适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尽最大可能维持两者间精细的平衡,是欠发达地区的不二选择。
据此,我们开始了新的出发,就是实施“三区一美”战略。“三区一美”的核心内容,刚才勇武区长已经详细介绍了,其演绎的主题就是突围快速城市化与宜居之间的矛盾,突围快速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围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矛盾。在人口大国,要破解这“三大课题”,没有世界经验可以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三大课题”既是现实“国家课题”,也是我们“隐性”的首要目标。
第一,破解快速城市化与宜居之间的矛盾。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现实给我们的感觉是反的。很多城市让人感到越来越“烦恼”,堵车、尾气、噪音,人口密度大、活动空间小,人与人之间反而缺乏交往。前不久,我到上海、浙江招商,明显感到这些沿海大城市,已经出现精英群体“蛙跳”出城的现象。可以预见,重庆的高端人群跳出主城到郊区居住,这一天很快会到来。璧山能否成为他们的首选之地,关键在于环境。我们按照“自然”的方式来建设城市,围绕“生态宜居”目标,在打造“绿城、水城、古城”和“一生之城”方面进行着有益探索。
在绿城建设方面。以“高调的森林,低调的建筑”为理念遵循,拆墙透绿,统一建筑色系,城区人均公园面积已超过25平方米,后年将达到30平方米。卓有成效的环境改善,引来无数赞许的目光,去年来璧山视察的省部级以上ld126人次,外地党政考察团283批次,投资者、旅游者更是络绎不绝。我们的平面绿化已在国内做出了水平,下一步的重点是“立体绿化”。日本有专家提出“绿视率”的概念,指的是人每眨一次眼睛所看到的画面中,绿化所占的比例。研究表明,如果“绿视率”长期低于15%,人就会烦躁,长此以往患上抑郁症的几率要大得多。今年,市政园林局安排了2000万资金搞立体绿化,前期先试点1000户,我希望我们的企业也参与进来,植物免费提供。立体绿化重点围绕墙体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和护坡绿化四个方面,对标全球水准,争取“两年重庆第一,五年全国一流”。
在水城建设方面。过去大家有一种“错觉”,认为璧山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建不成“水城”。实际上,璧山主要是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我们一年的降雨量大概有1100毫米,算上区域面积,理论上降了10亿立方米雨水,每年利用了1.5亿立方米,蒸发了1.5亿立方米,另外7亿立方米白白流走。这部分流失的雨水,完全可以利用起来。我们每年修建2至5座水库,就是要把雨水拦截住,这既能减轻城市防洪压力,又可以调节气候,还营造出了碧波荡漾的环境效果,是一举多得的举措。实际上,建设“水城”还能改善房地产“产品结构”,水边的建筑更显灵气,房屋亲水性越好,越能吸引高端人群。建设“水城”,我们的目标是人均水域面积达到10平方米,每平方公里的水网密度达到5公里。目前,城区的桥梁已经达到40座,只要有水的地方我们都保护和利用起来,“水城”目标就不难实现。
在古城建设方面。一座城市,首先要有“故事”,有文化底蕴,才能彰显城市的魅力。璧山自唐至德二年建县至今,历经1258年风雨,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城建设,要唤醒“沉睡的文化”,拾起历史的碎片,把遗落的文脉修复,把文化的元素融入到每一块砖,每一片瓦,让建筑有故事,有历史可循。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几年努力,恢复建设50万至80万平方米的古建筑。
在“一生之城” 打造方面。就是“从人出生到死亡”的10个重要节点,每个环节都要推出有话语权的项目。大家知道,在欧美发达国家,富人精英一般都居住在郊区,而中国的“有钱人”和精英阶层却偏偏喜欢拥堵在城市里。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的郊区“太不方便”,缺少城市的公共服务。我们设计“人生链条服务体系”,就是在对症下药,为主城精英和高收入群体“蛙跳”出城做准备。新建的妇幼保健院,权威专家评估硬件设施全市一流;引进了华人幼儿教育的典范,新加坡伊顿国际教育机构;促成实验小学与巴蜀小学合作办学;投入6.3亿建成新璧中,并和重庆一中实现联盟办学,教育教学水平大幅提升。大学不一定要办,因为与“重庆大学城”仅一山之隔,但职业教育必不可少。到了找工作的时候,又有在座这么多优秀的企业可供选择。在就医方面,按照三甲标准建设的区人民医院,有19万平方米、1320个床位。在生活设施方面,CBD、环秀湖商圈将汇集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提供一流服务;此外,我们还在策划发掘缙云山、云雾山的自然优势,引进高端休闲旅游项目。在养老方面,“翰林庄养生文化村”项目已经启动,还有被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评价为“国内最好养老机构”的重医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值得一提是在人生的“终点”环节,我们正在策划“重庆西郊人文公园”,也就是“重庆西郊公墓”项目。前不久我们去看了上海的“福寿园”,可以说颠覆了对公墓的任何想象,它就是按照公园的形式在打造。当我们把这些配套服务提升到了高端档次,加上交通区位的持续改善,富人精英自然会选择到璧山生活。
作者: smalli999 时间: 2015-6-9 10:39
第二,破解快速工业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面对中国工业化阔步前行,很多地方gy为GDP排名纠结,老百姓对环境污染深恶痛绝,怎么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价值追求? “双赢”之路,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经济学上有一条著名的“库兹涅茨曲线”,也叫“倒U曲线”,意思是工业化的过程中,环境污染的程度将伴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呈现上升的趋势,在达到拐点后,环境污染程度才会逐年下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无一例外都经历过“倒U曲线”的发展困境。从总量上来讲,中国污染程度超过任何一个国家,我们面临的考验必然也最为严峻。
不愿意放弃眼前的利益,只会导致整体经济结构身染沉疴;都想把经济的成本代价往环境上推卸,结果必然积重难返。我们心里很清楚,30多年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已经进入高强度频发阶段,如果不加快发展转型,即使实现了经济总量的大幅攀升,环境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发展又有何意义。资源趋于枯竭,生活改善了,生态破坏了,寿命缩短了,现在中国每天新增几千癌症病人,这与环境的恶化和化学产品的滥用分不开。也正因为如此,近几年我们下决心关闭了500多家污染企业,前不久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细化了118项对策措施。环境保护,所有人都是参与者,所有人都是受益者,如果环境乌烟瘴气,老板、员工的工作生活都不会愉快。
第三,破解城乡差距扩大的矛盾。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但一些人反而产生了“失落感”。城乡发展失衡,是当前的突出矛盾。在人们的印象中,农村是落后的代名词,交通不便,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在“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我们正在弥合城乡“二元鸿沟”,疏解社会“公平焦虑”,努力建设“统筹城乡先行区”,力争比全国提早四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上周四,我“突然袭击”,到璧西河边镇、福禄镇、大兴镇、正兴镇看了看,青山绿水守护很好,道路干净、空气清新,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很足,“手艺”普遍提高。这些年,我们在农村花了不少真金白银,打造国家生态区,每个镇都把污水处理厂建起来,尽量减轻环境承载压力。我们的理念要变,把农村的事做好,把美丽乡村扮靓,把优美的大自然守护好,璧山自然会成为主城精英的第一选择,城乡差距的矛盾也会迎刃而解。前不久,我去浙江莫干山,从杭州开车要两个小时才能到的地方,人气爆棚,简直不可思议。很快我们在渝蓉高速福禄下道口也要推出这样的高端项目,初步打算就叫“云雾山居”,这将成为我们三产服务业的又一个亮点。
有人说,沟通是为了理解,理解是为了共识,共识是为了同行。这也是我花这么长的时间讲这个故事的原因。
作者: smalli999 时间: 2015-6-9 10:42
第二个故事:“松绑” 我常讲,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站不直、走不远”。改革开放已过而立之年,但企业的发展环境,总的来看并不宽松。尤其是随着全国“经济列车”的减速,一些深层次的症结还有待于进一步破解。
现在企业的境遇虽然“冷热不均”,但不少企业都有意见,有的还很大,只是在这个会上不敢说而已。譬如,融资渠道不畅,融资难、融资贵和税费负担偏重的问题;不少审批事项只是换了个“马甲”,从明的转成暗的、从上面转到下面、从zf转到与zf有关的中介,审批过程依旧关卡林立。审批慢、审批难、环节多,已经成为投资进度慢于预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zf越小越好,其功能就是“守夜人”。但在中国,zf发挥积极作用正是中国经济奇迹的“密钥”,因此,理想的目标不是“小zf”而是“好zf”。
什么是“好zf”?这个专业问题不妨交给专业人士回答。但zf和企业关系,决不是“水煮鱼”的关系。可是现实中,我们有的部门就是把zf和企业关系,搞成了“水煮鱼”的关系,企业有困难袖手旁观、办手续处处刁难、动不动罚款停产,弄得企业敢怒不敢言。
在经济“寒意”较浓的现实语境下,松绑就是支持,松绑就有活力。如何给企业松绑?区zf也在积极探索。4月1日,我和勇武区长专题调研了房地产市场,发现问题不少。单就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一项,就是典型的“刻舟求剑”。细算一下,包括工程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预售保证金、安全措施保证金等等,五花八门,监管资金超过10亿元,让原本资金就紧张的房地产企业“喘”不过气来。为此我们研究出台了为诚信企业松绑的措施,通过信用评级,实行差别化监管。举一反三,今天我们召开百家企业座谈会,也是在搭建政企沟通的“桥”,畅通企业诉苦的“道”,搜罗企业发展中的问题。针对今天企业反映的问题和下一步如何为企业松绑,会后卢红、文杰同志要抓紧研究,尽快拿出管用的措施来。
面对企业的巨大困难,需要我们共度难关。而我们的“战法”,就是要为企业服好务。过去,我们很“强势”,那是因为污染企业太猖獗,必须“严打”。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绝大多数企业都比较重视环保,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要不遗余力拿出管用的“招”,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前不久,区委cw会专题研究了区级ld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就是要求区ld要多到联系的重点项目去走走,帮企业跑手续,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协调员”。今年还要着重办好两件事。一是筛选30家有潜力的企业列入上市计划,zf出资辅导包装上市。二是建好太阳堡公共服务中心,将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再造zf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
作者: smalli999 时间: 2015-6-9 10:43
本帖最后由 smalli999 于 2015-6-9 10:57 编辑
第三个故事:“创新” 放眼社会,无论是一个地区,还是一个企业,已经到了没有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守成没有出路,创新才是正道,这是被大家默认的定律。
什么是“创新”?举个鲜活的例子,现在工业机器人的运用,因为工作效率高,已经逐步在制造业的企业普及了。但是购买整条生产线成本太高,于是有的企业就开动脑筋,把关键零部件买回来自己集成,成本直接从50万元降到20多万元,企业效率也大幅提高。这就是创新。
这些年,整个璧山也好,璧山的企业也罢,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都源自创新。没有创新,企业的产品很快就会变成“夕阳”产品,企业也会因此丧失竞争优势。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的企业,通过“嫁接”、合作等方式同样可以激发出发展活力。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在今年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我们提出一个新公式:“创新+资本=新动力”。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这几年,我曾提出过几个公式,这些公式浓缩了璧山的创新发展历程。记得刚到璧山时,就提出“区位+环境+人才=核心竞争力”。“区位”就是抓交通,大力投入建设高速公路、高铁、地铁、隧道等,形成密集的“大交通”网络。“环境”就是抓生态建设和投资环境,铁腕治污,建设“深绿城市”。“人才”就是抓人才引进,集聚智力因素。在“工业4.0”“互联网+”时代,更需要孕育、培养、用好高素质人才。不管在什么时候,人总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璧山自2013年开始实施“三年千人引才计划”,面向国内外引进和培养1000名博士、硕士。zf出台了十分优惠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企业是开放的,大家要抓住机会把人才收入“囊中”。打通这三个“关节”,璧山的“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出来了。近期,在市zf的主导下,我们将与重庆高校合作打造重庆大学生实训基地,让大学生到璧山的企业来实习,企业只需负担基本生活补助,对于优秀的人才还可以招进企业。
还有一个公式,“激情+思维方式+能力=工作成果”。激情是第一位,干工作没激情干不出好的效果。第二是思维方式,要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不要“一条路走到黑”。第三是能力,能力是支撑我们工作成果的基础。我坚信,具备这三个要素,就一定会有好的成果。
一位哲人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前不久,科技部对璧山创建“国家高新区”进行了专家评审,估计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一旦创建成功,我们将成为重庆第二个“国家高新区”,这对璧山企业创新发展大有裨益。
最后拜托大家三件事。第一件事,帮助我们招商。我们虽然撤掉了招商局,但并不表示不重视招商,以商招商、口碑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才是最好的方式。在座各位都是我们的“招商局长”,不论是你们自己做联合、搞“嫁接”,还是介绍企业来璧投资,只要不是有污染的项目,我们都欢迎。你们只需提供投资方面的信息,很快有专业团队跟进。第二件事,注意厂区停车问题。汽车时代加速到来,车位不足的问题马上就会暴露,我建议企业要提前谋划,空出地盘建停车场。第三件事,注意环境保护。这方面大家不要抱有幻想,璧山对污染企业永远实行“零容忍”。
时间是衡量事业的尺度。我希望,我们一起攻坚,一起成长。这些就是我想要说的,谢谢各位!
作者: zhshml 时间: 2015-6-9 10:43
有事业心的ld,干事的ld!!
作者: smalli999 时间: 2015-6-9 12:19
客观的说还是很实干的
作者: wuqiangswufe 时间: 2015-6-9 15:16
里面提了国家高新区,不知道今年能否如愿
作者: wyxxok 时间: 2015-6-9 15:17
呵呵,说好点就是为了zf有更多的钱钱用啊!
总结了一下,以下为会议纪要:
1.今年,市政园林局安排了2000万资金搞立体绿化,前期先试点1000户,我希望我们的企业也参与进来,植物免费提供。立体绿化重点围绕墙体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和护坡绿化四个方面,对标全球水准,争取“两年重庆第一,五年全国一流”。
2.正在策划“重庆西郊人文公园”,也就是“重庆西郊公墓”项目。
3.在渝蓉高速福禄下道口也要推出这样的高端项目,初步打算就叫“云雾山居”
4.区ld要多到联系的重点项目去走走,帮企业跑手续,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协调员”。今年还要着重办好两件事。一是筛选30家有潜力的企业列入上市计划,zf出资辅导包装上市。二是建好太阳堡公共服务中心
5.与重庆高校合作打造重庆大学生实训基地,让大学生到璧山的企业来实习,企业只需负担基本生活补助,对于优秀的人才还可以招进企业。
6.帮助我们招商。注意厂区停车问题。注意环境保护。
作者: djwh 时间: 2015-6-9 15:58
吴道藩不错
作者: smalli999 时间: 2015-6-10 09:03
最大的功劳是把璧山变成了绿城水城,这点很赞!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