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152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巴县史话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9-9-7 00:03 |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重庆府治全图》中的巴县衙门全貌,未来的修复将参照其修复1751年,知县王尔鉴大规模重修巴县衙门,其豪华度远超川东道和重庆府衙门。王尔鉴因此“退休”。
引子

     “重庆名区,巴南畿甸。原为县制,名历三迁:秦惠置江洲,南齐改垫江;北周武帝,始称巴县。改县设区,弹指十年。县史二千余载,区丁八十八万。”这是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熊笃教授为巴南区作赋的开篇之句,写得非常流畅,贴切,朗朗上口。《巴南赋》所作的描述正是巴南历史变迁的真实写照。下面,我就了解的巴南的历史作一些粗浅的讲述。一、巴南建置沿革,二、巴县的山川古迹,三、巴县的名镇名人,四、关于巴人等问题。
一、巴南建置沿革
(一)巴县的得名
巴南区由巴县改设而成,巴县的建置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西周至战国,辖境属巴国地。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在巴国旧域设郡、县治理,这一年为江州县建县之史,是为巴县的前身,隶于巴郡。从古至今名历三迁(名凡五易也不错)。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南朝的宋、齐、梁、陈中的齐]改江洲县为垫江县(在古时今合川也曾叫过垫江县),74年之后,也就是北周武成三年(公元561年)[北朝最后时期]改垫江县为巴县,民国元年(1912年)易名重庆府,民国2年恢复巴县。1949年12月巴县人民****成立。至1994年,县境东西宽73公里,南北长70公里,幅员面积2551.26平方公里,仍三面环绕重庆市区。
1994年12月,改巴县为重庆市巴南区,并在1995年2—3月间相应进行辖区调整,划出原巴县所辖长江以北的全部境域和长江以南的长生桥、迎龙、广阳3镇所属区域,划入九龙坡区所属长江南岸的地区(除二塘村划归南岸区外),遂成今之巴南区域。现巴南区位于重庆市中心城区的南部,东与涪陵区李渡、南川区接壤,南与綦江县相连,西与江津区为邻,北交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南岸区、江北区、渝北区、长寿区界。区境东西宽约46公里,南北长70公里,幅员面积1827平方公里。区人民****驻地鱼洞,距重庆市人民****驻地21公里。今全区辖2个街道办事处、19个镇。总人口86万。
(二)巴县的县城所在地
自秦灭巴,守将张仪筑江洲城,自此,郡、县同城而治,延续2000余年。江洲城即今重庆城或渝中半岛,东汉时因重修城池,治所一度迁徙于嘉陵江北岸今江北区刘家台附近,称为北府城,江洲老城称南府城,不久迁回老城。在清代,巴县衙门在重庆下半城两府街。至1939年(民国28年)巴县****(县治)迁出重庆城区市中区,暂住冷水场今九龙坡区华岩镇(也称人和场),1941年迁马王坪今李家沱,解放后,1952年10月,马王坪随当时的屏都镇(土桥)划归重庆第四区(今九龙坡区),巴县人民****奉令迁界石,后因交通不便,暂迁南泉,1954年1月迁鱼洞。
(三)巴县与重庆市的关系
如前所讲,巴县与重庆市历来是郡、州、府、县同城而治,从辖区来讲,在以前可以说重庆即巴县,巴县即重庆。巴县同重庆的分出是在上世纪初。
自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庆开埠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日张,已由川东的军事重镇逐步向长江上游的商贸城市转变,重庆从巴县剥离已势所必然,1921年(民国10年)11月,川军各路军总司令、四川省长刘湘驻重庆,并以重庆为四川省****所在地,令设重庆商埠督办处,以川军第二军军长杨森为督办,筹办市政,一个新的政区从此开始在巴县的****经济中心萌芽。重庆初无正式辖区,权以巴县县城及附近一带居民聚居区作为临时辖区。1922年11月,川军1、2军之战爆发,杨森败走,邓锡侯来渝,改商埠督办处为市政公所。1926年6月,刘湘任四川善后督办、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1军军长,代表南京****督理川政,督办公署(省****)仍设在重庆,同时改市政公所为商埠督办公署,以潘文华出任督办,指定巴县县城上下游、南北岸15公里范围为市政区域。1927年,改商埠督办公署为市政厅,潘文华任****,1928年8月,国民****颁布《市组织法》,市正式成为一级政区。1929年2月,重庆正式建市。1930年2月,川军21军召集审定市县权限委员会办理戡划市县界事宜,对巴县方面制定了“上自嘉陵江西岸之龙隐镇红庙子起,至黄沙溪、黄桷堡渡江而南,又自火烧坟向东横经以涂山最高峰为限,沿山脉达铜锣峡”的划界方案。由于此方案受到县人的反对,未能实现。1932年冬,重新提出此事,又经数月争执多次踏勘,划出市界。这次划界,巴县的县城(今市中区)全部及城郊的两路口、姚公场、南坪、海棠溪、弹子石等场镇划入了市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迁都重庆,1939年5月重庆升为特别市,由行政院直辖。这一时期,由于战争形势逼迫,重庆成为陪都,无论从****、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对外交往等方面来看,重庆市政区域势必再次向巴县县域扩展,首当其冲的就是划现在的沙坪坝区中心地带。关于这次划界,还有点故事。抗战前后,沙坪坝地区****、工商、文化已相当发达,在社会各界名流的推动下,沙磁(坪)文化区的建设已取得相当成果,学校荟萃,工厂林立,名人云集,这块地方成为巴县最富庶的镇。再加上1939年5月发生的“五三、五四”大轰炸,造成炸死市民3991人、炸伤2287人、炸毁房屋4871间,市民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日军大轰炸三天之内,向市郊疏散的市民达到25万多人。这样划出龙隐等镇乡的方案再次提出,从巴县的角度来讲,自然不愿交出这块最富庶的地方,1939年月5月26日蒋介石视察了沙坪坝磁器口、小龙坎一带,6月14日发布手令“沙坪坝、磁器口、小龙坎等处,均应划归重庆市****”。这样划出沙坪坝地区大政就定下来了。但是巴县人不服。1939年8月16日沙磁区临时办事处成立,第二天巴县龙隐实验乡乡长吴攀高就到办事处的门前贴了一张布告,原文如下:
巴县龙隐乡乡公所布告      总字第133号
查市县划界问题,上峰现正考虑当中,各项原则,亦尚无明文规定,近以市府在辖乡小龙坎,设立临时办事处,致引起民众凝惑,不知何所是依。除分令外,合行布告,仰本乡民众,在市县界未划清以前,仍以县府命令是遵,不得稍涉疑惑。此布!
               中华民国28年8月   乡长吴攀高
布告把矛头指向沙磁区临时办事处和重庆市****,布告贴出后,当地的部分士绅又纠集民众数十人,把办事处的挂牌砸了、闹事。当时的办事处主任杨学渊向****贺国光报告:实验乡公所视委座手令及行政院指令如同弁髦,悖谬荒唐,莫此为甚。如不彻底解决,则政令不能推行,本处等于虚设。这个纠纷一直闹到行政院长孔祥熙和国防最高委员会那里,后虽经解决,但办事处也无所作为。一直到了1940年9月6日,国民****正式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划界才有了实质进展,9月28日始,****吴国桢命市警察局“接收新市区”,这样沙坪坝地区及南岸的马王、文峰、土桥乡的部份保、甲划入重庆。市****也给巴县一次性经济补偿。这样重庆和巴县的关系就基本确定了。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2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00:04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查看全部内容 登录 | 入驻经典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