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21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巫山县] 生态引领 巫山谋变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3-10-22 13:35 |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巫山城区(职教工业园区)。 资料图片
巫山小三峡红叶。 资料图片
(上接1版)
面对基层的种种困惑,刚刚赶回巫山县的何平,以最快速度召开了全县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并结合巫山实际,认真分析讨论五大功能区划分所带来的机遇。
何平说,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实质,是生态保护和发展并重,并非就是说“不准发展工业”,是要在保护好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而巫山因地理位置原因,并不适合发展传统工业经济。
除了传统工业外,巫山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丰富的森林资源,长江三峡、小三峡、小小三峡为代表的高质旅游资源,巴楚文化、神女文化和巫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这些都是巫山未来发展的比较优势所在。
怎样走生态涵养发展之路?巫山县结合自身实际以及生态涵养发展区定位,进一步深化了“生态立县”的基本方略,“两地两区一中心”的新的发展定位逐渐浮出水面。
——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走山水结合、文旅融合、水陆并进转型发展道路,力争“十二五”末建成5A级景区两个、4A级景区7个,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益达30亿—40亿元,加快过境游向目的地游的转变,把大小三峡打造成重庆六大精品景区之首。
——库区特色效益农业高地。立足“山、水、林”做文章,建设生态农业经济走廊,建设烤烟、柑橘、渔业等10类特色产业基地200万亩,打造全国优质烟叶基地县、晚熟柑橘基地县和全市生猪、山羊、土鸡养殖大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库区生态产业经济集聚区。走特色、集约、生态工业发展道路,对优势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围绕劳动密集加工、清洁能源、特色农林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矿产开发等五大产业,打造200亿级生态产业集群。
——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完善生态制度,力争到“十二五”末森林覆盖率达55%,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万元GDP能耗下降9个百分点,推动巫山呈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的良好局面,打造生态涵养发展区样本。
——渝东边贸物流中心。依托渝东门户和地处国家中西部结合点和长江中上游结合点的区位优势,加快推进高铁、机场、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长江黄金水道形成立体交通网络体系,配套完善物流园区、商圈建设,打造辐射渝鄂陕的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
明晰的定位,加上市里将在考核评价、重大项目布局等要素配置上的倾斜,让巫山干部群众信心倍增,干劲十足。
奋起直追 加速转型
在明晰定位后,巫山首先加快了国际知名旅游景区、生态产业经济体系、特色效益农业高地建设,力图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巫山小三峡、神龙架、三峡大坝——三个国家5A级景区,它们分处两个省市,它们之间直线距离均超过100公里,大山大河横隔其间……
就是这样三个原本“形同陌路”的地方,却将在明年7月走到一起,拉开渝鄂“金三角”环线旅游的序幕。届时,人们畅游三地,不仅路程大为缩短,还不用再走“回头路”。仅巫山小三峡,每年就可望新增游客3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亿元。
这其中,依山而建、长35公里的当九路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我市一条重要省级旅游出境干道,身处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区的巫山县为此投入了2亿元。
“这是巫山进一步做大旅游‘蛋糕’,建设国际知名旅游景区,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的一个缩影。”何平说,未来,巫山还将在着力实施“城市建设、景区品质、服务水平、文旅产品、宣传营销”五大提档升级工程上,加快大昌古镇、九龙谷、葱坪等景区建设,力争通过5年时间,形成星级景区集群,各类宾馆、酒店数量达到500家。
如火如荼的不仅仅是旅游景区的建设,利用巫山现有的生态资源,巫山生态产业经济体系也在不断地升级壮大中。
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投入40亿元,在巫山县红椿、大风口、界岭三个区域的风能发电厂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目前,已基本完成三地测风工作。未来三地总装机容量可达25万千瓦,年发电量将达4亿千瓦时,产值将达2.4亿元。
与之相同的,特色农产品加工、高技术矿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商贸物流业等生态产业也在迅速崛起,摒弃传统工业的巫山,逐渐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集约化的“五位一体”生态产业发展路子。预计到2016年,巫山将累计完成工业投入300亿元以上,发展企业2500家,实现工业产值300亿元以上,实现工业税收20亿元以上。
同时,巫山生态农业发展也全面发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方兴未艾。通过整合资金1.3亿元,巫山正着力建设烤烟、柑橘、中药材、渔业等10类特色产业基地200万亩,并内育外引黛溪老磨坊、神女药业等60家龙头企业,力图通过资源的转换,全力建设特色效益农业高地。力争到2017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25亿元以上。
深挖潜力 全域繁荣
在转型过程中,巫山大力推进山水港湾旅游新城、巴渝魅力美丽乡村建设,力求让生态环境成为一种生产力,让更多人共享生态发展成果
“朝云暮雨”缘于楚王与巫山神女的美丽故事,是巫山八景之一。2012年12月28日,总投资2.7亿元的朝云、暮雨两大公园同时开门迎客。
这两个公园一个依山,一个傍水,总面积达到1500多亩。通过公园内浮雕、宫殿等设施的打造,游客不仅可在此休闲娱乐,还可品味巫文化的悠久与厚重。
“立足生态,让生态环境也成为一种生产力,这是巫山未来实现跨越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何平表示,巫山正在全力建设山水港湾旅游新城,并将城市作为整个巫山旅游的“会客厅”,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以此为引领,巫山每年投入2亿—3亿元,提档升级高唐组团,并投入3亿元,加快朝云、暮雨、文峰、高唐四大主题公园提档升级,配套建设了停车场、公厕等市政设施,并加快推进早阳旅游新城建设,以及投资70亿元建设三峡国际度假区。目前,随着四大主题公园等大批项目的完工,承载着旅游窗口、旅游接待等诸多功能的县城,已成为巫山旅游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同时,巫山乡镇村落的面貌也在发生着巨变。巫山县每年整合资金2亿元,实施“十百万千”工程,坚持“一镇一图集一特色一风貌一方案”,打造10个现代化小城镇,建成100个农民新村、1000个文明院落、1万户巴渝新居,逐渐完善沿江沿河场镇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垃圾箱等配套设施,并建立清扫保洁和执法两支队伍。
目前,按照“建新村、盖新房、改旧房”和“沿路、沿江、沿河”重点打造的原则,以川东民居风格新建或改造农民聚居点,巫山正在重点推进大昌、官渡、庙宇、骡坪、福田、抱龙、龙溪、巫峡、红椿、邓家10个特色小城镇建设。目前已成功推行城镇垃圾袋装、分类收集处理,全县环境优美乡镇达到17个、生态示范户达到1000个、生态示范村达到100个、生态示范乡镇达到10个,为“巫山旅游全境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完善规划 建章立制
在发展过程中,巫山提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通过积极完善规划,建立生态体制机制,确保生态发展战略一以贯之
每年排出二氧化碳332吨、烟尘56吨、粉尘42吨……由于各项指标不达标,成立于2006年、位于巫峡镇平安村的巫山县小三峡水泥公司于2011年6月正式启动关闭机立窑生产线的相关程序,并将于本月底完成所有机器设备的拆除。
“进行落后产能的关停并转是表象,更为重要的是生态机制的建设和生态规划的制定。”何平介绍,目前,巫山已经建立完善了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包括建立绿色政务考评体系,出台《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责任分解表》、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等环保工作机制等。这些机制的建立,使巫山环境整治、落后产能淘汰、拒绝污染企业落地等工作成效显著,为全县生态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012年,巫山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城乡饮用水源水质全面达标,长江干流、境内5条支流水质长期保持在Ⅲ类以上。全面完成总量减排任务,生活污水处理厂(设施)数量增加7座,生活垃圾处理厂由1家增为3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5%,城镇垃圾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8%,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覆盖率达10%。森林覆盖率达52%。
“未来,在建设全国生态示范区的过程中,巫山将始终把生态机制的建立和生态发展规划的制定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以此来保障巫山以生态为引领的整个发展战略一以贯之。”何平说,目前,在规划方面,巫山县正在优化完善“十二五”发展规划,及早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完善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全县城镇建设发展规划。
在机制建设方面,巫山除了正在加紧制定全市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指标体系”外,还在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调整对乡镇(街道)、部门的考核指标和权重,确保与市里相关要求“无缝对接”;同时,完善特色产业优惠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安全评价规划,将其作为项目落地实施的首要条件。
预计到2016年,全县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力争成功创建库区生态文明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