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院士解读城镇发展规划:强化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武汉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打印本页]

作者: 山水城市    时间: 2014-1-22 15:48
标题: 院士解读城镇发展规划:强化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武汉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本帖最后由 山水城市 于 2014-1-22 16:38 编辑

院士解读城镇发展规划:需警惕大城市巨型化

2014年01月21日08:51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原标题:院士解读城镇发展规划:需警惕大城市巨型化


  现在主要问题在于,很多城市在编制自己的总体规划时比较主观

  随着2013年底zy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将在2014年开始新的实践。
  《瞭望东方周刊》日前就中国大城市、核心城镇群的发展问题,采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

  作为中国最好的规划专家,邹德慈在十多年来参加了首都总体规划、上海发展战略研讨等30多个重要科技咨询项目。在2013年中国工程院“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重大咨询项目中,他领衔主持了“城镇化发展的空间规划与合理布局”和“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总体战略与对策(综合报告)”等子课题的研究。

  邹德慈强调,中国城市必须实行清晰的分类发展原则,中国600多个建制市在这一轮新型城镇化浪潮中都应该拥有不同的角色和地位。即使大城市,也并非都要像“北上广”一样成为巨型城市。


  大型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相互影响

  《瞭望东方周刊》:说到城镇化问题,中国最好的榜样恐怕就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城市圈,您如何评价这三个区域?
  邹德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我国规模最大、位置最重要的三个城镇群。其中,无论是地域范围,还是所包含的城市、人口数量,长三角是最大的一个。总的来说,长三角城镇群既包括常规意义上的上海、江苏、浙江,也包括后来增加的安徽。
  目前,从zy到地方以及整个社会都非常看重这三个大的城镇群。这三个城镇群以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22.8%的总人口和37.5%的经济总量,人们就断定城镇群的发展形式较好。可是,三大城镇群较大的规模与效益,也说明现在全国城镇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这三个城镇群各具特点。比如,珠三角面积比长三角小很多,珠三角最核心的部分只有1万平方公里左右,所谓“大珠三角”也只有4万平方公里左右,而长三角则有十几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所以,珠三角发展中要非常注意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等尺度的问题,而一般人思考问题,常常离开尺度。
  珠三角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紧连港澳。考虑珠三角城镇群问题,一定要把港澳囊括进来。要正视香港的带动作用。这是珠三角与长三角、京津冀的不同之处,也是珠三角的特点,是珠三角的优势。

  《瞭望东方周刊》:在这三个区域内,中心城市对周边的影响是什么样的?
  邹德慈:在京津冀地区,北京、天津之间有一定的辐射和吸引,但没有充分发挥优势互补。京津距离较近,但两个城市的职能、在国家的地位上有很大差异。北京是国家的首都,是全国****中心的地位毋庸置疑,同时也是科技、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天津是北方重要的沿海通商口岸,是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但在发展过程中,天津与北京有一定的竞争和矛盾。
  河北,各方面都在为北京、天津服务,产生着一种“虹吸”作用,长期以来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近几年,河北在自己的发展战略中,已经认识到如何更好地处理与京津的关系,现在尽量利用北京,着力发展环首都经济圈。从北面的张家口,到东面的唐山、秦皇岛、廊坊“北三县”之称的三河、大厂、香河,一直到北京南面的固安、涿州等地,都在尽量利用北京给予的区位优势发展自己的经济。
  同样,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江苏、浙江,还延伸到安徽省的皖江经济带。
  珠三角是以广州为龙头,连接香港、澳门,辐射两广、海南。不过,紧邻广州的东莞、佛山等地很好地发展起来了,但是粤北、粤西等地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我们要正确认识到,现在城镇群对周边的辐射影响也有“虹吸”作用,抑制周边地区的发展,甚至更为复杂的互动影响关系,尤其是大城市对周边的影响。比如,全国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前50位的城市,它们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影响各不相同,有些是起积极带动作用,有些则是抑制了周边的发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城镇群发展存在体制性障碍
  《瞭望东方周刊》:说到中心城市对周边的负面影响,恐怕京津冀地区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您对这个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有何建议?
  邹德慈:首先,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城镇群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强化其对周边区域和“三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自主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引领国家发展方式转型,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同时,要认识到中心城市过度集聚、区域一体化程度不足、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京津冀与其他地区联动发展的突出问题。
  我们要以首都新机场建设为契机,打造京津冀产业协作区,启动首都经济圈建设;严格控制北京建设用地增长边界,逐步引导首都职能区域化,强化首都南部地区发展,构筑面向区域的空间格局。继续强化天津滨海新区的产业引领作用,依托“双城双港”空间格局,构建辐射带动内陆地区发展的产业体系和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河北环京津区域城镇发展,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整体上形成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产业分工体系。
  要推进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在京津外围地区特别是首都机场、新机场地区构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打造面向区域的多交通方式紧密衔接的综合节点。推动城镇群、都市区内部轨道设施建设,完善一体化发展的设施支撑。
  并且,还要做好区域生态共育、环境共建。统筹考虑区域对水资源的不同保障需求,共建区域性调蓄水库等重大设施。逐步完善区域生态保障,合理构建补偿机制,实现生态脆弱地区的资源共同保护与生态条件改善。重点健全北京与河北、内蒙古等地区的区域生态保育补偿机制,构筑首都经济圈生态安全格局,并加强对环首都贫困地区的发展扶持,提升欠发达地区发展水平。

  《瞭望东方周刊》:在三大城市圈以外,近年来成渝城镇群、长江中游城镇群等都得到了很大关注,对于所有这些重要的城镇群,您认为它们下一步发展的障碍是什么?
  邹德慈:把四川、重庆合成一个“成渝城镇群”,显然看到了二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现在看来,成渝城镇群的发展还有不小的障碍,主要是在行政体制上割裂,两省市不能协同发展。
  另外,还有其他壁垒需要突破,比如人的因素,ld的因素。双方的ld者作为决策者,对自己省区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成渝、长江中游城镇群,包括三大城市圈,都是按照经济、交通、社会联系,基本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分割。比如京津冀地区的燕郊紧邻北京,一条潮白河把北京、河北分开,由于行政体制的不同,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为明显的体现在房价上,燕郊的房价与北京有很大的落差。这种行政体制上的割裂问题是一个共性的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协调。
  我认为,城镇群当前的发展,需要统一的协调机制,只有较好的协调机制,才能解决城镇群内部各城市、区域之间的协作与联系,发挥它们的优势,避免出现恶性竞争与矛盾。
  目前来看,还没有形成较好的协调机制。跨省的区域协调必须由国家出面。譬如,珠三角虽然都在广东省,但国家也要把港澳包含在珠三角城市群里面,这是广东省不能协调的。
  只要大家形成共识,不同区域之间的行政割裂问题是可以协调的。关键是需要一个机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目前还不明朗。
  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已经提到国家层面高度。说到底,需要有一个具有统一协调能力的机构,要协调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我相信zy已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也会逐步解决。
  当前,对于城镇群、区域一体化发展来讲,快速发展的高铁交通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事情。


  

作者: 山水城市    时间: 2014-1-22 15:48
本帖最后由 山水城市 于 2014-1-22 15:50 编辑

不能都追赶大城市
  《瞭望东方周刊》:三大城市圈,加上成渝、长江中游,您对这五大核心城镇群这一步发展有何建议?

  邹德慈:五大核心城镇群,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的核心区域,是引领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是最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当前核心任务是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能力。

  若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推进“巨型城市”---一般是指人口规模超过800万至1000万的特大城市---的职能提升和空间格局优化,强化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广州、武汉等城市的国际化职能发展,提升其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构建面向区域的开放性空间布局,推动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人口疏解,避免过度集聚发展导致的“城市病”。

  需要建立城镇群内部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内城市产业协作,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镇群内部差距,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应该积极探索这类地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减少工矿建设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适当扩大服务业、交通、城市居住、公共设施空间,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控制城市蔓延扩张、工业遍地开花和开发区过度分散,促进城市集约紧凑发展。
  要按照省内外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平等原则,积极推进城镇群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市民化,尽量避免发生进城务工人员区域歧视现象。
  此外,应该建立以生态环境为核心的城镇群生态保护机制,具体包括制定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管理法规,建立区域排放总量控制与市场交易机制,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完善平等和高效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瞭望东方周刊》:在上述五大城市圈之外,您如何判断其他中型城市发展的前景?
  邹德慈:这次我们提出了“5611”的重要城镇化地区空间布局规划,就是按照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优化提升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等5个大核心城镇群,积极发展海峡西岸、海南、天山北坡、哈长、滇中、藏中南等6个战略支点地区,重点培育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关中—天水、北部湾、黔中、太原、呼包鄂榆、宁夏沿黄、兰州—西宁、淮海等11个城镇化重点地区。

  在5大城镇群之外,要积极发展这6个战略支点地区。当前我国已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外来投资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围到核心、从配合讨论到参与决策的重大变化,对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城镇化空间布局应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以门户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为引领,加快国家沿海沿边等地区开发开放,积极开展跨界和跨境合作,提升国家的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双边、多边、次区域开放合作,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体系。

  另外,还要重点培育11个区域城镇化重点地区。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集聚发展为重点,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和人口吸引能力,强化其对于各省区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带动作用。

  但是,我们需要转变观念,不要认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就是追赶大城市,这种老的观念是错误的。城市是否重要在于它的职能,而不是大小。譬如昆明,它只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中心城市,它没有必要去追赶上海、广州,没必要和上海、广州比大小。

  再如新J边境城镇阿拉山口,它只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边境口岸城镇,没必要追赶其他大城市,它的职能就是在西部连接中亚的中转枢纽,没有其他的经济职能。

  所谓的“5611”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是目前在国家城镇化大的构架下,形成“5611”这个局面。同时,在“5611”的大格局中,不要简单地相互攀比,这会造成负面作用,地方城市ld人要摆正心态。

  城市巨型化倾向值得警惕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再回过头说这些中心城市,您觉得它们在下一步发展中是否存在严峻挑战?
  邹德慈:在接下来的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发展规划中,要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构建国家中心城市体系。
  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发展迅速,是当前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引领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核心载体,但城市巨型化的倾向值得警惕。以4个直辖市、重要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市为代表,一些中心城市正在朝向巨型城市发展,如果按照各地上报******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我国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则多达16个。
  城市的巨型化发展,往往伴随资源能源高度紧张、城市空间“摊大饼”蔓延、交通拥堵、大气污染严重、宜居水平低下、社会矛盾紧张等突出问题,需要从zf的角度加以规划引导和调控,加快发展转型,由全面吸引集聚资源转向区域协调与带动。

  要推动特大城市智能升级,调整和优化空间结构,培育国家中心城市体系。强化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城市高端职能提升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其在世界城市体系的地位,引领和组织国家城镇格局的有序变迁。
  同时,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长边界,倒逼特大城市转型发展,避免城镇空间无序蔓延。划定现状存量建设用地更新,以城中村、城边村、棚户区、低效工业用地为重点,创新存量土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更新改造模式,推动存量建设用地更新升级。

  现在主要问题在于,很多城市在编制自己的总体规划时比较主观,只考虑当前发展与增长,不考虑大局与未来。很多地方圈地修建新城,很少考虑土地、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目前,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在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
  现在,地方zf搞“土地财政”,靠卖地的钱进行城市建设,卖地难以为继,就向银行借钱。现在,地方zf债务累积非常严重。这个问题在最近出台的改革政策中已看到逐步解决的前景。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应该解决,不仅需要钱,也需要时间,只有这样,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

  现在,zy召开了城镇化工作会议,有些问题讲得已经非常明确,地方zf在城镇化方面的认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新一轮的城镇化过程中,地方zf做规划时要和zy保持一致,较好地落实zy的决策。

  在我看来,最近不太健康的城市发展劲头依然存在。有的大城市,为了城市建设,向银行大量借款,高利息的巨额贷款达到惊人的地步。
  所以,zy提出来的新型城镇化方略,大家都需要好好学习,也包括我自己。要联系实际,好好学习领会。不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一种借口和口号。

作者: 险峰    时间: 2014-1-22 15:53

作者: 山水城市    时间: 2014-1-22 15:58
成渝城市群是个伪命题,其实根本不可能形成,真正可能的是重庆城市群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才是正道。
作者: 山水城市    时间: 2014-1-22 15:58
成渝城市群是个伪命题,其实根本不可能形成,真正可能的是重庆城市群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才是正道。
作者: dragking    时间: 2014-1-22 16:05
珠三角面积比长三角小很多,珠三角最核心的部分只有1万平方公里左右,所谓“大珠三角”也只有4万平方公里左右。

重庆1圈就是2万多平方公里!!
自成城市群足够大了!!

成都搞他们的成得绵眉乐地震带群去。
作者: chinaxiancq    时间: 2014-1-22 16:15

重庆 起点要高,即使渝蓉城市群也要以国家中心城市重庆为中心。
作者: just崽儿    时间: 2014-1-22 16:16
武汉 还是被硬提进来,这就是专家的私心了。
作者: psp2003    时间: 2014-1-22 16:17
本帖最后由 psp2003 于 2014-1-22 16:21 编辑

重庆周围这么多省市
为何偏要和四川纠缠?

中国这么多接壤的国家
是不是中国非要抱着其中一个不放?
重庆的官太多老四川和重庆本地TH
希望能轮转交流多一点的中高层
和军队一样 要换防啊
最好是原则上gy要多异地为官 加强流动性,
和更多不同的省市展开合作交流
不要一天就盯到四川 贵州


作者: 千里广大    时间: 2014-1-22 16:21
昆明,它只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中心城市,它没有必要去追赶上海、广州,没必要和上海、广州比大小
————————————
这句话很明显了,昆明、成都、贵阳作为西南的重要中心城市,没必要如全国五大中心城市一样建设。
这次,武汉有进入全国中心城市的节奏,主要是从区域空间来考虑,中部地区需要有一个全国中心城市
作者: 山水城市    时间: 2014-1-22 16:22
just崽儿 发表于 2014-1-22 16:16
武汉 还是被硬提进来,这就是专家的私心了。

也不完全是专家私心,武汉的历史排名 和地理区位 工业实力 交通条件 水资源都不弱,而且也获得了高层支持。
作者: psp2003    时间: 2014-1-22 16:23
博弈中 武汉和重庆相似
这么久了 在本地域中 有人不服
作者: 千里广大    时间: 2014-1-22 16:31
本帖最后由 千里广大 于 2014-1-22 16:33 编辑
just崽儿 发表于 2014-1-22 16:16
武汉 还是被硬提进来,这就是专家的私心了。


这是为防止出现“中部塌陷”而考虑的,武汉具有的五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的命运,可惜为政者一直没有用心建设好武汉
作者: 山水城市    时间: 2014-1-22 16:33
dragking 发表于 2014-1-22 16:05
珠三角面积比长三角小很多,珠三角最核心的部分只有1万平方公里左右,所谓“大珠三角”也只有4万平方公里左 ...

确实,美国最大的城市群--大纽约城市圈,也是两万平方公里承载2000万人口,这个就是大重庆城市圈的目标
作者: 天府四川    时间: 2014-1-22 16:51
哄娃二不哭,武汉有可能,另一个论人口增长、都市区固投总额每年少上千亿,无一大区机构落户,铁路和高速公路等级、未来机场规模都在成都之下、高教科研、电子商务、金融存贷等大不如成都我看你怎么成为成都之上的中心?回归西南就是副中心!
就如当年说的全国五大铁路枢纽,回到现实铁路等级和投资大不如武汉、西安、成都、贵阳,你还相信它是全国五大铁路枢纽不?
作者: 天府四川    时间: 2014-1-22 16:52
注定与当年全国五大铁路枢纽一样的结果!
作者: 天府四川    时间: 2014-1-22 16:52
注定与当年全国五大铁路枢纽一样的结果!
作者: 山水城市    时间: 2014-1-22 17:00
我喜欢看蓉娃跳脚
作者: 千里广大    时间: 2014-1-22 17:08
山水城市 发表于 2014-1-22 16:33
确实,美国最大的城市群--大纽约城市圈,也是两万平方公里承载2000万人口,这个就是大重庆城市圈的目标

够呛,纽约临海,东京也是,环境资源承载能力比内陆城市强。
作者: cqtlb    时间: 2014-1-22 17:09
HS肯定要说,国家中心城市没有龟城,肯定不作数!!!
作者: 天府四川    时间: 2014-1-22 17:09
山水城市 发表于 2014-1-22 17:00
我喜欢看蓉娃跳脚

你是不看结果,喜欢看定位、看规划,乐意当精神领袖。这个与实际是两回事,我是看结果。全国七大地区铁路监管局西部占三个,某地一个也没有你相信它是五大中心?铁路等级西部偏低你也认为这就是全国五大铁路枢纽?
作者: 山水城市    时间: 2014-1-22 17:10
千里广大 发表于 2014-1-22 17:08
够呛,纽约临海,东京也是,环境资源承载能力比内陆城市强。

海水又不能饮用,只是可以发展外贸。

重庆水资源其实是足够的。
作者: tangyong1118    时间: 2014-1-22 17:10
just崽儿 发表于 2014-1-22 16:16
武汉 还是被硬提进来,这就是专家的私心了。

武汉鸟那素质,本人不看好这城市。
作者: chinaxiancq    时间: 2014-1-22 17:16

恩,西部也只有重庆才能承受巨大的城市的水资源,环境压力。

水资源,是重庆的红利,因为发展巨型城市的必要先决条件
作者: chnyue的继父    时间: 2014-1-22 17:33
dragking 发表于 2014-1-22 16:05
珠三角面积比长三角小很多,珠三角最核心的部分只有1万平方公里左右,所谓“大珠三角”也只有4万平方公里左 ...

成德绵眉乐地震经济带
作者: 切·格瓦拉    时间: 2014-1-22 17:34
还譬如成都,它只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中心城市,它没有必要去追赶上海、广州、重庆,没必要和上海、广州、重庆比大小。

作者: wamn    时间: 2014-1-22 17:37
山水城市 发表于 2014-1-22 15:48
不能都追赶大城市   《瞭望东方周刊》:三大城市圈,加上成渝、长江中游,您对这五大核心城镇群这一步发 ...

武汉不是国家中心城市。记者有误。
作者: 天府四川    时间: 2014-1-22 17:43
切·格瓦拉 发表于 2014-1-22 17:34
还譬如成都,它只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中心城市,它没有必要去追赶上海、广州、重庆,没必要和上海、广 ...

这些都是曾经的故事,现在与成都比建成区大小?送你四个字:自不量力!来成都走走,自我衡量一下、感受一下实际建成区面积。
作者: tangyong1118    时间: 2014-1-22 17:48
天府四川 发表于 2014-1-22 17:43
这些都是曾经的故事,现在与成都比建成区大小?送你四个字:自不量力!来成都走走,自我衡量一下、感受一 ...

玩这么久了,还停留在幼儿园水平,哎。
作者: 天府四川    时间: 2014-1-22 17:54
tangyong1118 发表于 2014-1-22 17:48
玩这么久了,还停留在幼儿园水平,哎。

看清楚我说的是实际,你说的是认定5000平方公里之内。一虚一实,自把分寸。实际建成区是一个城市能成为中心的首要条件,先不说这些,自己到成都东西南北直径50公里左右的建成内走走,看看规划,你会望洋兴叹。这一区域面积比5473平方公里小,但人口多出数百万。
作者: 千里广大    时间: 2014-1-22 17:55
本帖最后由 千里广大 于 2014-1-22 17:57 编辑
山水城市 发表于 2014-1-22 17:10
海水又不能饮用,只是可以发展外贸。

重庆水资源其实是足够的。


我说的是排污净化能力。水资源重庆不是问题
作者: tangyong1118    时间: 2014-1-22 17:57
天府四川 发表于 2014-1-22 17:54
看清楚我说的是实际,你说的是认定5000平方公里之内。一虚一实,自把分寸。实际建成区是一个城市能成为中 ...

之所以停留在幼儿园水平,看来不假。
作者: chnyue的继父    时间: 2014-1-22 18:00
天府四川 发表于 2014-1-22 17:54
看清楚我说的是实际,你说的是认定5000平方公里之内。一虚一实,自把分寸。实际建成区是一个城市能成为中 ...

现在国家已经要求震都城市范围仅仅限于三环以内,震都三环以外的房屋必须全部在3年内完成拆违还耕或退耕还林。
作者: howster    时间: 2014-1-22 18:26
成都靠媒体炒作所谓“第四城”的说法只能是白日做梦,滑稽可笑!




一个城市的地位及未来发展的前景是由其历史,区位,经济实力,更重要是国家意志所决定的,而非地方zf更不用说民间炒作来确定!重庆历史上一直是西部最大工商业城市,又是西部唯一通江达海特大城市,幅域辽阔,地资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其发展前景在西部无任何城市可以比拟,更何况重庆是中西部唯一直辖市,也是国家定位的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加之如今更加雄厚的综合性工业实力和水陆空综合枢纽地位,所有这些决定了重庆将永远是西部之王,成都这个喝重庆血长大的城市,由于其地处地震带边缘,加之水资源相对匮乏,以及国家严格控制的耕地保护政策,不可能任其发展,成都永远只能安居四川中心,西南重要中心城市之一的国家定位。任何非份的,一相情愿的,靠媒体炒作什么“第四城”的说法都是白日做梦,滑稽可笑!


作者: howster    时间: 2014-1-22 18:27
重庆的发展优势

重庆主城及拓展区域以丘陵地貌为主,优质农耕地相对较少,这就为重庆主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在现代化施工手段普遍使用的今天,变丘陵甚至山地为平原早已成为极其寻常的工程, 重庆周边许多丘陵地带很容易铲为平地,两江新区近三年的建设实践就是明证!重庆的地貌特征使得重庆既容易获得国家支持开发建设又不违背国家对农用良田所实施的严格保护政策,因而使重庆获得了中国任何大城市难以比拟发展空间。事实上,正是重庆利用了这个独特地理优势,zf才可能储备大量土地,每年为城市发展,包括房地产提供了充分土地,维持了重庆在全国特大城市中有较低房价的发展优势!

作者: flybird633    时间: 2014-1-22 18:57
psp2003 发表于 2014-1-22 16:17
重庆周围这么多省市
为何偏要和四川纠缠?

四川是重庆的腹地,是肯定不会放弃的
作者: flybird633    时间: 2014-1-22 18:58
天府四川 发表于 2014-1-22 16:51
哄娃二不哭,武汉有可能,另一个论人口增长、都市区固投总额每年少上千亿,无一大区机构落户,铁路和高速公 ...

含金量连重庆直辖市的毛都赶不上
作者: flybird633    时间: 2014-1-22 18:58
天府四川 发表于 2014-1-22 17:43
这些都是曾经的故事,现在与成都比建成区大小?送你四个字:自不量力!来成都走走,自我衡量一下、感受一 ...

公交车都开不出去,恐怕一般老百姓的感受也是小,呵呵
作者: just崽儿    时间: 2014-1-22 19:00
just崽儿 发表于 2014-1-22 16:16
武汉 还是被硬提进来,这就是专家的私心了。

    天津能成为中心城市,更多是经济基础因素,而非地理位置。 相比而言,武汉地理位置不比重庆、郑州好,经济实力、****地位也不突出,所以说,“国家中心城市”牵强。
作者: *******    时间: 2014-1-22 19:02
本帖最后由 ******* 于 2014-1-22 19:24 编辑
天府四川 发表于 2014-1-22 17:43
这些都是曾经的故事,现在与成都比建成区大小?送你四个字:自不量力!来成都走走,自我衡量一下、感受一 ...


没得办法,蓉狗天生残疾腿短,步子跨大点都要撕到胯,扯破屄。同样一段路,蓉狗是要多爬几步,让你觉得距离长,面积大,屄都绷酸了,很正常。实际嘛,每年国家统计局都有数据,专家们没兴趣看你绷得流屄血,闻你的胯臭!
作者: just崽儿    时间: 2014-1-22 19:03
千里广大 发表于 2014-1-22 16:31
这是为防止出现“中部塌陷”而考虑的,武汉具有的五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的命运,可惜为政者一直没 ...

“为政者”这一因素不是偶然的,重庆之所以为为政者精心打造,那也是先有战略地位和****地位,后有治市强人空降的。 这是有因果的。 所以武汉的现状也是合理的。
作者: 1987zl    时间: 2014-1-22 19:48
天府四川 发表于 2014-1-22 17:09
你是不看结果,喜欢看定位、看规划,乐意当精神领袖。这个与实际是两回事,我是看结果。全国七大地区铁路 ...

你他妈的就是犯贱!你厚颜无耻的大谈规划还少了么?重庆网友说规划就是当精神领袖?你为了证明厕都是铁路枢纽你就扯进你到死都不见得建成的所谓的川藏、西(宁)成等进来证明,你说你算什么东西?前次有贴子重庆网友说未来你说相信未来是可笑的,你那规划又算啥子东西,你是说不过今天就说明天,说不过明天就说未来,你就是个十足的贱人!
作者: 小尸多    时间: 2014-1-22 19:57

作者: xjdcd    时间: 2014-1-22 20:17
天府四川 发表于 2014-1-22 17:43
这些都是曾经的故事,现在与成都比建成区大小?送你四个字:自不量力!来成都走走,自我衡量一下、感受一 ...

肯定撒,蓉县肯定比你屋乡坝头大撒,光蓉县的村西路就有你们村那么长
作者: 1175978905    时间: 2014-1-22 20:40
隔壁没挤进来就行了
作者: 523928762    时间: 2014-1-22 21:20
呵呵,此帖又成为口水帖。。。HS两句话离不开哪些N年前的话,天天说这些有毛用。自己多挣些钱才是王道,包包头寒酸的很还一天说自己城市多NB,别个城市怎么样都是不行。。。意思何在???
作者: 天府四川    时间: 2014-1-22 21:47
1987zl 发表于 2014-1-22 19:48
你他妈的就是犯贱!你厚颜无耻的大谈规划还少了么?重庆网友说规划就是当精神领袖?你为了证明厕都是铁路 ...

胎神不想想还有砖家说亚洲首都你也相信?规划五大铁路枢纽看看有几条客运专线?有几条无砟轨道?与周边城市比较一下铁路等级?客运量才占蓉汉西多少?已经在全国各城市排名20位开外,五大从何而来?你一天只晓得精神上的满足而无实际的领先,甚至还显落后,这难道是你这种低能儿追求的空中楼阁全国五大铁路枢纽?
作者: 1987zl    时间: 2014-1-22 22:59
本帖最后由 1987zl 于 2014-1-22 23:07 编辑
天府四川 发表于 2014-1-22 21:47
胎神不想想还有砖家说亚洲首都你也相信?规划五大铁路枢纽看看有几条客运专线?有几条无砟轨道?与周边城 ...


你个傻逼,老子给你说东你说西,你还真他妈的是个贱人。至于说到铁路的等级至少看清楚至少是现在重庆就好过你厕都,我来告诉你是为啥子,龟局最好的机车都在重庆就说明了一切,说到以后那就不会是一成不变的。
作者: 蓝天    时间: 2014-1-22 23:05
全国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前50位的城市,它们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影响各不相同,有些----,有些则是抑制了周边的发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说的就是成都吸血鬼!
作者: 渝州棠城    时间: 2014-1-22 23:15
勒个天府四川真的是个哈批龟
作者: 西域狂风    时间: 2014-1-22 23:15
天府四川 发表于 2014-1-22 21:47
胎神不想想还有砖家说亚洲首都你也相信?规划五大铁路枢纽看看有几条客运专线?有几条无砟轨道?与周边城 ...

胎神不想想还有砖家说东方巴黎四倍纽约你也相信?规划的二机场看看有几台挖土机施工?有几个工人在平场?与周边城市比较一下客流增长?增长率才占昆明重庆西安多少?已经在全国十大机场排名倒数,航空第四城从何而来?你一天只晓得精神上的满足而无实际的领先,甚至还显落后,这难道是你这种低能儿追求的空中楼阁全国航空第四城?
作者: 关心发展    时间: 2014-1-22 23:29
武汉进来,沈阳也可以进入
作者: 长江~    时间: 2014-1-22 23:29

作者: xjdcd    时间: 2014-1-23 02:51
天府四川 发表于 2014-1-22 21:47
胎神不想想还有砖家说亚洲首都你也相信?规划五大铁路枢纽看看有几条客运专线?有几条无砟轨道?与周边城 ...

胎神不想想还有砖家说成都水港你也相信?规划的成都乐山港看看有哪条船开到了扯都?莫非是腐烂河沟边栽的那条克莱梦批索号水泥旱船?与全国城市比较一下,还有那个地方有蓉县喜剧?你一天只晓得自抠、神吹,水港船船从何而来?这难道是你这种低能儿追求的空中楼阁扯都水港?
作者: 长江村    时间: 2014-1-23 08:25
成都一直以西南老大自居已成习惯,享受着长期靠其治下供养而养尊处优,所以当重庆直辖而不是成都直辖就让成都憋气。
为了快速所谓经济崛起,争加在国家序列里的地位,于是大迁四川周围{包括直辖前的重庆}的大型国企~~所有这一切都纯粹是为了显示国家给重庆直辖是错误的。
的确,历史上重庆和成都都弄不到一块,个中原因除了文化差异还有城市积淀的差异。成都人犹如北京人,都有皇城根下高人一等之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会说会侃做就有点那个了~~重庆,高山流水练就了重庆人的腰腹腿,在不断征服的上坡路上,拿下急流险滩,会走会做而侃就有点那个了~~
重庆成都是一对冤家。
这对冤家必须学会互为取长补短,不然都只会为他人做嫁衣~
作者: zgcp008    时间: 2014-1-23 09:20
这样应该比较合理
作者: howster    时间: 2014-1-23 09:24
长江村 发表于 2014-1-23 08:25
成都一直以西南老大自居已成习惯,享受着长期靠其治下供养而养尊处优,所以当重庆直辖而不是成都直辖就让成 ...

重庆和成都近代发展史简要介绍

自从1895年开埠以来,重庆就是西南经济中心,这个中心地位从未旁落,即使当年沦为四川省辖市也未让成都染指,上世纪90年代初四川出版的《四川省情》一书就赫然写明重庆是西南地区经济中心,成都的所谓的三中心两枢纽纯粹是成都自己YY,国家对成都的批复就是“四川省会、西南重要中心城市”。

不是靠几个计划经济年代从重庆搬迁过去的机构就叫中心,中心地位靠的是实力,难道当年重庆是西部经济中心,一纸命令把几个zf机构搬到成都,成都立刻就成中心了?如果把成都的大区机构搬到某川内城市,成都立刻就不是四川经济中心了?

当年重庆和成都在四川的地位就像上海和北京在中国的地位,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难道国家机构在北京,北京就成经济中心了?不可否认,中国特色的计划经济大区机构和省会地位为成都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让成都从一个几十万人的县城迅速发展成现在规模的大城市,但中心的形成有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长达几十上百年,即使是在1996年重庆直辖前,成都想要挑战重庆的中心地位也还不够资格,当时的四川官方材料都认可重庆是西南经济中心,四川应虚心向重庆学习,成都要补工业化的课。

此外,重庆的行政级别也历来高于成都。历史上,重庆就是直辖市(1938--1954),而同时期成都一直是地级市。

虽然在1954--1983,重庆直辖市地位失去,但除wg和58-64年期间外,重庆一直是计划单列市,干部按省级配备。

wg后,重庆于1983在全国第一个恢复计划单列市地位,并拥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此后zy又首先明确重庆的副省级行政地位(同时确定副省级的城市全国当时只有几个,它们基本都属于50年代的全国8大城市之列)。

而成都无论是作为计划单列市或是确定副省级地位,至少都比重庆差不多晚了10年左右。

至于1997年重庆恢复为直辖市的事实就不在此多说了,当然重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承担起百万移民和原四川省建国后几十年都不投资的原四川最贫困地区--川东南和川东北的扶贫任务。重庆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对国家,特别是对西南地区发展做贡献的历史,而成都过去和现在都一直在吸全川人民的血,可以说对四川其它地方的经济发展基本没有贡献。

作者: 心如白云    时间: 2014-1-23 09:37
不要再说啥子成渝城市群这样的梦话了,根本不可能建成这样的城市群,不信就走着瞧。西南就是国家中心城市重庆,以后可以说“重庆大都市圈”,支持武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它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决定,具有支撑中部地区的潜力,也是国家战略的需要。
作者: 心如白云    时间: 2014-1-23 09:48
天府四川 发表于 2014-1-22 16:51
哄娃二不哭,武汉有可能,另一个论人口增长、都市区固投总额每年少上千亿,无一大区机构落户,铁路和高速公 ...

我就始终搞不明白呢,你能给个合理的解释么?重庆像你说的这么不堪,成都如你说的那么牛逼,为啥子国家也好还是专家也好,怎么都说重庆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而提都不提一下说也要把成都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呢?你不会说专家都是sb、国家那些ld人都是笨蛋吧?
作者: 烛音    时间: 2014-1-23 09:54
有武汉,没有沈阳西安,也没有成都,
对这几个城市来说确实是个打击。
作者: 江边的石头房子    时间: 2014-1-23 10:05
武汉 沈阳都有可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地域优势。
作者: 长江村    时间: 2014-1-23 10:05
长江村 发表于 2014-1-23 08:25
成都一直以西南老大自居已成习惯,享受着长期靠其治下供养而养尊处优,所以当重庆直辖而不是成都直辖就让成 ...

成都天府新区喊了那么久,结果成都周边的重庆兰州贵州陕西都批了,为啥把成都放着一直不批?
一是可能因为成都把自己弄成省了,把四川变成市了{成都的家底是靠搜刮而来},二是靠吹靠腐败招商引资{没见天府成了天腐}。
作者: 大爱渝都    时间: 2014-1-23 10:13
天府四川 发表于 2014-1-22 17:43
这些都是曾经的故事,现在与成都比建成区大小?送你四个字:自不量力!来成都走走,自我衡量一下、感受一 ...

呵呵,又不是没去过你那边,实际上边城的三环只相当于重庆的内环,不晓得你哪来的底气!难道在茶馆又自淫了一回!
作者: 长江村    时间: 2014-1-23 10:26
长江村 发表于 2014-1-23 10:05
成都天府新区喊了那么久,结果成都周边的重庆兰州贵州陕西都批了,为啥把成都放着一直不批?
一是可能因 ...

成都,给我的感觉就不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城市。
作者: 心如白云    时间: 2014-1-23 10:27
大爱渝都 发表于 2014-1-23 10:13
呵呵,又不是没去过你那边,实际上边城的三环只相当于重庆的内环,不晓得你哪来的底气!难道在茶馆又自淫 ...

还别说哈,我去年开车去成都,专门从天府广场开车沿着蜀都大道往三环开,结果到东三环只有5.95公里
作者: 幸福Angus66    时间: 2014-1-23 10:49
新华社周三报道,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后,中国各地涌现申报自贸区热潮,目前已有12个地方自贸区获得中国zyzf批复。

知情人士告诉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Economic Information Daily)称,天津市和广东省已经获批成立自贸区,但并未透露其他10个自贸区的信息。

知情人士称,在获得******批复后,相关zy部委将开始对提出申请的自贸区进行联合调研,并就具体方案进行反覆论证和沟通修改,这一过程可能持续一年多时间。

知情人士称,目前天津和广东已经完成调研,而其余10个自贸区刚开始进入调研阶段。

浙江、山东、辽宁、河南、福建、四川、广西、云南等省以及苏州、无锡和合肥等城市曾表示申报自贸区是2014年zf的重点工作。

知情人士称,中国对设立自贸区没有数量限制和时间要求,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设立。


作者: jcwd520    时间: 2014-1-23 11:09
龟市除了一天YY它所谓的大区机构,我还真不知道龟市还有什么东西值得炫耀。
作者: 新逍遥    时间: 2014-1-23 12:44
要推动特大城市智能升级,调整和优化空间结构,培育国家中心城市体系。强化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城市高端职能提升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其在世界城市体系的地位,引领和组织国家城镇格局的有序变迁。
作者: 重庆的天空    时间: 2014-1-23 13:00

作者: 我爱綦城    时间: 2014-1-23 13:45
前段时间去了趟武汉,感觉像大乡场,城市环境糟糕,管理也混乱
作者: canghai    时间: 2014-1-23 14:05
:25t:25t:25t:25t
作者: lovexiaowei5227    时间: 2014-1-23 16:39
城市的巨型化发展,往往伴随资源能源高度紧张、城市空间“摊大饼”蔓延、交通拥堵、大气污染严重、宜居水平低下、社会矛盾紧张等突出问题,需要从zf的角度加以规划引导和调控,加快发展转型,由全面吸引集聚资源转向区域协调与带动。

作者: lovexiaowei5227    时间: 2014-1-23 16:40
要推动特大城市智能升级,调整和优化空间结构,培育国家中心城市体系。强化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城市高端职能提升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其在世界城市体系的地位,引领和组织国家城镇格局的有序变迁。
作者: lovexiaowei5227    时间: 2014-1-23 16:53
全国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前50位的城市,它们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影响各不相同,有些----,有些则是抑制了周边的发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者: lovexiaowei5227    时间: 2014-1-23 16:58
支持武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它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决定,具有支撑中部地区的潜力,也是国家战略的需要。
作者: yeyong74    时间: 2014-1-25 22:58
如果没有了“天府四川”这个活宝,我们这个论坛会失去太多的精彩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