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8012|回复: 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谏言重庆] 作为外地人瞎牢骚两句:其实重庆很需要文化载体和文化包装。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6-6 2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本帖最后由 18号木匠 于 2013-6-6 23:00 编辑

         在重庆生活了好多年了,进入这个论坛也有一段时间了。对这个城市也越来越热爱,越来越不舍。重庆对于我来说,更像一个心灵的家,重庆这个城市,是一个方便化、生活化、同时还有一些特征化的城市。所以在这里生活得越久越喜欢这里。不过与此同时,我要吐槽的是,重庆城市本身的文化载体的选择和文化包装还远远不够,所以,对于一个游客,或是一个刚来重庆、或是还没来过重庆的人来讲,重庆本身的吸引力和重庆本身的印象还远远不够。

         现代的城市的营销中,城市本身已经远远不是供人们聚集生活的空间那么简单的概念,城市本身被赋予了更多深层的概念,其中包括历史感、归属感、生活气质、文化特征、舆论口碑等。而在这种寻求个性化的时代,这些概念对一个城市本身的吸引力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在这其中,文化亦是最重要的。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人,总是会追求一点小资情调和浪漫之旅(按屌丝版的话叫做装B情调呵呵。)所以,具有文化而小资情调的城市往往更能引起好感。

         文化本身分为先天文化传承和后期文化创造。比如提起北京就知道是国家首都、元明清的古都,提起南京就知道是六朝古都,明朝气息的城市。提起西安,就想起唐长安。这些先天的文化传承让这些城市在今天很受益,因为一个有历史感的古城总会给人以人杰地灵的好感,而且人家目前也是在这么做的,在城市发展的同时着力打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另一种城市,则是后期文化创造的方式,基本上算是“无中生有”,比如大连,以市容整洁,市民高素质的摩登文化著称,上海,以浦东格局特色的顶级摩天楼加深人们的文化印象,香港也是如此。

         与之相比,重庆在文化这点上的定位和包装始终比较暧昧比较模糊。作为外地人,一般问起对重庆的文化印象,他们第一反应往往就是白公馆、渣滓洞、山城。好一点的倒还能知道个大足石刻、陪都文化。而重庆在对外宣传的时候,也总是比较拿不准定位,比如“非去不可”的广告语,本身易造成一种含糊的印象:为什么重庆非去不可?去重庆主要是玩些甚么呢?重庆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去重庆玩能够得到怎样一种体验呢?这些都很难直接得到答案。

       其实我认为,重庆在文化上首先应该找准一个主要定位,给大众一个清晰的文化影响。比如陪都文化,这是一个很有发掘前景的文化,但始终处于一个相对不响亮的口号当中。而在这点上很多城市都相对做的不错。比如最近明朝历史很热,南京便着力打造明朝氛围的文化宣传,“寻找金陵明朝记忆”,“旧都”的记忆,尽管明朝只有朱元璋在南京呆过而已,但人家做的确实很成功。再比如山东聊城的“江北水城”,银川的“塞上江南”,昆明的“慵懒时光”,无一不提起外地人的关注兴趣。
       在这点上我想提下成都(尽管可能会招来不屑,但确实是我想说的)。成都目前在国内的文化定位总体上来说算不错的,在外名声也比较好,当然很多外地人都不知道重庆与成都的城市之争的。这得益于他们宣传的很好定位。老实说,成都的很多文化宣传真的很智慧,比如央视经常播的成都广告:“快城市、慢生活,闲不住的休闲成都”。先不说成都真实怎么样,但这句话足以让很多小资分子产生好感,短短几句不但延续了成都以往的“休闲”宣传,还把“快城市”放出来了,意思是告诉大家那里也很适合工作。这种口号无疑加深了电视机前的观众对这座城市的好感度关注。“休闲”这种宣传其实很讨巧,在当今快节奏的人们,普遍青睐散漫这种字眼,所以类似丽江、昆明这类的城市也容易引起向往。再说大连,浪漫之都的宣传也已经很深入人心,其实这种文化定位不但能改变外地人的印象,还能改变一个城市的气质。比如我在大连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乘客们,请您为需要关爱的人士让座,做一个彬彬有礼的大连人。”这种耳濡目染,很容易唤起市民对自己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重庆本身的陪都文化定位其实有很深的挖掘点,现在民国抗战、谍战、潜伏剧那么多,可是真正借此文化打造好的却不多。北京叫帝都,上海叫魔都,广州叫妖都,南京叫旧都,西安叫故都,重庆为啥不打造陪都呢?“穿越旧陪都,体验新渝州,”,“从前有片山,山上有大城,城在山水间,人在天上行(打一座城)--重庆”。这些都可以是个好点子。如果文化包装这块能做好,那就可以称得上是“德才兼备”的口碑好城市了。

以上说的是文化包装,下面说的是文化载体。

       文化载体也分先天和后天两种,像北京的故宫、天坛、长城这种天然文化载体自然而然地会吸引人前去,自不必说。但是另一种文化载体也可以后天制作,好不好取决于制作精致程度和是否和城市的文化宣传符合。很少有人知道北京的南锣鼓巷清代本不是一个人声鼎沸的商业街,而只是一个破胡同,很少有人知道阳朔古镇的商业街多数都是现代仿古建筑,很少有人知道天津的古文化街都是假古董,也很少有人知道南京秦淮河建筑全是建国后所建,更很少有人知道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都是最近几年所为,但是这些后来都成了文化载体,成为了城市的历史标志。说明文化载体是可以后天创造的。




      重庆其实不缺先天的文化载体,磁器口、罗汉寺、江北城、索道、各种公馆等都是真正的文物,但是这些文化载体却没有很好地统一起来,形成联系。最近的两江影视城非常火,其实大家之所以去那都是想寻找重庆本应该有的陪都文化。我一直在想,要是这个影视城建在18梯该多好,绝对是一个吸引小资人士的好地方,同时也能找回重庆的记忆。


       与此同时,重庆其他的一些文化载体地域性也不够强,模仿性相当明显。比如去年的园博会,“园林让城市更美好”的口号和上海世博会过于雷同,这样的口号其实还不如今年北京园博会最俗的口号“到丰台,看园博”来的实在。解放碑世贸大厦顶层过分强调的“CBDzy商务区”,还有幸福广场上的方尖碑,尽管之前有网友说世界很多国家都有方尖碑,为啥重庆不可以有?但是我要说,在讲究创意的今天,如果把幸福广场当做重庆的门面之一,方尖碑对外地人的吸引力着实太低,如果是青岛那种“五月的风”的独特雕塑,或许效果就很不一样。由此又说到外地人到重庆看什么的问题,这点上文化很重要。尽管说重庆现在变化很快,重庆的高楼很多,但是在目前从品质上和高端上都无法和上海、香港想匹敌的,所以目前重庆如果以高楼作为文化卖点,不会很讨巧,就像奥体中心之于南京、钱江新城之于杭州一样。
      重庆另外一个文化载体,是“山城”,最主要的是渝中半岛,其实渝中半岛要是好好打造,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就像鼓浪屿一样、天津的海河五大道一样。不同的是渝中半岛有现代的高楼、有无敌江景、有起起伏伏的山城特质,可是就是缺少文化载体的打造。前一阵子走过山城步道,其实这个步道是个很好的挖掘对象,如果这个步道可以打造成游客步道,通过步道可以走过解放碑、朝天门、洪崖洞、十八梯(民国街)、通远门、诺瑟堂等等,那将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城市穿越体验。


      文化,是目前时髦的城市话题。我只是一在渝的外地人,以上胡言乱语地说了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不一定很好,但希望能有所帮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点评

外地人刚到重庆会被现代化的山水立体城市震撼,重庆远比他们想象好太多,但HS城就刚好相反。  发表于 2013-6-7 14:09
关于陪都概念不敢大声说出来,是有你说的这个问题在里面,不过在国内也有敢把它拿出来的地方,比如南京的 总统府、中山陵、美玲宫,这些国民党味道都很浓啊。  发表于 2013-6-7 09:32
很多人至今都没搞明白为撒子陪都文化不太敢大张旗鼓的拿出来,因为那是中华民国的陪都!  发表于 2013-6-7 03:01
论坛的一些土货们在仔细看了此贴,结果发现楼主不像他们认为的成都人,又提不出像楼主这么独到的见解,于是选择了沉默。  发表于 2013-6-7 00:53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2
发表于 2013-6-6 22:35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查看全部内容 登录 | 入驻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