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赵子国在修理车辆发动机 ▲赵子国获得的军功章 比将军还少的一级军士长(武警为警士长),因为工作需要,一度披着神秘的面纱不为人知。 近日,解放军报法人微博率先梳理刊发、国防部官方网站刊载揭秘了其中12位堪称“兵王”的一级军士长(警士长),并向他们致敬。武警重庆总队的赵子国上榜。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独家探访了有着“汽车界华佗”之称的赵子国。 业务上 “汽车界华佗”听音断故障 说起自己的班长赵子国,武警重庆总队后勤基地修理所退伍战士刘文民脱口而出两个字:“服气!” 刘文民说,自己大学学的就是汽修专业,毕业后当兵没几天,看到班长学历没自己高,学问没自己多,汽修理论知识也没自己讲得系统,心里免不了犯嘀咕:“赵班长凭啥肩上扛着那么多杠杠,还是当时总队唯一一个一级警士长?” 一天中午,在去食堂的路上,一辆载重卡车从战士们身边开过去。赵子国突然跑出队列,追上去叫停卡车:“同志,你的车水泵有问题!” 司机下车一查,果然水泵出了问题,再这么开下去发动机就毁了。 “科班”出身的刘文民一头雾水:难道赵班长是听出来的?是汽油车还好说,可这是柴油车,噪音这么大。 “我们都说他是汽车界的华佗。”修理所指导员李海波说,赵班长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修别人不能修的!相比技艺,李海波更赞许赵子国人品,“没有一点老兵的架子,本来可以住单间的他至今仍和战士们住在集体宿舍。” 赵子国时常告诫战友,“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要当好医生就要学会听心音,要修好汽车先得学会听噪音。” 工作中 善于钻研30余项技术革新 2012年8月,为抓捕****部A级通缉犯周克华,武警重庆总队出动上千名官兵在深山连续搜捕了4天4夜。总队配备了一批炊事拖车,供应搜捕官兵用餐。 “这些拖车都采用了赵子国改造的自动化装置,确保官兵半小时就能吃上热饭菜。”武警重庆总队后勤基地干部介绍,老式炊事车做顿饭要花1小时,赵子国反复琢磨实验,用电动加气泵取代人力,又添加了电动鼓风机,半小时就能做出供120个人的5菜1汤。 爱琢磨、好钻研是赵子国的特点。针对部队紧急集结时单车加油时间长、效率低,赵子国反复尝试,把过去油罐车的1根输油管改成4根。这个革新已经向全国推广。 2006年,针对当时木质登车架易腐烂、不耐用等隐患,赵子国利用底盘与车厢之间缝隙,研发了便于收放的铁质登车架,部队行动时拉出即可,安全快捷。 2007年,针对远程机动时道路狭窄车辆不易掉头和转弯的实际,他组织人员连夜攻关,研发了一种能依托千斤顶使车辆快速原地掉头的顶杆装置,驾驶员单人即可操作。 27年部队生涯,赵子国研发了30余项技术革新成果,参加500余次急难险重任务,带出500多名汽车修理人才。 7次个人三等功,还有“全军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的奖杯”,这些功勋章都是他用27年心血换来的,“这些荣誉都没有物质奖励,但对我们军人而言荣誉和生命等价。” 赵子国有赚钱的机会,但是他放弃了,他希望给部队培养更多的修理能手。 10多年前,一个准备开4S店的老板邀请赵子国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合伙。从经济上讲,很有吸引力,但他回拒了:“哪天我不能为部队出力了,我来义务帮你。” “我从来没有后悔我的决定。”赵子国说,如今儿子快高中毕业了。他很欣慰的是,在父亲潜移默化影响下,儿子也想当一名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