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重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1万2015-10-20 08:40:32.0 本文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 点击参与跟帖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这是6年来GDP增速首度“破7”。 同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联合发布我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252.67亿元,同比增11.0%,较全国高4.1个百分点。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富民表示,今年来,面对全球经济持续调整、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复杂局面,我市经济运行健康平稳,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全国经济运行情况
重庆经济运行情况
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252.67亿元,同比增长11.0%,较全国高4.1个百分点。
CPI同比上涨1.4%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85元,同比增长9.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07元,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0元,增长11.0%。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7元,同比名义增长9.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2元,同比增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7元,同比增9.5%。
其他
工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5254.19亿元,同比增1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10.9%。
投资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74.77亿元,同比增长17.3%。房地产开发投资2713.24亿元,增长6.6%,占总投资的比重为25.7%。
消费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1.86亿元,同比增长12.3%。
进出口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3654.7亿元,同比下降19.0%。
工业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投资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0.3%,同比回落5.8个百分点。其中,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6%,同比回落9.9个百分点。
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08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5%。
进出口
我国进出口总额178698亿元,同比下降7.9%。
支撑中国经济长期向好
请看清这十个“基点”
基点1 人力资源优势明显
基点2 国内市场规模巨大
基点3 资金潜力依然可观
基点4 新型城镇化方兴未艾
基点5 产业升级前景广阔
基点6 区域经济发展提速
基点7 精准投资着眼长效
基点8 简政放权释激发活力
基点9 创业创新焕发生机
基点10 扩大开放创造机遇
基本面
虽然有波动但是大势不改
如何看待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昨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际层面因素和国内层面因素相互叠加,加大了三季度经济的下行压力,这是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的主要原因。虽然经济增速略有回落,但总体平稳的基本面没有变,稳中有进和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变。在经济新常态下,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都在有序地推进,这说明调整符合规律,转型符合方向,发展符合预期。所以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大势没有变化。
收 入
居民收入继续跑赢GDP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7元,同比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盛来运认为,今年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很大亮点,就是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也就是继续“跑赢”GDP。之所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居民收入还能保持较快增长,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因素,还有中国zf加大惠民生力度,出台一系列促进收入增长政策措施的因素,是多种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楼 市
进入买方市场选择面更广
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05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2.0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7%。房屋新开工面积1148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3.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29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5%,比上半年加快3.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8.2%。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分析认为,就数据看,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基本上延续了增幅速度持续放缓的态势,销售出现回暖,房地产形势整体有回暖迹象。部分一线城市房价出现明显上涨,但二三线城市库存还是较大,开发商也想尽快解套,因此不会很快提价。对于百姓来说,现在已经进入买方市场,购房者的选择范围更宽,有利于一些刚需人群买到适合自己的高品质住房。此外,这种买方市场也在倒逼房地产企业通过提升产品品质来吸引购房者。
焦点
增速7%以下成常态?保持中高速态势
GDP增速7%以下会否成常态?盛来运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受下行压力、支撑力,还有新动力三种力量支配。现阶段由于我们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期,传统产业占的比重相对比较大,调整的时候感觉到下行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假以时日,随着新动力的成长,潜力的继续发挥,中国改革的继续推进,创新的步伐加快,支撑力和新动力交织在一起,会对冲下行压力,所以中国经济会持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保持中高速的增长,这是四季度包括今后一个时期最可能的运行态势。
四季度政策走势如何?或降息降准
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发布,那么,四季度政策走势如何?专家认为,四季度,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还有较大空间,或再度降息降准。
中金公司研究员梁红指出,9月份CPI回落至1.6%,给货币政策带来进一步施展的空间。
“四季度是中国财政支出的高峰期,在zy加大督导力度的情况下,前期沉淀的财政资金有望加速流向实体经济。”民生证券研究员朱振鑫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指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已初见端倪,新动力进一步集聚。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目前虽尚不足以抵消传统产业的下降,但代表了发展的方向。
消费结构正在转变,网络消费、信息消费增长很快,降低进口消费品税率等措施将为消费进一步增长创造条件。预计全年经济运行走势平缓,能够实现7%左右的增长目标,专家分析认为。
来自中国银行的报告认为,在新旧动力切换的关键期,政策要继续保持宽松取向,为经济新动力的成长和经济转型赢得时间,特别是要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双重任务。深化改革的大方向不能变,短期托底的政策取向也不能变。
据新华社
工 业
39大类中37个保持增长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52.67亿元,同比增长11.0%。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4.3%、11.4%、11.2%。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5254.19亿元,同比增1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10.9%。”张富民介绍,就主要行业看,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9个行业大类中37个保持了增长。除了量的增长,前三季度工业企业效益也大幅提升。以1~8月为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2614.26亿元,同比增11.6%,实现利润总额706.96亿元,同比增24.8%。
投 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6.6%
前三季度,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前三季度,我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74.77亿元,同比增17.3%。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2.6%、20.8%、15.9%。就具体投资领域看,工业、基础设施、房地产依然为投资重点。其中,完成工业投资3512.82亿元,同比增20.6%,占总投资比重33.2%;基础设施投资2762.47亿元,增25.4%,占总投资比重26.1%;房地产开发投资2713.24亿元,增6.6%,占总投资比重25.7%。
CPI
温和上涨 八类商品价格“五涨三降”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4%,与全国前三季度CPI增速一致。前三季度,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依然呈现“五涨三降”态势。其中,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五类价格分别上涨2.0%、3.1%、3.0%、1.5%、1.4%;烟酒、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三类价格分别下降1.7%、0.1%、2.3%。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副总队长童泽圣说,肉价是拉动CPI上涨重要因素。1~9月,我市猪肉价格同比上涨了11.2%,拉动整个CPI上涨0.4%。另外,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和购进价格指数分别下降2.6%和2.7%,总体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
收 入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85元
前三季度,我市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56.12亿元,同比增长12.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20.03亿元,增长15.7%。
同时,居民收入也在增加。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85元,增长9.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07元,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0元,增长11.0%。
此外,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7.23万人,同比增长0.5%。
焦点
GDP增速为何强劲?增长新动力正形成
前三季度,我市GDP同比增长11.0%,哪些因素支撑了重庆经济快速增长?张富民分析认为,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一是产业带动,如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领域亮点纷呈。以工业为例,39个大类里面有37个都保持了增长,增长面达94.9%,这对于支撑重庆经济半壁江山起到很大作用。此外,计算机、互联网+相关产业都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二是项目推动,如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完成了2700亿元,同比增长25.4%,比全市固定投资增速高了8.1个百分点。三是创新驱动,如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185.3%,光缆同比增长123%。新兴服务业方面,新型金融业增加值达164.58亿元,增速63%。这些新的亮点正在接续发力,形成新动力。此外,五大功能区域战略以及一些消费政策,都对我市经济稳中向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张富民说,预计今年四季度乃至全年,我市经济依然能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态势。
五大功能区域情况如何?健康平稳增长
昨日,市统计局发布了前三季度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经济运行情况,各功能区域呈现平稳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0.88亿元、2713.95亿元、3773.72亿元、1924.51亿元、599.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1%、11.6%、11.7%、11.3%、9.4%。
未来,随着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到位,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成效将进一步显现,各区域将共同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商报记者 孙琼英 实习生 胡颖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