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2012年,陈培在南极。(受访者供图) “那里的天蓝得无法用语言形容,人在那冰天雪地里感觉一下子就把自己放空了……”。回忆起2012年自己的南极之旅,53岁的重庆崽儿陈培仍然激动不已。 陈培是一个狂热的旅行爱好者,他热爱大自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徒步走三峡、九寨沟、海螺沟、虎跳峡……30多年来,他去过西藏、罗布泊、北极、南极等地。近日,陈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旅行,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露宿小山洞 上世纪80年代徒步走三峡 陈培1963年生于北碚,从小,他就喜欢户外运动,“高中时我就自己用雨衣、塑料布做成帐篷去北碚歇马露营。” 1982年,已经在第三军医大学读本科的陈培,开始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徒步旅行。 那年暑假,他和一个同学背着一个马桶包、穿着一双球鞋,雄心勃勃徒步走三峡。 从重庆坐船到了湖北巴东后,两个人就开始步行往巫峡走。“那时候没有什么专业的装备,只是听说有人这么走过,于是我们也想试一试。” 二人按照一天20公里的速度前行。他们不知道哪里有住宿的地方,到了天黑时,就到村寨去四处借宿。 有一天,天色已晚,眼看着神女峰就在对面,但附近实在没有村寨。于是,两个人就找了一个小山洞,把鞋带解了扎紧裤脚,把随身带的白酒撒在洞口,预防蛇虫鼠蚁。 做完这些,陈培和同学倒头就睡。一觉醒来,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那个时候年轻身体好,胆子也大,也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那次三峡徒步,陈培和同学整整走了6天,“一直走到奉节白帝城,才坐船回重庆。” 被上虎跳峡震撼 对自然的敬畏油然而生 从此,只要一有机会,陈培就会外出旅行,他对记者说:“那个时候特别想去一些不收门票的地方,一是为了省钱;二是这个地方还没收门票,说明它还没有被开发,是最原始的状态。” 1989年徒步虎跳峡的经历,让陈培真正明白了旅行的意义。 当他从下虎跳徒步到上虎跳,来到上虎跳峡谷中最窄的一段时,内心狂跳不止。 这里离公路边的虎跳峡镇9公里,其江心雄踞一块巨石,横卧中流,如一道跌瀑高坎陡立眼前,把激流一分为二,惊涛震天。 “我第一次被大自然的雄伟、神奇所震撼,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显得多么渺小。那一瞬间,我对自然的敬畏油然而生。” 此后,陈培的每一次旅行都用心去感受和体味。2006年夏天,他和同伴一起自驾40天走西藏。 在阿里地区的冈仁波齐峰下,因为冰雪消融,冈仁波齐峰的雪水如同洪水一般冲下。为了躲避洪流,车队只得停止前行,在安全地带待了两天。 在新藏公路沿途著名的山口——界山达坂,车行至海拔6300米处时,轮胎坏了。在高海拔地区换轮胎非常痛苦。这个轮胎,陈培和同伴足足换了一个多小时。 穿过“魔鬼海峡” 在南极时间仿佛静止了 在所有旅行经历中,陈培最难忘的,是南极之行。 “2012年11月,经历了30多个小时的飞行后,我们又坐了40多个小时的船才到达。”陈培对记者说,要去南极,必须经过被称为“魔鬼海峡”、“死亡走廊”的德雷克海峡。 德雷克海峡以其狂涛巨浪闻名于世,海峡内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所有的飓风狂浪,一年365天,风力都在八级以上。即便是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也被震颤得像一片树叶。 陈培出发时,海船摇晃得厉害,舷窗外,一会儿是灰蒙蒙的天,一会儿又是浑吞吞的海。一行人大部分都吐得昏天黑地,因为从小身体底子好,陈培扛住了。 一船人疲惫不堪,船终于抵达南极洲,当第一眼看到幽蓝色的冰川,陈培被彻底震撼了,“那是一种直抵心灵的纯净。” 到了南极,陈培才发现,不同年代的冰川呈现的颜色也不同,“有的是深灰色,有的是粉蓝色……” 看到南极洲上那些自由自在的企鹅,陈培感受一种从未有过的宁静、平和,时间也仿佛静止了。 南极的魅力太大了。今年,陈培将再一次去往南极。陈培说,风景对于旅游来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最大的收获在于,在大自然面前,他会不自觉地思考:“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我将如何有意义地度过这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