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18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水口庙”啊, 我青春的回忆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2-6 1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本帖最后由 cxgong 于 2016-12-6 16:09 编辑

曾经在巴南区安栏公社的“水口庙”村小工作过三年,那虽艰苦的日子至今仍铭刻在心, 那虽朴实的生活至今还萦绕在怀, 90年的水口庙生活啊,那是我青春的回忆。
初到村小,看到那偏远的地势,真如庙宇般简陋、木楼板还吱吱作响、墙壁也是大眼小洞的校舍,那与理想中的工作场所大相径庭的一切,我的心里充满了失望和沮丧。但村小原来那几位老教师对我们由衷的热情却令人感动,他们对教学无私的热爱更令人汗颜。他们说,虽多次要求,但村小已好多年“没有”新老师了,偶来一个也呆不久,特别是女老师。还说我们是“水口庙”的新鲜血液,是他们的生力军。他们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但对教学却怀着一种我难以理解的热情:由于家都在农村,他们便每天跋涉十几里的山路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早出晚归,休息时间还得耕种田地。在我看来,如此的日子真是辛苦而单调,他们却每天乐呵呵的,虽两鬓斑白仍精神抖擞,仿佛生活是蜜糖。他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异常好,就像父母和自己儿女一般。小小的村小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我又十分羡慕起来,在这不知何去何从的踌躇中,我开始了自己的村小生活。
我的教学任务重而且重要,教一年级的语数及其他学科,每周24课时,兼大队辅导员又减了两课时。每天清晨,薄雾缥缈,在依稀的喧闹声中醒来。老式的房屋、简陋的教室、厚重的木庙门、只有几株美人蕉的小花台和可爱的山里孩子活跃在青山绿水的小山坳里。不一会儿,就能听到稚嫩童音发出的朗朗读书声。木窗外,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源般的美丽,远离城镇的繁华,令人感到这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接下来是一天的教学,站在破旧却依然神圣的讲台上,36双纯净的眼睛齐刷刷的望着你,充满对知识的渴求,对世界的好奇和对老师的尊敬,仿佛你就是他们的天,就是他们的一切,还会有家长躲在窗外“偷听”。这些让我想起“桥梁”、“窗户”、“红烛”一类高尚的词语,上起课来也更加努力而得心应手,不觉疲倦。
傍晚,送走了最后一个学生,便可轻松地在满是青草的田埂上散散步;或打几下乒乓,下几步棋;又或者带上几本书,寻一寂静的山岩边的小树林,坐在香气怡人的刺梨花丛中,远望劳作的人们,晚归的学生,书本上的字自己也会往你的脑门里钻,在这花香中,仅两年,我的汉语专科自考便轻松过关。
村小生活很艰苦,连必须的生活用品靠肩挑背扛从十几里外的小镇运来。但山里的人们很纯朴,对教师倍加尊敬,时不时的会让孩子拎来两个大白菜,或几串自家包的粽子,甚至两块自己也不大舍得吃的老腊肉;山里孩子很真诚,他们把老师奉若神灵,摹仿着你的一切,还会悄悄的帮你做好多的事。这一切,令你感动之余,只能更加勤恳,只怕辜负了那份真诚的希冀。
其间,还发生过一些令人难忘的小事:有贫穷的学生曾从墙壁的偷拿去我几个本子,后归还;从我在教室里插过第一枝野花后,学生们便自发地轮流带花来;学生从家里带来兰花,我便种在教室窗台上,长得正好时竟被人偷拔去了;我们几个年轻人学种菜,手打出了血泡,菜却种不好,种来种去,只能种出莴笋,还全靠了老教师和学生们的帮忙;一个学生曾想认我做干妈;还有……。现在想来,不禁神思回游,莞尔而笑。
岁月像流水磨砺卵石一样磨炼着人的心灵。看着那大字不识几个的山里人对生活不懈的期望,我为曾经的灰心丧气自惭不已,有什么理由放弃呢?心若在,梦就在。想收获秋的甘甜,必得付出春的耕种。从此,我埋首教坛,孜孜不倦,刻苦钻研,不断创新。课堂上,我淡化课堂意识,尽量做到生动有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比一切的说教都有效。果然,我的学生们没有觉得学习是负担,始终趣味盎然,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课余,我重视言传身教,相信潜移默化,强调积累。我利用活泼生动的班级文化建设和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受到知识的熏陶和感染,使他们在不自觉中就对课堂所学进行了巩固复习。另外,我不放弃、不歧视任何一个差生,扶优补差常抓不懈。春风能化雨,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爱,孩子们会回报你更大的惊喜:一名养父带大的女生不爱学习,总是逃学,不做作业,还偷拿别人的钱,在我和其养父长期书面交流、共同教育下竟成了一名优生。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心和决心,既然目标是远方,便只能风雨兼程。“皇天不负苦心人”,期末,全乡统考,我所包班的一年级,语、数两科及格率100%,优分率仅差一人达100%,均列年级组第一名,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中队,我也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辅导员。看到这一切,我热泪盈眶,生活的舵啊,终究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三年后,我离开了水口庙。但那清贫外衣下却蕴育着一份守得云开见日出的希望的村小生活却令人无比回味和流连。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将永远激励我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向前,向前,再向前!(by xjw)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