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的村落。
从2012年到2016年底,重庆市共有四批次74个村落入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作为自古以来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地区,重庆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重庆农耕文明留下的重大遗产。
日前,市规划局、市地理信息中心推出《重庆传统村落地图》,忠县花桥镇东岩村、新生镇钟坝村、洋渡镇上祠村、永丰镇东方村榜上有名。今天起,本报将以图文形式陆续推出4个专题,带您走进忠县真实、古朴的传统村落,感受“村落晴如画、桑林昼起烟”的美好画卷。
据史料记载,东岩古村(寨)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占地近30亩,为古代巴人驻地。“湖广填川”大移民时期,以刘氏家族为主的移民迁徙至此,生息繁衍延续至今。这里的主体民族为汉族,以农耕文明为主,兼顾经商。
古寨院落集中,分为前寨和后寨。原有数座三合院和四合院、刘家祠堂、戏台、太平池花园等组成,现存有1座三合院、钟楼、寨墙、碉楼、寨门、炮台等。该村(寨)是全国迄今为止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汉文化古寨,享有“中华汉族第一古寨”的美誉。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东岩村(寨)西部为百丈悬崖峭壁,属精华山山脉。村落靠山而建,据险而筑,既能抵御战乱,又利于家族发展。整座村寨集“幽、秀、清、奇、险”为一体,选址和建造巧妙利用了山形地势,布局巧妙、层次丰富、景观优美,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寨门是古老的石拱门,门边有棵古老的黄葛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见证着古寨的兴衰。寨内青石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沿寨墙走一圈,可见几十栋木石结构的房屋散布在绿树丛中。其房屋建筑多为穿斗式木瓦屋面结构,随形就势、错落有致、精雕细琢、工艺精湛,具有显著的汉式风格和川东北民居特色。穿行寨中,宛如走进一座明清建筑的博物馆。高耸的红白碉楼,雕梁画栋的古民居,美观精致的凉亭,气势恢宏的炮台……其建筑规模、建造艺术、园林构景、安全防御等,都极具代表性地反映了当时汉民族的农业文明和生产力水平。对研究汉族历史文化,考证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发展等具有重要价值。
目前,花桥镇正通过旅游开发积极为村落注入活力,带动村域经济的发展,反哺村落的保护建设工作。
记者 赵军 图/通讯员 黄建林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