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新华网重庆7月12日电 7月10日,国家级验收组对石柱县出口黄连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考核验收。验收组一行对黄水农投品农资配送点、黄连动态监测和信息技术服务站、国家级黄连专业市场、二嫁梁出口黄连种植示范基地进行了实地检查。验收认为石柱县黄连产业发展起步早、优势突出,石柱黄连通过国家GAP认证、原产地产品保护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石柱黄连”国家标准,充分肯定了石柱县黄连产业发展及国家级出口黄连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验收会上,石柱县副县长王露波汇报了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情况,验收组现场查阅资料并对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提问。验收组组长章红兵反馈了验收结果,他指出,石柱县出口黄连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有望获得国家级考核验收。他要求,石柱县要进一步规范示范区管理,尤其是在农药管理方面要切实做到区域化、规范化管理,实行“专营、专供、专用”,确保食品安全。要完善残留和疫情监测监控报告,每年监测一次;同时,要严格执行“一个标准·两个市场”,即国际国内市场标准统一,引导石柱黄连持续安全健康发展。 石柱县黄连历史悠久、种植规模大、产量甲全国、品质优良,是中国黄连的原始产地。据了解,石柱县拥有适宜种植黄连土地总面积70多万亩,常年保持在地黄连5.7万亩,年均栽种和采收黄连1万亩,年产量2500吨以上,其产量约占全国的60%以上和世界的40%,年产值2亿元左右,居全国第一。近年来,石柱县立足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围绕“转型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坚持zf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突出黄连资源保护、深加工产品开发利用、扩大黄连出口三大重点,强化标准化推广应用、病虫害草害防控、黄连质量安全监管、标识商标使用管理、产量与效益提升、项目政策扶持等措施,建基地、推标准、创品牌、保安全、强出口、促增收,强化过程监督、确保本质安全、稳步推进黄连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 活动当日,验收组一行还实地检查了潘婆婆莼菜基地。据了解,石柱县于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莼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验收组每年会年检抽查一次。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涪陵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及石柱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本次考核验收。 (熊文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