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以下观点仅是个人见解,望大家海涵,说的不对地方请指正,勿喷。
作为一个简阳人一直关心四川和成都的发展,经常也逛各地论坛。外地对成都无非两种意见,一种成都宣传真美好,一种宣传过度浮夸夸大。对于成都宣传我是打心眼佩服,因为成都深刻认识到营销带来的巨大旅游及投资价值。就拿旅游来说,成都明明不产熊猫,熊猫也不是四川独有,可是长年累月宣传,大家一想到熊猫就是四川,四川看熊猫就想到成都上回看新闻说陕西一个男孩离家出走去成都看熊猫,可真是实打实把陕西相关部门脸打个啪啪啪啊。熊猫这牌陕西也有可是打的稀烂,更印证了四川及成都的成功。作为成都独有卖点,熊猫给成都带来极大的城市知名度和旅游经济。我认为外国人来川,要么是看九寨这些山水美景,要么就是冲熊猫来的。说实话,成都市内这些景点单从旅游独特性等来讲,属于矿业上讲的:贫矿,品质不高。但成都高明就高明在用心打造市内这些景点用独一无二的熊猫和美食做串联,让旅客留在成都,玩在成都,避免像昆明那样沦为旅游中转站。外地人来四川无非走两个方向,一是川西九寨黄龙等地,而是峨眉乐视等地,成都如若不做好市内这些景点,可能旅游业比昆明还要难看,但成都用劣势化为独一无二的优势,真不是谁都能学得来。
说完旅游再说成都经济发展(可能争议很大,但请理智看待)因为重庆的关系,四川一直在举全省之力发展成都,所以有了成都省叫法。小时候谁去成都都说上成都省,当时还不懂到底是什么意思。成都发展壮大,除了自身因素和省上因素外,也是牺牲了大部分兄弟州市的相关利益省内县市的怨气尤其以川东和川南地区最甚,而川东及川南又是特别亲近重庆地区。其实个人认为并不是川东等地区与重庆文化习俗更相近而是在这利益至上的时代,川东地区受重庆辐射及经济发展更多。川东几市参加西博会和渝恰会招商引资多与少不谈论,但在成都参加西博会,很少有成都本地企业投资,而在渝恰会投资川东的大部分是重庆企业,特别是汽摩产业。成都与西安产业上很类似,重庆是二产尤其制造业发达,造成了二者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差别。成都招商特别注重高精尖,话说高精尖没错,但是成都还有首位城市责任,周围全是一帮穷兄弟,都指望着你分点东西出来。对于周边地级市来说成都软件及金融等高大上产业再壮大,对周边县市的带动还不如来个大型制造厂实惠,既能吸引沿海务工人员回乡就业还能带动财政税收等。省内县市对成都怨气加重是因为成都抢占了很多资源却又不能发展带动,当然怨气增加。而这时候重庆因为产业关系,特别是重庆的汽摩及电子信息制造需要产业升级或者转移,川东及川南地区就是最合适的地方。重庆完成了产业转移和升级,川东地区有了重庆转移出来的大量制造业给重庆做相关配套,这样重庆的产业集群更加发展,再加上国家支持重庆经济不发展才是怪事。成都在四川全省之力发展下,发展速度仍然比兄弟县市快不了多少,和重庆差距反而越来越大,如果四川不全力发展成都,那成都的发展速度真不敢想象。话说发展成都,成都经济速度也快不了多少,不发展成都,整个四川早晚都是重庆的经济腹地和虹吸对象,确实难做。前几日有人说渝昆高铁四川设站最多所以占了更多便宜,但我个人认为在渝昆在四川县级地区设立在多站也只是方便重庆的触角更好伸入这些地区,更好为重庆发展。京沪高铁我想受益最大的不是山东的相关地级市,而是两头的京沪吧。重庆看到了这点,所以为什么重庆现在大通道建设热火朝天,成都袖手旁观,要想富,先修路。路都不畅通何谈大通道,何谈经济发展。重庆今年通车兰渝和新渝黔线,而渝昆今年动工又是大概率,反而四川只有西成通车还遥遥无期,唯一今年新开工一条的川南城际还只是半截路开工。对于成都及四川的铁路尤其高铁建设真心无力吐槽,只能说极度失望。另外成都以西地形及现在真是最大的硬伤啊,川藏铁路对成都的经济价值也许不如西成等线路,但对成都地位提升却是无与伦比的。只要西藏问题没彻底解决,国家定不会让成都输重庆太多。
对于成都与重庆及西安三强之争,个人认为最后胜利的一定是重庆,虽然我很爱成都,很希望是成都,但综合现实情况可惜出局的是成都。重庆定是西部经济中心或者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西安顶多是西北经济中心,但意义不大(因为西北地区不是西安太强,而是其余对手太弱)。成都是全省之力打造西部中心,重庆是天朝全力打造西部中心,省上又怎能争赢国家。成都自古以来就是西南王,但国家设立重庆就是想让重庆染指西南或者西部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也许会有很多公司及投资人会选择成都,但在中国特色行政干预下可能还是会去重庆,现实很残酷。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捧重庆黑成都,而是希望成都及四川有解决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