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57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乾隆《巴县志》中《贺浙省李中丞文进新任启》一文隐藏的秘密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3-1 0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本帖最后由 皂角山李氏 于 2018-3-1 10:30 编辑

乾隆《巴县志》中《贺浙省李中丞文进新任启》一文隐藏的秘密
一.清乾隆王尔鉴《巴县志》概述
历时九年有余,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巴县县令王尔鉴主持修成了新的《巴县志》,王县令踌躇满志地撰写下“县志序”:
“巴渝郡縣百余年无志。今志始辑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十月,訖於乾隆二十五(1760年)年十有一月。徵文,则断簡残編、單辞隻字必录;考獻,則學士大夫、郷老寓賢、山僧徙史必諮。有時秋墳掀月、古刹搜雲、絕壁牵藤、深渊揭石。苟有闗於斯土,莫不羅而致之。但擇焉弗精、虞漏且陋,聊具胚胎,敢祸梨束?邑人士進言:今不付梓,则幽微誰閳?溪山無色雲胡徵利弊,以驗風俗、施政令,且使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公盍審諸,余感斯言謬。予攻木至若補漏,而偹澤陋而雅,斯所望於来者。
巴令熊峰王尔鑒書於縣署之磊石軒”
“序”内称,历经明末清初的大战乱、大动乱后,因史料断绝,为“百余年无志”的巴县修新志,难度颇大。为此,王尔鉴他主导的修志,做到了“徵文,则断簡残編、單辞隻字必录;考獻,則學士大夫、郷老寓賢、山僧徒史必諮。有時秋墳掀月、古刹搜雲、絕壁牵藤、深渊揭石。苟有闗於斯土,莫不羅而致之”,就是说,修志中对搜集到的残缺史料文献,录入时一句一字都不遗漏;考证文献时寻访了有文化的学士大夫、山野之乡贤和寺庙的僧人;为求得民间的记录,还不辞辛劳,到坟场看墓碑,入古庙寻文献,往深山觅崖刻,只要是与巴县有关的记录,莫不罗列收入。时人修成此志的艰辛可见一班。

二、王尔鉴《巴县志》中的《明 贺浙省李中丞文进新任启》
此《巴县志》的卷十一为“艺文”,此卷内收录有“启”五篇,第一篇即《明 贺浙省李中丞文进新任启》,后四篇皆为入“皇清”时代后的人所撰写。
这里的“启”是旧时的一种书信。读四库全书中明代的文集,发现明代文人所写的“启”常常是贺信的一种,是写给朋友或是下级写给上级的,为很讲究文笔优美之文。
县志中《明 贺浙省李中丞文进新任启》的作者和全文如下:
明         賀浙省李中丞文進新任啟
                                   許虬   竹隱
憲府弘开,锦帐熏风依紫极;中臺望重,金貂丽日照丹冥。儼剑履於前旄,平生山斗;瞻星躔於下幕,中夜台垣。慙步趋之未能,慶依歸之有自。台臺巴邑人龍,渝州威鳯,岷峨圭璧,光芒烛大地。山河灔澦,珠璣错落,驚上天奎宿。初膺符於花县,两郊棠蔭犹存;旋秉軸于栢臺,中府瓊枝特秀。雲麗彤牙,两浙剖玉麟之瑞;霜凝黄钺,六衣腾金鵲之辉。運帷幄而海宴風清,整法紀而文經武緯,方且威標銅柱,三陲消赤白之蘘。行将德动碧轮,五色抱黄朱之珥。此五百年閒世之遭,乃億萬載蒼生之慶。精神早恊于枚卜,而端揆簡在于帝心者也。某樗櫟凡材,風塵下吏,夙叨梓里之遺蔭,更承年籍之餘光,庇廣厦以托安,竊快沐枌榆之潤;仰高門而知峻,幸同分華萼之輝。謹布素函,用申愚悃,鳧趨组繋,齊心望海嶠明霞;蛰響笺投,翘首瞻臨安紫氣。仰祈电照,俯鍳葵私。



显然,读此启后给人的直觉是:这是明朝的李文进先人在由浙江省之官升任“中丞”时,许虬所写给他的一封贺信。
信中许虬将对李文进中丞的仰慕之情表达得淋漓至尽。
特别“台臺  巴邑人龍,渝州威鳯,岷峨圭璧”更是表明这
位被祝贺升任的李文进中丞就是巴县的明代gy李文进。
关于“启”的作者许虬,照常理,读者上来自然想到他应该是与李文进先人同时代的,即也是明朝之人,年龄可能比李文进先人小些,为官的资历浅些,级别也低不少就是——“某樗櫟凡材,風塵下吏”。
但是,一细查许虬其人,却是:
许虬字竹隐,改姓顾,后复姓许。
性别:男。
出生年月:不详。卒年:不详。
时代:清朝。
籍贯:江南省苏州府长洲县。
民族:汉族。
  身份:****人物、诗人。
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举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第二甲第三十四名进士出身。授贵州思州府推官。
康熙五年(1666年)升思南府知府。为****理宽仁平稳,精通科举应试所用的文字;时常在办公有闲暇时,召进生员讲授读书作文的方法,思南地区文风为之振兴。八年(1669年)因丁忧离任。后历官不详。
  康熙十五年(1676年),授浙江绍兴府同知。
绍兴民风诡诈,许虬惩治不法的老吏,使属吏不敢对诉讼案件上下其手,公府风气为之清澄。以宽慈为政,温文儒雅,奖励人才。
康熙十九年(1680年)升湖南永州府知府。二十二年(1683年)离任,之后未再任官,卒年不详。
许虬出自苏州有名的“藏书世家”:
明代苏州藏书世家 苏州许氏
苏州许氏不仅爱好藏书,兼亦刻书不少。许自昌有梅花墅藏书万卷。其子许元溥亦好收藏,自号千卷书生。其孙许虬有万山楼藏书,曾孙许心扆又有葵园藏书。四世收藏,传世更久,经清一代,直到解放后五十年代初,许家藏书还有一批流入书市。
许自昌,明代戏曲家、出版家。许自昌从小读书就喜欢“渔猎传记、两汉、四唐之业,筑仓而藏之。”许自昌早有梅花墅藏书万卷。清康熙《苏州府志》记载:“自昌,中书舍人,以笃行称。构梅花墅,聚书连尾。”
许元溥,许自昌的长子。其喜购书,藏所书颇富。卢统所撰其墓志曰:“多收辑余书,每过市井,辄命奚奴囊贮青蚨以随,见则随收。然缥湘难探非所好,每于残缺废简中留意搜阅,是以往往得奇书,蓄储既富,多世人所未见也,遂自号曰‘千卷生’”。
许虬,自昌孙,有万山枝楼藏书。撰《藏书旧庐序》。
就是说,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许虬并非李文进先人同时代之人:李文进先人逝世于1562年,许虬写成此“启” 当是在其为清朝进士、gy的1658年之后,即在李文进先人离世100来年后,许虬又为他升任中丞写下了这封“贺信”——写信人也知道,这是一封收信人根本不可能亲收的信件。
查许虬一生并无在巴县和四川其他州县为官的经历,其只在与重庆相邻的贵州思州府先为推官,继而为思南府知府(1666年升任)。终其一生,他并非知名度高的清朝初年gy。
王尔鉴主修的《巴县志》还收录有明代中丞李文进的传记等,他应该清楚这位中丞李文进是巴县人,县志将“皇清”时文人、贵州思南推官、知府许虬所撰写的“启”作为唯一的明代之“启”收入,说明王尔鉴很可能将许虬也误认为明代之人,而当时巴县参修县志的人对许虬的真实身份很可能都是不甚了了。
于是难解之秘就出现了:
清代人许虬在何种情况下写出了收信人李文进(100多年前的明代人)根本就不可能收到的这封贺信?明代的任职中丞或比中丞更大的很多(就是在重庆府的巴县也有明朝世代为官的蹇氏家族、有大学士刘春,铜梁还有兵部尚书张佳胤等,他们都有晋升高级别任职的经历),为什么许虬单单为李文进升任中丞写贺信?这封贺信又是如何辗转来到巴县,且在又历百余年的1760年被收入新编的《巴县志》的?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