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7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巴蔓子墓在哪里?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7-23 1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巴蔓子墓在哪里?2018-07-23 08:35 作者:陈仁德[url=]扫描到手持设备[/url]
字号:

古代巴国的大将军巴蔓子慷慨自刎后,头颅被带到楚国,楚王感叹巴蔓子之忠勇,“以上卿之礼葬其头”。他的身躯留在巴国,“巴王葬其身亦以上卿礼”。这样一来,巴蔓子就有两处墓葬,头颅在楚国,身躯在巴国。

楚国的巴蔓子头颅墓在哪里呢?既然是楚王为其举行葬礼,一般说来应该在国都或者国都附近。据《大清一统志》“古巴蔓子墓”条称:“楚王以上卿礼葬其头于荆门山之阳。”荆门山今属湖北宜都,战国时属楚地,大家熟知的李白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就是说的这里。战国时的楚国先后在丹阳(今湖北枝江)和郢都(今湖北江陵)建都,其中丹阳距荆门山仅数十里路程,如果巴蔓子的时代楚都在丹阳,那么,楚王葬巴蔓子于荆门山之阳是很有可能的。

据《三峡晚报》记者赵方2016年现场探访,那里遗存有“仙人桥下的一个圆土包”“当地传闻这就是巴国英烈巴蔓子的墓地”。该地“现在是柳林村八组吴玉兵的责任山。1989年,当地zf干部徐发年、胡振祥等7人考察此地时,在天坑左侧发现一墓,有人说是巴蔓子墓。”这段文字作为传闻可以,作为考证则很成问题。“有人说是巴蔓子墓”,那么“有人”是谁?有权威性吗?不知道。

两千多年过去了,要指认巴蔓子墓在荆门山之阳的确凿位置,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当年楚王曾经葬巴蔓子头颅于此,大约是可信的。

相对而言,推测楚王葬巴蔓子头颅于何地要比较容易一些,因为葬于荆门山之阳的说法具有唯一性,不存在争议。但是要推测巴蔓子身躯的墓葬就很难了,现在至少有3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是巴蔓子葬于家乡今重庆市忠县,成书于清代道光年间的《忠州志》称:“蔓子墓在治西北一里。”第二是葬于当时的巴国国都即今天的重庆市渝中区,据清代《四川通志》载:“周将军巴蔓子墓,在重庆府巴县通远门内。”第三是葬于湖北利川都亭山下,那里也有“巴蔓子墓”,据《明一统志》:“蔓子自刎,以头授楚,巴国葬其身于都亭山。”

巴蔓子只有一副身躯,只能葬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究竟在哪里呢?

根据古代的丧葬制度,死后都要归葬故乡,巴蔓子是忠县人,而且就死在忠县,所以葬于忠县是有可能的。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巴王葬其身亦以上卿礼”,既然是巴王为他举行葬礼,那么葬于巴国国都即今渝中区也是很有可能的。相比之下,利川既不是巴蔓子故乡,又不是巴国国都,似可以排除。虽然利川也曾经是巴人重要的聚居之地,但那是早期巴廪君的时代,而巴蔓子的时代是“周末巴国内乱”,离巴廪君的时代已经很久远,其时巴人的中心已经西迁至今日的渝中区,利川已不再具有重要地位。所以,巴蔓子身躯葬于利川的可能性应比较小。

巴蔓子身躯葬于忠县或者渝中区有较大的可能性,并不等于可以确指某墓为巴蔓子墓。具体讲,忠县的巴蔓子墓和渝中区的巴蔓子墓都很难认定。

忠县巴蔓子墓已经完全不可确指,除了道光年间的《忠州志》称“蔓子墓在治西北一里”之外,没有另外的任何文献和实物佐证。民国年间重修《忠县志》时,《茔墓·周·护城将军巴蔓子墓 》一条是这样说的:“《四川通志》载:周将军巴蔓子墓,在重庆府巴县通远门内。《巴县志》所载亦如之,且巴人呼之曰将军坟。是则蔓子墓之在巴县,似确有可指考。《忠州志》又谓:蔓子墓在治西北一里。岂有蔓子死于忠而葬于巴欤?抑忠之所葬者为其衣冠欤?今墓址湮没,更无从确指。姑志之以俟质疑。”由是观之,忠县巴蔓子墓的真实性似可排除。

渝中区巴蔓子墓也颇可疑。现在可考的最早文献是明代曹学佺所著《蜀中名胜记》:“郡学后莲花坝有石麟石虎,相传为巴王冢。”这里最重要的是“相传为巴王冢”6字。相传,即不可确认,巴王冢,亦不可率意确认为巴蔓子墓。但是此地后来慢慢被附会为将军坟,又从将军坟衍变成了巴蔓子墓。据资料,清雍正年间,郡守张光鏻重新修立碑表,设专人守墓。乾隆二年(1737年),县民周尚义捐修,砌以石。道光十五年(1835年),知县杨霈捐俸银三百两与中营游击马怀谟重修此墓,派人看守,春秋致祭。现存巴蔓子墓重建于1922年,墓碑为民国初荣县但懋辛先生题,曰“东周巴将军蔓子之墓”。2000年,巴蔓子墓被列为重庆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不难看出,渝中区巴蔓子墓至今仍然缺少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其真实性。但由于已约定俗成,大家就姑妄听之了。

所以,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四川大学教授刘琳在《华阳国志校注》中说忠县、利川、重庆主城三地的巴蔓子墓“均属附会不可信”。这话可能会使无数崇敬巴蔓子的人感到沮丧,但是却无法回避,只有面对。 (作者系忠县籍学者、诗词家)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