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8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打热水也有App 多少学生成了待割的“韭菜”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11-13 1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校园是最具消费竞争力的市场之一,很多消费类App创业公司都将第一个市场放在校园。而一些创业者为推广App,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一旦占领了学校,则无往而不胜。
  打热水一个App,发学分一个App,跑步一个App,连无线网络一个App,刷网课一个App……在一些高校,原本为方便师生、提高效率的信息化手段在实际管理和运营中却出现了过度倾向:一个个打着“智能便捷”“强制使用”“学分挂钩”旗号的手机App逐渐编织成一张网,将许多大学生裹挟其中。(新华社11月10日)
  移动互联网时代,哪个手机用户不安装几个App?学生安装与学习、生活相关的App,名正言顺,也能从中获得方便。问题是,如果被App“绑架”,则难有愉悦可言。像报道中提及的App——有的粗制滥造,存在不少漏洞;有的视学生市场为“唐僧肉”,投放各类奇葩广告;有的管理僵化,让学生自行承担损失……自然让人难以接受,也难以忍受。
  过多过滥的App不仅挤占手机存储空间,还挤占学生的生活空间。须追问的是,那些乱七八糟的App凭何堂而皇之地“入侵”学生的空间?报道中一名专家道出了奥秘:“高校使用手机App进行管理是值得肯定的,能让师生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方便。但如果这些App中含有大量广告,且高校强制使用,那么,这样的导向就显然是不妥的。”
  校园是最具消费竞争力的市场之一,很多消费类App创业公司都将第一个市场放在校园。而一些创业者为推广App,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一旦占领了学校,则无往而不胜。
  观照现实,一些学校推销教材、消费和学习软件等,都被证明存在不正当利益。那么,各类App蜂拥而进校园,是不是也很可疑?一些App粗制滥造,用户体验差,如果没有来自校园的动力,恐怕早就“死翘翘”了吧。有的App变相推广付费功能,把学生当成了“韭菜”来收割,更是不厚道。
  一些App名为智能化,实为弱智化;名为公益化,实际上充满利益往来的暧昧色彩。校方稍有辨识力,就应该节制推广App;稍有对学生负责的意识,就应该拒商家于门外。学校不能因为推广App有益于学生,就心安理得;不能为了便于管理,就缺乏倾听学生心声的耐心。
  教育部曾专门下文,严禁教师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并要求学校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带头执行规定,切实负起管理和监督职责。
  遏制App泛滥,并非没有良策。校方应尊重学生的基本选择权,别奉行强制思维。一些App该不该进校园?或哪种App该进校园?要多听听学生怎么说。(王石川)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