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417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坛咖解读] 本周一号文件解读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3-2-17 15: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这周的一号文件,大家都在关注粮食安全和农村彩礼,有一块大家没怎么关注,却是最有想象空间的:

承包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宅基地:探索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

经营建设用地:深化入市试点,鼓励自愿有偿转让。

农村的土地问题,讨论已久,对比2022年的一号文件,都有了进一步的推进:

宅基地“三权分置”从试点到探索有效实现形式,说明试点已经完成,在做推广的准备工作了,所谓的“三权分置”,就是指:

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解决土地制度的遗留问题。

经营建设用地从稳妥推进到深化试点,也推进了一步,而且着重提到了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合法权益。

这一块也很重要,农民进城落户要买房,说好听点是购买了城市的股票,押注城市发展,说难听点就是赎买身份,他们为进城交了一大笔钱,而农村的土地权益也享受不到了,这很不合理。

农村土地是当前的一块大肥肉,有机构预计,整个农村土地市场规模将达到几十万亿,所以动农村土地是必然的,但是动的过程是慎之又慎的。

至今,依然有不少三农专家反对。

反对农村土地改革的三农专家,主要来自华中乡土派,他们的观点核心就是:

土地是农民最后的退路。
他们认为农村是中国最稳定的社会结构,占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农民,只要不丢失土地,不管社会如何变迁,经济如何变动,他们都有退路,都可以退而求其次回乡种地。

如果农村土地可以买卖,一定会发生土地兼并,失地农民只能进城打工,买不起房而形成贫民窟,最终影响社会稳定。

这在中国历史上已经一次又一次的上演过了。

怎么说呢?

这种观点其实早就不是主流了,因为中国的三农专家的特点我总结了一下:

田野调查做得很好,但是缺少多学科背景,特别是经济学的背景。

所以,他们的观点比较静态,有点跟不上社会发展。

农民进城导致的农村空心化、产业化不足导致的农业边缘化,历史制度问题抑制农村市场化发展……

简单来说,新的三农问题已经是:

人、地、钱的要素市场改革。

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土地,农村没有人,发展起来人自然就回来了,农村没有资本,有了经营建设用地,资本自然也来了。

因此,农村土地入市,势在必行。

但是,有两点要做好:

一是制度防火墙,不能出现土地兼并和农民失地的问题,三权分置就是制度防火墙。

二是平衡好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利益,特别是农民,在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民一直是原始积累的对象,是有历史欠账的,土地增值的大头应该给农民,包括进城农民。
事实上,农村土地试点,这几年已经做的挺好了:

比如产业化种植,把农民的耕地租过来,进行更高效的产业化种植,更进一步,通过新经济的模式进行升级,比如从田间种植,到加工包装,再到直播电商,已经有不少资本和企业进入这块市场了,主打绿色食品概念,想象空间很大。

还有,旅游民宿、农家乐、自建住宅……听说很多人开始去农村批量收房子,改建成民宿搞乡村旅游,租金不菲。

另外,随着城市建设用地减少,一些密集型产业也在向农村转移,农民可以用土地参股,然后进厂打工,比种地要强多了。

这才是三农问题的解决方向,而不是守着土地不挣钱。

当然,农村作为一个封闭结构,外力打破必然会经历一个阵痛过程,看到不少回乡创业被坑、或者企业被村干部为难的新闻,我觉得未来会改善的。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2
发表于 2023-2-17 15: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查看全部内容 登录 | 入驻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