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找到了!”“快通知家属!”
1月11日上午10点,重庆市巴南区云篆山北麓山脚,一处隧道旁的排水管附近,欢呼声此起彼伏。
管道外露着一双小孩的腿,不时抖动一下。
民警轻声唤着孩子,医生和护士带着生理盐水、消防员带着破拆装备赶来了。围观的村民连连感叹:“勒个娃儿真是福大命大!”
6天前,9岁男孩小明(化名)负气出走、失联,他的下落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亲人、****民警、民间救援队员、街道工作人员、村民志愿者等组成的救援队伍,前后出动1000余人次,将周边数平方公里范围搜了个遍。
“一天找不到,就一天不放弃!”每天,重庆市****局巴南区分局鱼洞派出所副所长周威都给大家鼓劲。
“我也是父亲,一定尽最大努力去找!”巴望救援队队长盛友力和队友连续搜寻了5天。
辅警刘爽是第一个发现小明的人,他不敢想,如果自己没有多看那一眼……
“这么小的娃儿,能坚持这么多天,堪称奇迹。”参与救治的巴南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志坚直言。
一次次失望,一次次坚持。6天6夜,一群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以决不放弃的信念,创造了奇迹。
1月5日晚上8点 失联3小时
派出所启动失踪失联工作机制
jf连夜走访搜寻
时间回溯到1月5日下午5点。
小明和外公在家,因为写作业起了争执,便赌气离家出走。外公张正明以为他耍一会儿就回家,然而,一家人吃完晚饭,仍未见小明回家,才慌了神。晚上8点,外婆彭其文赶紧前往派出所报警。
接警的是鱼洞派出所值班民警雷禹。
“涉及未成年人,我们非常重视。”虽然时隔仅3小时,远未达到****机关立案寻找失踪人口的时间要求,但接到雷禹的报告后,所里马上启动失踪失联工作机制,一边安排雷禹带同事赶往小明家,一边上报到分局指挥中心请求兄弟单位协查。
医院组建专班
全力救治获救男孩
11点15分,面无血色、嘴唇开裂、瘦脱了相的小明被抬上救护车,一路鸣笛,送到巴南区人民医院。此时,来自8个专科的医护团队十余人早已在急诊室就位,等待会诊。
张志坚说,刚送来时孩子情况不太好,精神高度紧张,嘴里说着胡话。经初步检查,发现孩子有胸部外伤、颅内有少量出血,还存在电解质紊乱以及皮肤擦伤等。
在张志坚看来,这已经算是奇迹。成年人被困这么多天可能都难以幸存。不过,孩子代谢所需的能量较成人少,加上被卡住无法动弹,消耗能量也相对较少。
被送进ICU后,小明接受了全方位救治,包括纠正体内环境紊乱、促进脏器恢复正常,还有应激创伤心理治疗等。
经过治疗,小明的各项身体指标日渐恢复,体重慢慢增加。在ICU的小明,除了每天固定时间被探视,其余时间只能通过医护人员的手机和家人视频。
读初一的姐姐惦记着弟弟:“等你出院,想不想去动物园耍?”
“想!”屏幕那一端,小明插着鼻饲管,声音虽然低弱,却满是憧憬与期待。
15日下午4点,小明已从ICU转入普通病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