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2011-11-05 旺报 【记者宋秉忠/专题报导】
港商是最早进驻重庆的外商,目前占有当地服务业的半壁江山。1997年,重庆改制直辖市时,正好也是香港回归,此后约有十年的时间,重庆习惯自称「小香港」,向香港学习。因此,香港人对重庆服务业大环境的评价,是非常深入的。
重庆位于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地处内陆的重庆又称「山城」,山水交汇孕育出所谓「码头文化」,人们性格豪放、耿直,这也直接影响着重庆人的消费观念,对认为值得的事物,非常舍的花钱。
金字塔型消费
近十年来,三峡库区建设,以至重庆直辖,都使重庆成为发展变化非常快的城市。重庆的城市居民、库区移民、外来企业家、打工者、进城务工农民等构成了三部分的城市消费群:占整体消费的60%是本地居民;20%左右为外来人员,主要是外地来渝打工者、白领、企业高管、外籍人士等;还有20%左右是重庆周边区县进城务工的人员。不同人群的收入、消费观念、消费爱好等差别很大,而重庆消费金字塔现象特别明显,位于塔尖的高端奢侈品消费非常强劲。
整体上,重庆消费者具有明显的发展中城市的一些特征变化,消费的季节和时令变化比较明显。例如五一、十一等比较长的节假日,消费势头旺盛,购物、出游的人较多。消费淡季也比较明显,每年的1月、2月、5月、10月、11月、12月是旺季,百货、餐饮等都处于旺销,其余时间相对是淡季。
此外,当地餐饮消费也比较有特色,重庆作为中国火锅的发源地,重庆人喜欢吃比较麻辣的食物,但随著外来人口的增多,粤菜、淮扬菜、意大利菜等美食也非常受欢迎。
老年青年消费两极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对消费的需求也完全不同。老年人的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对吃穿都不太讲究,消费的需求很多还是仅仅满足于日常必需品,如食品。他们很很少到餐馆吃饭,对商品价格敏感,一般不会刷卡消费,更不会透支消费。
年轻人对消费的需求比较旺盛,除了生活必需品外,他们还对一些新潮、时尚、个性化的东西非常感兴趣,接受能力较高,常常光顾电影院、时尚百货商场等。他们愿意尝试各种消费方式,如信用卡消费、网上购物、电子钱包等,消费非常活跃。近年,周末或节假日自驾出游在年轻人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
尖端消费胜过成都
企业主、企业高管、都市白领对品牌、时尚消费比较普遍。名牌时装、化妆品、箱包、名表、高级轿车等成为他们的主要消费项目。由于目前进入重庆的世界顶级品牌化妆品、服装、箱包等并不多,部分人仍常常到香港或国外购物。他们有消费力,对价格不是很敏感,比较注重品牌、服务和质量。这些位于消费塔尖的人对奢侈品的消费能力惊人,甚至超过邻近的成都、昆明、西安等城市。
国际品牌如法拉利,进入西部的首选城市是与重庆相距300多公里的成都,然而,当第一个月的销售下来,他们就对重庆刮目相看──第一个月销售的10辆法拉利中,有6辆是重庆人买走的。不久,法拉利就在重庆设置了销售点。此外,星巴克在重庆开出首家店,第一年业绩就赶超西部其它城市。
学生成为新消费主力
大学生也是一大消费群体。由于他们的经济大多依赖父母,消费能力有限,消费目标往往是价廉物美的商品,如服装。大学生喜欢上网,目前80至90%的大学生拥有个人计算机或笔记本,并追求一些新款商品,特别是手机、MP3等。
重庆与其它大城市相似,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孩子身上很舍的花钱,加上祖父母等长辈的关心,儿童消费市场的增长不可小看。尤其近年来,人们收入逐渐提高,对生活质量也有了要求,经济条件稍好的家庭更加注重孩子,购买儿童食品相当谨慎,购买儿童服装也一定是名牌才放心。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也比较舍的花钱。
连锁经营正红缩小开始明确
连锁经营已成为流通领域中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并开始强力集成传统经营模式。2007年(广东腾笼换鸟,制造业大举西进),重庆批发和零售连锁店41家,拥有门店6125家,年销售额406亿元(人民币,下同),与2002年(大陆内需大爆发前一年)相比,门店数增加3.4倍,销售额增长4.4倍。
商圈差异性
山城重庆原先因为地形分割,商圈间的差异性颇大,但随著城市交通改善,商圈差异性缩小中。原先的购物中心集中在解放碑、观音桥、沙坪坝、南坪和杨家坪等传统商圈,但随著「一小时经济圈」的规画,一些新兴商圈,如渝北、大渡口、巴南和北碚等也开始有购物中心进驻。
一些购物集团如「重庆协信铜锣湾」就先后在渝中、巴南、南岸和长寿区设立「协信铜锣湾广场」。
百货公司定位
在1997年之前,重庆以本地百货品牌占主导地位,如重百百货、新世纪百货等,之后,中外大型百货公司开始进驻,如太平洋、远东、美美、王府井、北京华联、深圳茂业、成商迪康、浙江银泰等。此举造成重庆当地百货业大重整,2004年,重庆最大的重庆商社集团与重庆百货大楼合并,成为当地第一家百亿商业集团。
过去,重庆百货业的定位并不明确,现在则日渐清晰。以太平洋、茂业百货为代表的外来百货公司已形成中高档的定位,主要在市区设点,而重百、新世纪等本地百货公司则在市区及市郊广泛布点。
(取材自香港贸发局《中国内销城市概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