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楼
发表于 2012-8-31 10:38
|
|阅读模式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周一下午,72岁的张生涛坐上了从涪陵体育场到花桥的115路公交车,准备去位于马鞍的长江师范学院办事。“我只需要刷下公交老年免费卡就行了,不用另外付费,车上有空调,座位又舒适,而且几分钟一班。”张生涛说,现在经常出门,到哪里都方便。自从2010年9月,涪陵启动公交车改革以来,这一与市民密切相关的交通工具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提起这一改革,涪陵区政协W员谭瑜则感到特别欣慰。近年来,他和民革涪陵区委的同仁们相继提交了10余份提案,呼吁区委、区****痛下决心改革公交。
据涪陵区政协统计,近5年来,全区政协W员就公交改革提交了87份相关提案。正是这一声声情真意切的呼吁,一件件务实可行的建议,推动了该区公交改革的全面实施。
百姓叫苦 公交车经营不规范
提及两年前涪陵城区的公共汽车,谭瑜连连摇头。“那差不多只能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谭瑜说,虽说涪陵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很快,但落后的公交体制以及公交车运营情况,却令老百姓出行苦不堪言。
谭瑜回忆说,2010年实行公交改革前,涪陵城区共有“公交车”(其实是挂公交路号的班线客车)215台,且绝大部分车辆为私人承包、挂靠车辆。经营者往往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了其公共服务的职能,在车辆投入上压缩成本,造成车容车貌较差,车辆档次低,夏天没有空调,严重影响乘客安全舒适出行。此外,司机超载超速、乱停乱靠、甩客滞站现象突出,不接受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的政策,经营行为不规范,相关部门监管难度很大。
那时城区公交车的经营现状令很多区政协W员忧心不已。通过暗访、实地调查、走访相关部门,W员们就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公交范围扩展、公交线路调整、公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共提交了87份提案。
公交双改 市民出行方便舒适了
2010年9月,刚赴涪陵履新的区长沈晓钟,参加了区政协CW会,听取了政协“关于开通南北交通大循环”等提案的办理情况通报。这次会上,沈晓钟还特别听取W员们对城区公交车的建议。
同年10月,涪陵区委、区****正式启动公交双改,即通过经营体制的公司化和公交化改革(简称双改),使私人经营公交车全部退出市场,形成国有公交运行的局面。此后,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涪陵区完成了200多辆私营公交车的回购。同时,区****与重庆渝运集团达成了合作意向,当年,渝运集团就投资近亿元发展涪陵公交。这使涪陵公交实现了私人承包挂靠经营车辆一次性整体退出,建立公司自购车辆、自行经营、自担风险、自享营收、经营权与产权相统一的新型公交经营模式。
同时,涪陵区委、区****采纳大家的意见建议,从重庆主城抽调机动运力、从各单位抽调大客车驾驶员补充到公交企业,临时服务1个多月,解决驾驶员人手紧缺的问题。并组织青年志愿者上公交车服务,为市民乘坐哪条线路、在哪里上下车等疑问进行解答。短短2个月时间内,使公交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缓解了改革中碰到的难题。
如今,涪陵公交双改已全面完成。公交车档次提升,线路增加,服务水平提高,老百姓出行更加方便舒适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