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本帖最后由 chongq023 于 2014-9-3 17:59 编辑
一提到八股文,很多人就会把它与“刻板”、“陈腐”、“明清科举”联系起来,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八股文是中国古代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后因科举考试规定必须采用固定格式(即要求四段对偶对仗)而僵化。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就曾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杭州高级中学选编的语文教材中包含的两篇八股文分别是明朝初期王鏊的殿试之作《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著名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另外一篇则来自于“科举”紧密联系的多次担任科举监考官—曾国藩的《与诸弟书》。
主持新教材选编的杭州高级中学语文组教研室组长周伟告诉记者,当前中国的孩子在写作上“想法好,但写出文章来却没有体制”,会出现新闻报道写成散文,散文写成议论文的情况,学习八股文则可以让学生的文章有“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