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72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江津区] 三醉美江津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4-9-4 13:00 |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童凤立
江津我去过三回,醉了三回。
头一回,在滨江路翰墨轩茶楼里,抿着采自骆崃山的春茶,听文史专家庞先生如数家珍讲人文,我就陶醉了。江津人文美,美在巨大的历史和现实张力。她雄踞渝江上游咽喉,扼沪渝、控涪合、接滇黔、通藏陇,自古就是长江上游声名远播的大商埠,百年前鹿蒿玻璃制品力拔巴拿马万国工艺展头筹;白沙镇曾位列全川四大经济重镇;20世纪中期江津更成为了经济繁荣的成渝“三江”(温江、内江、江津)重镇。共和国聂荣臻元帅生于此,宋代首筑九开八闭重庆城抗元的彭大雅、明朝著名辅相江渊长于此。20世纪初蔡元培、吴玉章倡导留法勤工俭学,江津成名人数占全国百分之三以上。抗战时,津(江津)沙(白沙)文化区一度与沙(沙坪坝)磁(磁器口)文化区、北碚文化区、成都金牛坝文化区并称中国大后方四大文化区。地灵出人杰,数不胜数,江津出了女将军聂力,革命学者李亚农,作家叶咏、夏培卓、姚非,诗人戴安常,电影评论家钟惦棐,画家陈有杰、陈进、万有能等等。这还不算。整个20世纪重庆籍院士中百分之六十以上是江津人,原中科院院长周光召、两弹元勋邓稼先、工程院院士丁衡高等也曾在此求学。庞先生口若悬河,告诉我目前全区已发现古遗址十多处、石窟石刻近百处,其中仅新石器时代就有三处,听得我连连咋舌。
第二回,我醉在江津得天独厚的美景里。那一年夏天,和孩子的妈妈刚认识。我们由杨大哥、万姐导引,畅游神奇旖旎、大气磅礴的四面山,林木葱茏、丹霞璀璨、飞瀑清凉且不说,杨梅酒的醇厚馥郁,我和老婆十几年不曾淡忘。出了山,我们直奔中山古镇,但见民居古朴,溪水潺潺。置身其中,心旌摇曳,真可谓“沉醉不知归路”。那一晚的时鲜鱼蔬,还有街边买来的老咸菜、豆腐乳,我边吃边赞叹,心里边还生出几分对长住于斯的杨大哥和万姐的“嫉妒”。万姐不愧是旅游圈内人,一口气背出:“四面山、龙登山、紫荆山、骆崃山、碑槽山、石笋山、鼎山,山山有美景,处处藏奇趣!黑石山你们听说过吧?半世纪前就进了美国出的世界风景名胜辞典!”是啊,对于我这个酒量浅的人,想去江津愿意去江津,却又不敢一次去看完。我在揣测,要是一次去遍览几江山水,怕是真会醉得很深、会一直留在那里的。   
第三回,我醉在江津的美酒里。挚友李君、周君等等,都是擅长饮酒的江津土著。北京开奥运,我们几弟兄在江津大桥下渔船上聚饮相贺。高手杯下,我醉得一塌糊涂,半梦半醒之间,听几位熟知掌故的哥子用好酒“撵”好话。这个说:“江津酒美,美在来历久远,得追溯到一千五百余年前南齐设江阳县治那阵。”那个接:“聂帅回忆录多次提到江津白酒。建国后家乡人民时不时给他捎上几瓶江津酒,每当这时,他就会情不自禁地说,这就是我家乡最有名的老白干!1955年他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听了县委、县zf工作汇报后关切地说,江津要大力发展食品工业,特别是江津老白干等,要走出江津,走进北京!”更有厉害的,喝完酒第二天就写了一大篇文字介绍白沙烧酒。文章里说,明嘉靖年间酒业大兴,有“江津产酒甲于省,白沙烧酒甲于津”之美誉。清光绪元年,县志有“白沙烧酒称最”的记载。《白沙镇志》记载:清朝初年白沙酿酒业兴起,当其盛时有槽房300余家,民国初年仍有230多家,每日产酒近五万斤,行销中华。民谚也有“江津豆腐油溪粑,要吃烧酒中白沙”。抗战最艰苦时,冯玉祥到白沙募捐抗日,喝了白沙烧酒吟诗赞叹:“好水不过驴子溪,好酒不过老白干。”抗战艰苦卓绝,坦克、汽车、飞机等动力原料紧缺,全靠酒精。1941年至1945年间,江津每年向战区输送酒精1700多吨,为抗日全胜作出了宏伟贡献。江津美酒醇厚浓烈,和着厚重悠久、古今一贯的文脉文风,回甘动人,沁人心脾;江津美景与美酒相互辉映相互助力,寄寓着豪爽耿直、真挚好客的人文之美,蕴藏着奋发激昂、不畏艰难的现实之美,涵养着憧憬秀美明天、灿烂未来的希冀之美,让本地人自豪而干劲十足,令外来者景仰而受益良多。江津美,有我曾经的三醉,可否算得上一个佐证?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旅游局)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2
发表于 2014-9-9 00:04 来自手机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查看全部内容 登录 | 入驻经典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