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90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火炉"变身"避暑胜地" 渝加速发展避暑旅游正当时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9-10 1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海拔2000余米的金佛山依靠交通便利、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成为了主城周边避暑“热地”。图为游客在南川区金佛山南坡头渡镇河边搭帐篷避暑纳凉。通讯员 喻梵 摄

  编者按

  一方面,因“火炉”之称,外界普遍对重庆的夏天敬而远之,另一方面,重庆却因大山大河汇聚而坐拥丰富的高山、峡谷、溶洞等优质避暑资源,适合发展清凉旅游。
  随着武隆仙女山、石柱黄水、南川金佛山等避暑胜地的陆续崛起,重庆避暑旅游发展驶入快车道,与此同时,基础薄、起步晚、发展粗放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那么,重庆发展避暑旅游优势何在?其在发展中又面临哪些新的瓶颈?未来又将如何破题?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火炉”重庆,本地人谈“夏”色变,外地人更是不敢来渝过夏。重庆因此被业界誉为国内最大的避暑客源地之一,以至于每年夏季来临,近则四川、贵州、湖北,远则新J、吉林、辽宁等地,都会准时来渝“抢客”。
  事实上,重庆作为大山大河汇集之地,本身并不缺乏避暑旅游资源,同时又坐拥巨大的避暑客源市场,其发展避暑旅游具有极佳的先天优势。
  打好“消夏避暑”这张牌,变客源地为目的地,不仅对重庆旅游发展来说是一个机遇,其背后的经济账单和社会账单更值得期待。
  1 “火炉”不乏清凉地
  来自市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2012年,重庆夏季35℃以上高温天数达30天;2013年,重庆夏季35℃以上高温天数更是超过50天,其中多数区县都出现了40℃以上的高温天气。夏季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使重庆成为商家必争的避暑旅游客源地。
  “满街都是‘渝’字头的车,来我们这里住的,八成以上都是重庆人。”贵州桐梓县芭蕉乡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当地zf开始推广农家乐以来,每到夏天,该村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重庆避暑村”。
  在贵州、湖北等地,类似的“重庆避暑村”不胜枚举。据市旅游局数据显示,每年夏季,重庆到贵州、四川及湖北避暑的市民多达百万人次。如果按照每人次每月消费1000元计算,这个市场达数十亿元。
  其实,重庆并不缺乏避暑旅游资源,其中包括开发较为成熟的武隆仙女山、北碚金刀峡、万盛黑山谷等。
  来自市地理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重庆全域山地面积超过70%,主要山脉有30多条,据不完全统计,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00多座。这当中,已进行避暑旅游开发的山峰不足两成,其中较为成熟的不足20座。
  “重庆发展休闲避暑旅游产业,具有非常好的资源条件和市场基础。”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说,但且不论因外地人误读“火炉”,而导致的夏季入渝游客量下滑,单是重庆本地客源市场的大量外流,便足以说明当前重庆避暑旅游开发依然存在不足。
  “客源外流,其根源在于本地避暑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罗兹柏说,结合重庆实际,第一,部分区县对于旅游产业的重视力度不够,新兴避暑区域的营销力度跟不上,导致部分“养在深闺”的优质资源不为人知;第二,知名避暑景区较少,客流量高度集中,从而影响物价、交通、日常供给等配套质量,难以满足游客对休闲舒适性的要求;第三,缺乏“一盘棋”的统筹规划,导致各区县避暑旅游规模化程度低、同质化严重、乡村旅游资源难以盘活等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2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3:3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查看全部内容 登录 | 入驻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