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预计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7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4.5亿元,年均增长17.5%;全社会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21.2%;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920亿元,年均增长2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9亿元,年均增长14.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4万元和1.53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0.3%、12.6%。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走在城市发展新区前列。
产业质态不断优化
坚持“工业为要、五业互动”,五大产业集群总产值由512亿元增长到1445亿元,产业集群度达到90%。农业总产值突破120亿元,连续5年保持全市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由97.7亿元增长到192.6亿元,旅游综合收入由14亿元增长到90亿元。各类存贷款余额达到750亿元、450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2.1倍和2.4倍。建成双福国际农贸城、和润汽摩城、攀宝钢材市场等一批百亿级专业市场,重庆枢纽港珞璜港和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加快建设。
城乡面貌显著变化
推动城镇建设“融城、扩容、提质”,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与重庆主城周边融合,不断做大中心城区体量,全力提升城镇化质量。预计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8.8万,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鼎山长江大桥、几江长江大桥、滨江路支坪段、三环高速公路江永段及江綦段、渝泸高速公路江合段等建成通车,四面山高速公路、九永高速公路、轨道交通5号线江津段建设加快推进。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坚持把民生作为第一目标,区财政民生投入累计达到282亿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67%以上。每年滚动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累计解决5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3000多公里,新建中小学校14所,实现行政村光纤全覆盖和镇街4G网络全覆盖。29个市级贫困村完成整村脱贫,动态减少建卡贫困人口6万人。
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多规合一”、白沙镇行政管理体制、教育管办评分离、人民陪审员制度、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5项国家级改革试点成效显著,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群团改革3项市级改革试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更加精简高效,商事制度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全面展开,zf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入推进。设立开放创新产业引导投资基金、文化旅游产业引导投资基金和新型城镇化专项基金,在全市率先探索PPP投融资模式建设重大项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累计协议引资总额超过5000亿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创建,江津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指日可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