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态化清漂保持江清岸洁

环保电动清扫车

垃圾不落地

各类先进的机械化环卫作业车
文明不文明,首先看卫生。2015年以来,县环卫所在县城乡建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市貌整洁、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城市环境建设目标,创新管理,擦亮城市形象,努力为文明创建工作增光添彩。
实行特许经营,提升环卫作业效率和质量
县环卫所不断探索改革环卫运行体制机制,引入重庆市首个城市环卫管理PPP合作项目,与启迪桑德环境资源公司签订忠县城区环卫一体化特许经营协议,特许经营期为25年,实现了环卫作业市场化企业化运营。
启迪桑德公司按照保洁、清运、收集、养护“四统一”环境整治原则,利用现代环卫机械设备和车辆,高质量从事城区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转和垃圾运转站运营管理。目前,已建成智慧环卫云平台,实现了对环卫作业中的人、车、物、事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城区道路清扫、洒水、冲洗实现机械化、无盲区、全覆盖,环卫作业更加规范、管理决策更加科学。
推广垃圾分类,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抓住忠县被纳入国家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的契机,上门集中收运市民、商铺的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做好垃圾分类新模式实施的宣传发动,拍摄重庆首个环卫题材微电影《幸福需要你的文明》,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让分类投放垃圾的观念和意识入脑入心。加大投入,在城区设置可回收、不可回收果皮箱700余个。2018年,将在城区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和家庭废旧物回收利用模式。
县环卫所率先在重庆市推行垃圾不落地收运模式,城市环境卫生持续改善。今年5月1日起,县城滨江路、临江路率先试点垃圾不落地收运模式,撤除原有垃圾箱,改由垃圾压缩车定时定点收集垃圾,杜绝垃圾二次污染。坚持“以克论净”,促进城市环境卫生持续改善。明确主干道车行道1平方米范围内尘土不超过5克,次干道不超过8克,组建专业队伍对保洁质量进行量化考核,确保生活垃圾清运全封闭,日产日清。同时,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对乱丢垃圾的不文明行为予以曝光,引导市民主动摒弃和积极制止乱丢乱扔行为。
县环卫所在积极做好城市环境常态化保洁的同时,加强对忠县蓝天环境有限公司清漂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组织专业队伍定期、不定期对河面的浮萍、泡沫、柴草、树枝、农作物秸秆等漂浮物进行打捞,对河流岸线、消落带的白色垃圾等进行清理,确保长江忠县段88公里干流和12条次级支流江清岸洁。县环卫所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遇到各种突发事故时,顾全大局,听从指挥,及时调度车辆和人员参与应急抢险。
建设品位公厕,让找厕不再难、如厕成享受
县环卫所按照公厕建设品位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人性化的目标,在城区人流聚集地布局园林式、内廊式、智能环保移动公厕52座,提档升级改造城区老旧公厕16座,并鼓励社会公厕免费对外开放。创新理念,在公厕内布置“忠文化”、三国故事、柑橘文化、文明礼仪、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宣传画和标语;安装排风机、消毒剂自动喷洒机;放置盆栽和墙体绿色植物;设置母婴室、手机加油站;建设无障碍通道、手机APP公厕查询指引系统;营造卫生、温馨的如厕环境,让小小公厕成为展示和推介忠州特色、传播正能量的载体。
同时,从工作时间、卫生标准、设备配置、故障处理、服务水平等方面制定星级管理标准,每名职工认领1至2座公厕,按照标准对每一座公厕进行精准管理。
环境卫生状况是城市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近3年,我县城市保洁水平排名居重庆市前列,多次受到市市政委、市环卫局的高度赞扬。
记者 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