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8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百万人才大战开启:二线城市抢人 送户口送钱送房租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7-1 1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原标题:新一轮“百万人才”大战: 毕业季二线城市“开价抢人” 产业优势决定竞争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慧、实习记者王古锋北京报道
       “我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回成都了。”211高校的四川籍实习生小陈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来短信,在北京一边实习一边找工作的几个月后,他最终选择了回去二线。
       6月毕业季,今年将有750万大学毕业生,一线城市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户口指标收紧,二线城市以武汉、西安和长沙为代表,则提出了留住百万大学生或者吸引百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计划。
       最近一周,6月23日,武汉喊出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6月29日,长沙提出五年吸引100万人才;西安也提出“五年投入38亿,引才育才100万”的目标。
       有人才的城市才有未来,二线城市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二线城市zf政策制定者、重点大学就业办和毕业生发现,吸引人才核心还是产业,没有产业也留不住人才,二线城市人才逆流回到一线城市的也不在少数。二线城市优势产业在吸引人才方面毫不费力,比如长沙的娱乐产业,但在互联网、金融、科技产业,二线城市仍待补课。
送户口送钱送房租
       750万大学毕业生去哪儿?城市的抢人政策陆续发布。
       在武汉发布“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政策后,长沙即发布新政,未来五年,吸引储备100万名青年人才在长沙就业创业。
       今年以来武汉、西安等地均打出史上最低省会城市落户门槛。最新的长沙落户政策,除了零门槛,还有奖励。
       长沙除了对毕业生的落户零门槛,还有租房补贴。对新落户并在长沙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
       在这场“抢人”大战中,户口、房子和现金补贴,都是重头戏。户口方面,二线城市对本科毕业生落户几乎零门槛,不少城市比如长沙对落户还有租房补贴,西安和武汉都放宽了对专科生的落户门槛。
       在住房方面,南京市则发布《人才安居办法》,提出力保16万人才安居乐业,主要面向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和园区内新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六类人才,可以分别享受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购房补贴和租赁补贴五种待遇。
       资金补助也是重头戏,杭州推出“房补+车补”;福州市财政则给予应届博士研究生每人安置补助费15万元,用人单位帮助协调解决住房困难。
       除了对毕业生,重点人才补助方面,更是不惜重金,杭州、南京以及无锡,对于顶尖人才和团队的自主更是高达亿元。
北上落户持续收紧
       二线城市抢人,其大背景是一线城市落户逐渐收紧和新一线城市的崛起。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早于2014年表示,进京指标不会突破1万人,以后会呈逐步趋紧态势。2015年北京市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引进指标不超过9000人,“2016年只减不增”。
       虽然2017年进京名额尚未公布,北京官方最新表态,北京将坚持“两严控一支持”引进毕业生,即按照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对落户指标实施“总量封顶”。今年外地生源进京落户指标将不超过9000人。
       上海也在严控人口,自2015年起,上海的流入人口持续转负。而今年外地流入、无户籍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3万人。
       一线城市中,唯深圳在大举吸纳人才。自2016年上半年深圳市出台81条“人才新政”后,深圳十区也紧跟着出台落地政策,按照宝安区的方案,最高端的杰出人才可以获得市和区各600万元共1200万元的奖励补贴;基础型的人才也可获得博士6万元、硕士5万元、本科3万元的租房和生活补贴。
       相对北上深的高房价来说,发展较快的二线城市,也即舆论提到的“新一线”,一般包括杭州、成都、武汉、南京、青岛等城市,也是应届大学毕业的首选地。
       根据智联猎聘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17应届毕业生签约“新一线”城市比例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持平,而希望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高达37.5%,高于一线城市的29.9%。从流入数据来看,一些“新一线”城市更是不逊一线,杭州人才流入率高达11.78%成为“领跑者”。
二线城市能留住大学生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的一份资料显示,近三年(2014-2016)的学生就业城市排名,前四的城市始终是兰州、北京、深圳、西安,广州与上海则在5、6位变动;除了因为地理因素而就近选择的兰州和西安,“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直是兰大人就业的首选。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在2016年的就业选择中排名有了很大的提升,都成为兰大人前十的就业选择,武汉也超越此前一直排在前面的成都、杭州和天津。这也说明武汉成为新一线城市中的相对有吸引力的区域。
       武汉有大学之城之称,这是武汉gy在招商接待和城市推介中,最爱提及的一句话,即武汉有79所大学130万在校大学生,大学生人数世界第一。但大学生转化为建设武汉的人才了吗?这是武汉很多区域学者的一句反问。
       来自武汉市人社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留在武汉的大学生为10.4万人, 2016年为15万人,人数明显增加。
       长沙市zf的一位政策参与制定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几年长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明显增加,其留人的核心还是产业。
       比如长沙的优势产业传媒娱乐产业,大学生就业收入高,以湖南卫视为例,收入绝不低于一线城市的电视媒体收入,对优秀人才吸引力大。
       二线城市是否能留住人才,至今还待观察。“在北京一直做互联网运营岗位,回武汉进了一家互联网企业,发不出来工资。”回二线两个月后,王方(化名)开始迷茫了,又想着回北京。“在二线找工作,优质民营企业少,大互联网公司少,坑儿太多。”他总结。
       最近两年二线城市拿出了最大魄力吸引人才,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不少有二线城市逆流到北京的大学毕业生,集中在互联网、传媒和金融行业,在二线城市比较难找到位置。
       对于优秀人才来说,房子、户口和几万块钱的补贴都不是关键,他们更期待的是发展空间。北大金融硕士毕业的王君(化名),刚从北京搬去了深圳。在他看来,相对他的老家郑州来说,深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深圳靠近香港,各方面教育医疗资源相对北京,不会差太多。另外深圳还给了他一份比北京更高年薪的金融类offer,还有户口。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