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22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一个乡村的生态“进化史”——重庆市奉节县草堂镇欧云村见闻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3-23 1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新华社重庆3月22日电题:一个乡村的生态“进化史”——重庆市奉节县草堂镇欧云村见闻
  新华社记者韩振
  一进入长江之畔的重庆市奉节县草堂镇欧云村,村口天宝水泥厂高高耸立的冷却塔,就将记者带回7年前。
  那时,水泥厂排出的浓烟、粉尘刺鼻难忍,树木纷纷枯死,村民进果园像下煤井,门前种出的水果变成“煤果”,学校教室里总有扫不完的水泥灰。
  但这一次,一切又显得陌生。天宝水泥厂早已停止生产,走在村口的水泥路上,一股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村前屋后的油菜花开得正艳。山坡上,绿油油的果树迎风招展,黄澄澄的脐橙挂满枝头。
  过去,脐橙挂果期短,过年前就基本采摘完了。如今,随着大量新品种的引进,脐橙挂果期也变得更长,甚至能到来年四五月份,晚些日子还够看到“花果同树”的奇观。错峰上市的脐橙,也能给当地群众带来更多收入。
  71岁的村民肖维平就住在水泥厂旁边的山坡上,他和老伴正在采摘脐橙,听说有人来访,赶紧放下活计往家里赶。在家门口,老两口很快就认出了记者,肖维平的老伴陈阳桂到屋里拿出一兜脐橙,非要让尝一尝。
  记者剥开一只脐橙,里面肉美汁多,轻轻咬上一口,满心都是甜蜜。7年前,同样在肖维平家里,记者采访完水泥厂污染事件临走时,老两口也拿出脐橙让记者品尝,记者手里握着灰不溜秋的脐橙,却下不了口。
  过去几十年来,欧云村一直是奉节脐橙的重要产地,但自从村里建了水泥厂,栽种的果子卖不出去,自家种的菜不能吃,吃菜都要到镇上买,那段日子对他们来说无比煎熬。
  7年过去,村民依旧是无比热情的村民,但欧云村早已不是被污染的欧云村了。
  “水泥厂早在4年前就关闭了,再也没污染了。”肖维平满脸挂笑说,村民种的水果变光鲜了,也值钱了,他家200多棵脐橙树,去年卖了2万多元。
  “zf每个月还给我们发养老金。”他的老伴陈阳桂掰着指头算着说,“我们老两口身体没什么大毛病,一个月有200元的养老金,孩子们也不用担心我们的生活了。”
  当年,向记者反映水泥厂污染的是老人的小儿子肖华应。陈阳桂自豪地说,水泥厂关停后,小儿子就带着老婆孩子去广东打工了,这两年挣了不少钱,正准备在外面买房子。
  记者与老人告辞,沿着水泥路一路下行。不远处一块平地上,一个写着“脐橙分选包装车间”字样的厂房出现在眼前。走进厂房,几十名工人正在紧张工作,一箱箱包装好的脐橙整齐地堆放在一起,等待装运。
  车间负责人翟德森告诉记者,车间每天分选包装40吨脐橙,这些脐橙通过线上线下卖到全国各地,车间工人都是附近村民,其中不少是贫困户。村民不但把种出的脐橙卖到这里,还可以在这里打工挣钱,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
  厂房里,村民王桂林正在分选脐橙,一年前她还跟着丈夫在外打工。“以前村里环境不好,只能外出打工,现在环境好了在哪都能挣钱,在家还能照顾老人。”她说,“今年家里产了10吨脐橙,卖了四五万元。”
  翟德森说,厂房老板以前做煤炭生意,在奉节有煤矿,两年前煤矿关闭,老板做起了脐橙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以前从事煤炭行业的工作人员也纷纷转型。“转型虽然痛苦,前景却很光明。”(完)

点评

他家200多棵脐橙树,去年卖了2万多元。  发表于 2018-3-27 19:41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