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新华网重庆教育频道9月20日电 9月19日下午,放学铃声响起,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恒大雅苑校区内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们拿着各种学具,奔向教室、操场、体育馆等不同场所。 为切实解决“三点半难题”,今秋开学,九龙坡区各中小学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以家庭自愿为原则,放学时间延长至下午五点半。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恒大雅苑校区结合学校实际,开设了“年级走班社团”,为孩子们带来非遗面塑、精品美食、校园篮球等47个精品课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重庆面塑”手艺传承人谭先华正在指导学生。新华网发(郝梦尔 摄) “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按照式样一步步进行捏制......”在一间教室里,来自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重庆面塑”手艺传承人谭先华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学生们充满好奇的看着谭先华手中的面塑,跟随老师,将面团进行搓揉,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很快面团在学生的手中成形。室外练习场中,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课程也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成为了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乒乓球课上,老师手把手指导学生挥拍。新华网发(郝梦尔 摄) 校园篮球课程现场。新华网发(郝梦尔 摄) 羽毛球课上,老师正在指导学生握拍。新华网发(郝梦尔 摄) 据悉,该校课后服务工作开学至今,已是第三周。学校遵循学生和家长自愿原则,周一、周二全校开展作业辅导,让学生在学校完成作业;周三、周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设计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非遗文化面塑、精品美食、篮球、啦啦操、汉文化等课程,并制定了详细的课时计划。 汉文化学习现场。新华网发(郝梦尔 摄) 精品美食课上,孩子正在品尝自己制作的美食。新华网发(郝梦尔 摄) 啦啦操课程现场。新华网发(郝梦尔 摄)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恒大雅苑校区副校长涂敏介绍,学校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整合校内教师资源,合力推进课后服务工作,除此之外,学校还积极动员校外资源,将专业领域人才引进学校。 “开学前期,我们通过网上报名的形式进行选课,校园篮球、电脑绘画设计等课程在报名启动几分钟后就满额了,非常受欢迎!”目前,报名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达到99%。 “我本来对手工类的课程就非常感兴趣,没想到在学校还能学习到非遗项目。”五年级(3)班的师锦程表示,自从参加了课后延时服务,在等家长接送的空隙时间,还可以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非常开心。 对于学校开展的课后延时服务,一位家长表示非常满意,以前由于放学早下班晚,导致孩子无人看管、家庭作业辅导困难等难题,一直是家庭教育中的痛点,“现在学校实施课后延时服务,既解决了‘三点半难题’,还拓展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最重要的还是免费的,让我们省了不少心!”(郝梦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