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新华网重庆教育频道11月11日电 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如何建设未来新型学校?课程课堂创新如何实现学生全面与个性化的发展?11月10日,“建设未来学校 培养时代新人”第五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在重庆市江北区徐悲鸿中学召开。来自国内外优秀校长、知名专家学者、科技界精英聚集,共同聚焦未来学校建设。 本次大会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江北区人民zf主办,重庆市江北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 《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发布 大会发布了由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起草的《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是基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其对“学校”、“学习”、“课堂”、“学习路径” 等核心概念进行新的审视。 重庆市江北区区长代小红致欢迎辞。新华网发(邓红娅 摄) 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邓睿发言。新华网发(邓红娅 摄) 开幕式上,重庆市江北区区长代小红致欢迎辞,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邓睿进行发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崔保师在讲话中指出,推进未来学校研究建设既要勇于创新又要注重实效,希望借助未来学校大会整合全社会资源,构建zf部门、科研机构、高新企业、社区和学校相融合的教育生态体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崔保师致辞。新华网发(邓红娅 摄)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李楠讲话。新华网发(邓红娅 摄)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李楠表示,在未来学校建设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及谋划未来的能力。 教育专家学者共论未来教育生态 在主旨发言环节,四位专家就未来学校建设、未来教育生态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褚宏启以“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为题,指出基础教育现代化目标存在的问题、主要任务及今后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江北区委教育工委****田洪梅分享区域经验。新华网发(邓红娅 摄) 重庆市江北区委教育工委****田洪梅从“区域推进未来教育的认识与实践”的角度,对未来教育形态、课堂形态的变革以及未来教师素养进行了剖析,分享了江北区在未来教育方面所做的实践探索与取得的初步成果。 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李一诺认为,回归本质是未来教育的方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王素则强调,未来学校要更加关注人,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与技术的关系,重新认识学习、理解课堂,重构学习路径。 据了解,中国未来学校大会是一个跨领域的开放性平台,提倡和鼓励创新思维和国际间的交流,旨在共同促进全球合作、构筑教育的未来。大会以主旨论坛、分论坛、实战工作坊、展示空间等形式,呈现出未来学校在空间、技术、课程等方面的变革。(邓红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