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本帖最后由 等风的战旗 于 2021-10-12 17:10 编辑
1、路网不完整(建设进度影响进站客流及换乘功能)
2、站点不合理(影响乘坐意愿)
3、站间距过大(站点覆盖客流不足)
4、公交站点不匹配(影响不同公共交通方式相互换乘)
5、近郊轨交通达、接驳滞后(缺少周边区县补充、喂给客源)
6、中心城区没实行全域限行(影响私车转轨交客流量)
7、没有人为压缩公交线路、班次(缺乏行政助攻手段)
8、运营时间不够(线路能力利用不足)
9、运营班次不够(发车间隔太长,发车频率不够,车体能力利用不足) 10、早期线路为了照顾交通节点造成单线过长、过弯(一条线再长也难以照顾一个面),最典型莫过于3号线,本来机场、车站是可以靠几条直线相互换乘来刷客流的,结果一条线穿到底,线路绕、运行时间长效率低,换乘也低,还躲开了很多居民集聚区,为了方便机场、车站那点人而弃掉了大量日常通勤客流,得不偿失。
11、半岛地理、两江阻隔,核心区1、2号等线路有一端无法穿透两江与环线换乘,造成换乘能力缺失。
软硬都明显存在问题或差距,有些是暂时性的(比如1、5),有些则是永久性的(比如2、3、4、10、11),还有些是不可预知的(比如6、7、8、9),弥补永久性的问题只能靠加密不断修更多新线路来解决,不可预知的则只能靠解决懒政和提高管理能力。
如果把进站客流量比喻为实际gdp(不变价),那么线网总客流(含换乘)就相当于名义gdp。
很显然,大家比较的时候,还是看更高的指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