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随着城镇化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因工作、学习等原因进入城镇,成为新市民。深圳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辖内的新市民总量大、占比高、分布广、流动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面对深圳多样性的金融需求,70年间,从信用合作社到农商银行,深圳农商银行抱朴守拙,服务深圳发展建设的赤子之心从未更改。

扎根社区,服务社区居民
70年前的出生地,就注定了深圳农商银行扎根社区服务社区的使命,这种同根同源的基因和相伴相生的成长,让这家银行的社区情怀愈久弥香。据观察,深圳大部分社区股份公司和社区居民既是深圳农商银行客户也是股东,彼此相伴相生。深圳农商银行几乎在每个社区都设立网点,服务深圳全市1000家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和超20万的社区居民,可以说参与和见证了深圳的各个村发展成为今天的社区股份公司,更紧贴社区企业转型步伐,以全生命周期、一揽子的综合金融服务为转型升级后的“新社区”赋能,是社区发展背后的金融力量。
2004年,深圳全面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原特区外27万农村村民转为市民;原行政村改制组建为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城市化开始快速推进。彼时,村委集体经济组织响应****号召进行改制,这期间,深圳农商银行用实际行动给予社区坚定的支持,支持他们建设道路和工业园区,助力社区转型。也正是借助于深圳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深圳原特区外的社区兴建工业厂房达7000多万平方米,吸引了大量外来人才和外来投资,为深圳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有力地推动了深圳原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
这份来自社区金融的能量,持续70年,依然穿透着生命的温度。2021年,依托服务本土居民的多年经验优势,深圳农商银行为社区居民倾力打造了“自家人”服务平台,以更精、更专的金融服务全方位支持和跟进社区的发展。
创新服务,数百万客户开户时间超十年
在原特区外,深圳农商银行一直是当地居民和企业金融服务的主力军。特别是在2004年深圳城市化改革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深圳农商银行将网点开到社区,把ATM机设在工业园区,极大地缓解了客户特别是来深务工者在银行办业务的排队问题,也凝练出该行“草根银行”情结。每年涌入的来深建设者构成了深圳农商银行千万级零售客户和当下该行服务的新市民客户群体的基础,更注定了新市民金融服务一直是这家本土银行的“天然主业”。
在现在物理网点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深圳农商银行仍坚持以物理网点作为服务客户的基础单元,自觉承担起保障社区居民基础金融服务需求的责任担当:在深圳地区设立超200家营业网点,网点数量稳居同业前列。发展至今,在东部一些金融需求不旺盛的地区,即使部分网点处于盈亏平衡点,但该行坚持不撤网点,全力满足当地居民的金融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网点已经演变成为一种责任,也进化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一种信任。
很多在深圳社区成长的孩子,毕业后的就业志向,是回到这家银行服务更多的亲朋邻里。在伟利丰公司服务了32年的邓厂长,如是描述与深圳农商银行的关系,“农商行在我们困难的时候支持我们的情谊,我们一直非常珍视。现在,我们与农商行的关系好比自家人。”
资金有价信任无价。一组数字是真实的写照:在该行过千万数量级的零售客户群中,有320多万户的开户时间超过10年,有140多万户超过15年的业务合作。
从老社区到新市民,深圳农商银行70年见证了深圳的风云变迁,丈量深圳金融创新的能量,参与了特区经济的零点起步,尽心尽力守住了人间烟火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