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长安2024年上半年很萎靡,主要原因是产品定位不准有关,建议更换市场部领导 [打印本页]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4-7-12 12:57
标题: 长安2024年上半年很萎靡,主要原因是产品定位不准有关,建议更换市场部领导
今年在国产品牌异军突起的氛围下,长安汽车略显萎靡,连续被吉利、奇瑞等厂家超越、甩尾,快要掉出第一阵营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产品定位不准。
一、产品定位过于“前卫化”“年轻化”,与中国当前家用车“大气、成熟、宽敞”的定位不符。
加之近年来经济稍显低迷,年轻人就业差,收入不足,买车群体中年化趋势明显。
例证:阿维塔本来是很好的产品,但是造型过于前卫,导致家庭用车不作为首选,销量萎靡。
深蓝也是不错产品,造型比较年轻化,部分年级大的人肯定不作为首选。
二、产品定位不明确,多个子品牌相互重叠,区分度非常差,让消费者购买难度加大。
长安母品牌,启源、uni、智电、lumin、cs、x、逸动、逸达、raeton。
其他品牌系列:深蓝、阿维塔
例如:uni系列,作为长安母品牌的升级产品,与深蓝中档定位,根本分不清楚。
长安母品牌也有新能源车型,长安启源这种品牌到底是哪个档次的定位呢?消费者很难分清楚。
三、产品命名体系混乱,很多用纯英文字母命名,形象化很差,对中年人不友好。
例如:uni、lumin、cs、x这种纯英文字母的命名方式,让英文字母都认不全的中年人怎么选择呢?
智电,到底什么是智电,定位在哪个阶层,消费者一头雾水。
建议:
一、借鉴吉利、理想的设计风格,走“大气、成熟、宽敞”的设计语言,做好中国家用车的主力品牌。适当走走年轻化的路线作为辅助就可以了。
二、细分品牌,适当拉开品牌间的差距和定位。
三、品牌命名形象化,避免阿维塔、uni、启源这种极端抽象化的命名方式。
四、做好技术共享,比如阿维塔的技术可以与深蓝等中端品牌共享,快速推出新车型,建立子品牌的车型矩阵。
作者: zxj2500 时间: 2024-7-12 13:06
7月11日消息,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在25亿至32亿元之间,较去年同期下降58.19%至67.33%。
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第一季度并购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所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50.2亿元,导致原持有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尽管如此,长安汽车在2024年第二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13.4亿至20.4亿元,实现同环比增长。
这一增长得益于公司品牌提升、产品结构优化以及自主品牌盈利能力的稳定,同时合资业务盈利能力也在逐步改善。
上半年,长安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334051辆,同比增长9.74%。其中,自主品牌销量1121346辆,同比增长9.88%,新能源车型销量299065辆,同比大幅增长69.87%。
合资板块中,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上半年销量分别为111633辆和36845辆,分别同比增长13.36%和14.44%。
作者: pol88888 时间: 2024-7-12 13:57
你这些茶馆人士就不要乱谈企业经营了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4-7-12 14:15
理想仅凭几款空间宽敞、外观中庸、其他方面没有什么优势的套娃车型,就能畅销,足以证明品牌集中、空间宽敞、外观中庸的重要性
作者: 盛夏的梧桐 时间: 2024-7-12 14:42
这个建议无效,猪肉荣才是根本。猪肉才是应该更换。
作者: 还是举棋不定 时间: 2024-7-12 14:50
喊个高流量带货的来当,可能会好的多。比如说那啥,才来过重庆那位。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4-7-12 15:15
你怎么知道我是茶馆人事,二愣子。
老子干企业咨询的时候,你还没有出生,不过现在不干了。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4-7-12 15:16
看看吉利、奇瑞的增长势头,长安已经很落后了,乘用车、SUV前20名都没有一个车型。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4-7-12 15:17
看看吉利、奇瑞的增长势头,长安已经很落后了,乘用车、SUV前20名都没有一个车型。
作者: 重庆美 时间: 2024-7-12 16:14
长安的设计人员,审美技术有问题,设计的车自以为是,外观其实看起来很差
作者: 还是举棋不定 时间: 2024-7-12 16:31
问题主要不在于车型,而在于缺余大嘴雷布斯之类的高流量人。
作者: 还是举棋不定 时间: 2024-7-12 16:51
时过境迁,以前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报纸广告牌之类的销售模式,完全整不赢直播带货。虽然我还不太接受直播带货,但不得不妥协。
作者: 重庆向北 时间: 2024-7-12 17:00
二季度环比增长很不错啊,扣非净利润也还行,你连基本数据都没搞清楚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4-7-12 17:25
其实设计还过得去,就是太年轻化,太前卫了。还有品牌定位很模糊,名字也取得不够好,用纯字母。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4-7-12 17:27
你要横向对比啊,和增长率的头牌对比,和奇瑞、吉利拉开了距离了。主力车型也不突出,前20里面寥寥无几了。
作者: 所见不同 时间: 2024-7-12 17:28
长安车型太多了,不停地开模,都上不起量,供应商恼火得很。
作者: cqpsp 时间: 2024-7-12 17:33
本来油车刚好做起来 结果电车强劲 安慰她外观不错 内部细节差了!!!可惜 内部设计大改以后应该销量起来
作者: 烛音无声 时间: 2024-7-12 17:46
讲设计,长安现在比你说的那几个强多了。
还借鉴理想吉利,这两个品牌的设计真的丑,只是营销比较强。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4-7-12 17:49
有人是鸡蛋里挑骨头
有人是问题里找亮点
有人是成绩里找不足,这是最理性、最想长安好的,楼主就是这样的人。
作者: ZGCQEXB 时间: 2024-7-12 18:27
销量又不差 估计是阿维塔拖了后腿 而且收回深蓝主导权 特别是玉峰山的新工厂这些算一起了吧 看销量都还可以 阿维塔上不了量 是不是没有增程的原因
作者: pol88888 时间: 2024-7-12 18:38
ZGCQEXB 发表于 2024-7-12 18:27
销量又不差 估计是阿维塔拖了后腿 而且收回深蓝主导权 特别是玉峰山的新工厂这些算一起了吧 看销量都还可 ...
阿维塔卖不好,一是造型杀马特,设计过度,但是搞个同质化造型估计早就死翘翘了。二是高端纯电本来就不买动,问届M9上半年卖了将近6万台,纯电只占十分之一。
电车的尽头是油箱
作者: wxiaole 时间: 2024-7-12 20:32
新能源的牌子太多了,顾此失彼
作者: kouprey 时间: 2024-7-13 15:08
光是你说换市场部领导,就显得不专业
作者: 姐姐我受不了了 时间: 2024-7-13 15:12
pol88888 发表于 2024-7-12 18:38
阿维塔卖不好,一是造型杀马特,设计过度,但是搞个同质化造型估计早就死翘翘了。二是高端纯电本来就不买 ...
阿维塔确定即将上增程了,销量只会上涨。另外看改款的外形怎么改了,以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太过于前卫而且内部空间小
作者: 隆兴高原 时间: 2024-7-13 17:11
长安压力山大,领导周末都在直播,中干们都不敢休息
作者: wangking 时间: 2024-7-15 09:29
长安还是稳住了的,虽然没比亚迪、奇瑞、吉利增长好,但比上汽、广汽、长城还是好得多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4-7-15 11:33
周末遇到一个塞力斯的中层,他自己购买的长安深蓝s7,说明长安的产品力不错,但是营销太拉了,是系统化的拉。
品牌命名、定位、产品矩阵、通路都没有整合好,研发投入力度稍微少一些,研发效率也低,产品好,卖不出销量来。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4-7-15 11:40
2021年中国汽车厂家研发投入排名。长安汽车第6名。各厂家的研发投入费用化,资本化策略不同,可能财报数据不准确,但是可以大致反映投入强度。
1. 上汽集团 149.67亿
2. 比亚迪 85.56亿
3. 长城汽车 51.50亿
4. 广汽集团 51.25亿 占营收8.10%
5. 吉利汽车 48亿
6. 长安汽车 41.42亿
7. 北京汽车 26.02亿
8. 蔚来汽车 24.87亿
9. 江淮汽车 18.1亿
10. 小鹏汽车 17.25亿 占营收29.50%
11. 江铃汽车 16.65亿
12. 北汽蓝谷15.82亿
13. 理想汽车 10.99亿 占营收11.60%
14. 东风汽车 3.87亿 占营收2.8%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4-7-15 12:29
看一下2022年各车企研发费用投入情况:
比亚迪,186亿,营收4241亿,占比4.4%
特斯拉,212亿,营收5621亿,占比3.8%
蔚来,108亿,营收455亿,占比23.7%;
小鹏,52亿,营收268亿,占比19.37%;
理想,67.8亿,营收453亿,占比14.9%;
零跑,15.1亿,营收124亿,占比11.4%;
赛力斯,13亿,营收341亿,占比3.81%
江淮,15.3亿,营收366亿,占比4.18%;
上汽,180亿,营收7210亿,占比2.5%
吉利,67.6亿,营收1480亿,占比4.57%
长城,64.5亿,营收1373亿,占比4.7%
长安,43.1亿,营收1213亿,占比3.55%
作者: 大鱼大肉 时间: 2024-7-15 12:36
还是根子问题,机制。 长安是央企最好的,但比民企还有上升空间。
作者: 大鱼大肉 时间: 2024-7-15 12:46
看腾讯、华为等的天量利润,重庆穷企业太多,对城市很不利。
作者: 大鱼大肉 时间: 2024-7-15 12:47
长安设计有明显问题。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4-7-15 12:50
2023年,汽车产业研发投入,长安裹足不前,比亚迪进步神速。缺奇瑞和一汽集团的数据。
比亚迪395.75
上汽集 团183.65
蔚来108.36
长城80.54
潍柴动力80.45
华域71.22
理想67.80
长安59.80
小鹏52.15
一汽解放29.82
均胜电子25.41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4-7-15 12:50
2024年第一季度,长安进步较大。可能是因为研发投入的周期到了。
还有,长安的研发投入资本化比率很高,说明业绩压力很大。
作者: 大鱼大肉 时间: 2024-7-15 12:56
阿维塔造型其实有缺陷,前脸问题突出。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4-7-15 15:36
中国除了那几个平台企业外,很少有利润很好的企业了。像长安一样有几十亿利润的制造业企业,拿几十亿搞研发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作者: 两江风 时间: 2024-7-16 01:03
这个才是根本!
作者: 小树小树 时间: 2024-7-16 07:56
呆过国企的都知道,这玩意不是市场部头目能定的。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4-7-16 10:01
长安现在cs75不行了,连主力产品都找不到了,发力方向都找不到了。前不久朱总还去喷华为,让华为帮他理清产品矩阵,弄几个拳头产品,绝对可以成为中国的前二。
现在看到吉利转型成功,奇瑞快速发展,反超了自己,心理有点儿慌。
国企有国企的优势,但劣势也很明显,就是效率慢,怕出错,部分市场化、有风险的环节适当合作、外包还是必要的。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4-7-16 10:49
大鱼大肉 发表于 2024-7-15 12:46
看腾讯、华为等的天量利润,重庆穷企业太多,对城市很不利。
华为的天量利润,还是在给员工高薪资、给供应商高价格等高成本基础上取得的。足见其经营水准。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4-7-16 10:54
细无声123 发表于 2024-7-16 10:01
长安现在cs75不行了,连主力产品都找不到了,发力方向都找不到了。前不久朱总还去喷华为,让华为帮他理清产 ...
会叫的娃儿有奶吃。朱总这么一闹,华为把本该给问界M5换代的车型,给了啊维塔。好在肉烂在锅里,该车型还是留在重庆。
作者: mywj618 时间: 2024-7-16 19:18


作者: superhe 时间: 2024-7-17 07:59
本帖最后由 superhe 于 2024-7-17 08:08 编辑
事后来说基本都有一定优势,首先可以排除相当一部分历史已发生的"被证明"不太对的方案。但个人感觉来说,作为购车需求、购车欲望、购车支配资金占比以及还款能力后劲上来说,还得是以年轻人为主,我认为,80后也可以归结为年轻人,80后也是当今社会的主力。有些事情并非非白即黑,有可能只是白得不够彻底或者白得有所欠缺。白不行,有可能你换成黑更糟。要事前每次让你做决定都能立于不败之地那才是高人。
要拿名字来特写说事的话,问界、菜鸟、特斯拉、比亚迪等,也没觉得名字有什么让人觉得名字有什么过人之处,除非大家都叫长城,名字一目了然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4-7-17 09:40
本帖最后由 细无声123 于 2024-7-17 09:41 编辑
理性讨论几句,
一是人的认识局限总是在事后进行总结反思,何况我们还是局外人,不能深入了解长安汽车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只能看到了问题,友好的提出来。为了博眼球,起了一个要求市场负责人下课的题目而已。
二是长安的产品矩阵很有问题,可以从实际销量看得出来,因为产品定位不清晰,导致市场消费群体分析不够深入,销售渠道和方式不够精准。有了解长安的人说,长安上上下下都在搞营销,说明长安的焦虑。
三是长安的产品命名能力的确存在问题,但不是一棒子打死。深蓝这个名字就很不错嘛,至少年轻人知道IBM的深蓝计算机。单纯的用英文字母取名字,的确会犯忌讳,中国还有部分人不熟悉英文。uni、智电、lumin、cs、x、逸动、逸达、raeton,纯粹是给部分人添堵,我也没有见到任何厂家这么做。
连外国品牌到中国来,都知道要取一个中文名字,结果自己的本土品牌只用英文,不是搞笑么?
作者: FBI023 时间: 2024-7-17 09:52
长安需要把产品体系整理,营销要做好,其实就造车功底来说是没问题的。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4-7-17 12:27
对头,长安的造车功底在国内还是不错的,新能源转型也提前谋划了。
问题是整合力度不够,感觉前后衔接不够顺畅,有国企固有的低效率。
作者: coolpilot2020 时间: 2024-7-24 10:15
底盘,底盘还是底盘,之前在一个帖子里说了长安车最大的短板就是底盘,走烂路特别晃,结果竟然被删除了,真是搞笑,在一个小众本地论坛屏蔽长安车底盘差的客观言论,能改变全国层面的认知吗?
深蓝s07马上要上市了,看看B站的评论吧,依然是对底盘有无改进的巨大怀疑,毕竟之前s7飞坡的传播太广了,据说这次s07还让之前飞坡的up主铁锈再次测试,目前为止还没有发布测试表现,希望有明显改进吧。
30多万的阿维塔的底盘在同价位中也只是一般,但深蓝G318的底盘相对就不错,说明长安不是没有能力调教好底盘,而是底盘舒适取向过于极端,在95%的铺装路面上表现确实不错,但别忘了,现在是流量时代,各大up主就喜欢测试极端场景吸引眼球,一旦有这方面的弱点被实锤,负面传播非常广泛。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4-7-24 12:22
你去看看长安每年的研发投入,资本化率,费用化率,就知道谁是爸爸、谁是妈妈了。
华为每年上千亿的投入,不是白花的。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4-7-24 12:24
长安的定价策略有问题,一般的套路是先投放初代产品,不成功,改进拖时间;别人的竞品出来了,成功了,只有降价销售,用价格打开销路。
因此,控制成本比较严格,底盘投入不足,因为底盘素质是绝大部分人看不到,也很少体验到的。
作者: fengdutc 时间: 2024-7-31 11:33


作者: 咖喱鱼 时间: 2024-7-31 15:58
这个朱脑壳,早该下课了。听说长安六月销量大跌,如果这样,滚蛋!
作者: chengchen001 时间: 2024-7-31 20:29
吉利设计师都是挖的长安汽车的,吉利也就那样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4-8-1 09:12
其实还是该混改,解放思想,增强执行力。
不然,一个好的产品,定位混乱,市场销售萎靡,总是不成功,等到别人家的竞品出现,大杀四方的时候,匆忙降价应对,导致产品利润率被拉低。
长安之星是长安的第一次翻身仗,但被五菱打败后,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cs75是长安的第二次翻身仗,把哈佛h6打败了,结果被电车取代了。自己的cs85、cs95,一直没有存在感,cs85搞个溜背小众车,自以为是,cs95直接就摆烂了。
阿维塔、深蓝、启源、智电等等电车本来是长安的第三次翻身仗,但始终找不到市场感觉,成不了市场主流,用一个糯玉米来刷数据,其他产品非要拼命的打价格战才能突围。但是现在电车市场有一个很强大的价格战高手——比亚迪。翻身困难,必须要找华为借技术。
总结一下,长安总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庆幸的是,每次都赶上了末班车,没有掉队。
这****出,长安的顽疾——国企病——执行力弱。
总结,混改是长安的唯一出路。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