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重庆意识
让时间回到十四年前,重庆当时还未成为直辖市,当然,经济的发展也不能与现在同时而语,那时重庆人的直辖意识并不强,但现在每个重庆人好似都有宣传重庆,去为重庆发展贡献力量的充动,而恰恰是快速发展的经济对重庆这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的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
重庆的直辖对于重庆的发展可以说翻开了新的一页,对于重庆的宣传工作也亦然,当然我们这里讲的宣传工作也可以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并不一定是要直接发表文章来赞美和宣传重庆,而更多的可以理解为贯穿于每个重庆人心中的一种意识,一种重庆的意识。
记得一次看上海电视台的美食节目,评选上海人最喜爱的十家川菜馆,我留意到,其中的六家都是重庆的餐饮企业。重庆市餐饮商会曾在几年前提出渝菜的叫法,并意欲打造中国的第九大菜系。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又改为渝派川菜的称谓,现在也未形成统一,各种叫法也都可见诸报端。据中国2010年中国餐饮100强企业排名显示,重庆的餐饮企业达到14家,位列全国各省市排名的首位,但有很大一部分是火锅企业,少数几家上榜的中餐企业,也不得不归纳为川菜。提到川菜,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并非是重庆,重庆餐饮企业的认知度明显降低。这也是重庆餐饮界人士提出渝菜的原因。把分店开到全国各个角落的重庆火锅则无比风光,2010年重庆火锅创造的产值达2700亿,连锁店开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重庆火锅也开创了连锁加盟的一个典范。现在提到火锅,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重庆火锅,想到的是重庆。同样是餐饮行业,差异如此大确实值得思考。这也无形中给重庆的宣传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去根据重庆的特殊性去营销城市,怎样去营销城市的各个产业,让更多的行业分享其带来的城市品牌效益。
再举一个例子,前不久的央视新闻报道台湾国民党名誉ZX连战访问大陆,在到重庆参访接受电视台采访时,他便说台湾与四川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台湾人民对四川人民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他还说自己的夫人就出生在四川重庆,自己的小儿子也是出生在重庆。连战表示以后会促使更多的台湾企业到四川来投资。看完这则新闻报道,我深感重庆宣传工作的艰难与重要。连战ZX的讲话在中国现在的地理常识来看应算作口误,但并非只有台湾人才会犯类似的错误,很多国人也一时很难改得过来,要打破人们多年形成的传统称谓,又要让人们接受新重庆的元素,这确实是一个重庆宣传工作必须要面对和要解决的问题,城市的营销宣传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解读归纳重庆,更多的应为现在和未来的重庆服务。
轰动全国的重庆打黑以及唱读讲传活动,无不在管理城市的同时也在营销重庆。当然还包括记录重庆历史且令人感动的重庆抗日题材影视作品,它们从现在及过去的角度去解析重庆,为重庆修复和添加进独特的重庆元素,所以,面对现阶段重庆的宣传工作,要结合重庆特殊的历史背景,可以探索不同的宣传形式,发掘独特的重庆文化元素。展现给人们清晰的重庆意识。
除了从广义理解的宣传,狭义的宣传可以理解为记者所采写的新闻报道,首先当然是对记者自身素质的要求,就像对重庆地铁一号线的报道中,重庆平面报媒几乎用遍了可以形容它的词语,地铁一号线,轻轨一号,轨道交通一号线,这都是重庆的报纸用来形容地铁一号线的用词,从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可以看出有些新闻单位对自身要求的不严谨。
当然,重庆的新闻监管部门除了对新闻从业者的素质要有所监督外,还应对他们的报道方向,报道思路进行有效的引导,传达****制定的发展方向及政策。在保证新闻质量以外,还要保证新闻的内涵。保持与党,与****的方向一致。这不仅要求记者要有执行思想的能力,还要有分析和解读的能力。
例如面对近期成立的两江新区及成渝经济区,重庆新闻机构应分析两者的区别:两江新区是******批准设立的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后的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旨在带动重庆成为西部经济重要的增长极。成渝经济区则是国家******批复四川****旨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跨区域的区域规划。所以,重庆的媒体在策划新闻宣传及报道中必须准确分析两江新区及成渝经济区的各自发展定位,服务范围。以及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影响,选择有利于重庆发展的角度来报道和宣传。
重庆的宣传工作是需要每个重庆人来完成,不仅要有****主导的整体城市营销,也要有贯穿每个重庆人的重庆意识。既要有站在未来发展高度的广义宣传,也要有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媒体新闻报导,重庆的宣传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重庆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更应意识到工作的艰巨性及重要性,不断变化看问题的角度及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由点及面,通过现象看本质,本着实事求是原则挖掘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为重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保驾护航。